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便血伴有排便时腹痛,可能是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息肉或大肠癌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和疼痛,需要及时就医以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炎症刺激会导致腹泻、腹痛和脓血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结肠黏膜存在广泛的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在排便时会引起疼痛感。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来减轻症状。
3.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病变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以回盲部末端结肠最多见。此时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脱落而引起出血,进而出现便血的症状。患者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
4.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从结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当息肉体积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损伤,引起腹痛和便血。针对较大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
5.大肠癌
大肠癌是源于大肠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会侵犯周围的神经丛,从而引起腹部不适和疼痛的情况发生。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粪便潜血试验,以及必要时的大便常规化验,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方面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肠道刺激。
副主任医师
华润武钢总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