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便血后肛门肿疼,多由于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等疾病所致,应该根据疾病的具体病因,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1、痔疮:多由于饮食不当、长时间便秘等因素所致,排便时肛门部位压力较大,导致痔疮部位毛细血管破裂,引起便血现象。痔疮引起的便血多为鲜红色血液,不与大便混合,且肛门部位可出现肿疼。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改善肛周血液循环,延缓痔疮的发展,缓解便血后肛门肿疼的症状;
2、肛裂:由于长期便秘、大便干燥等因素,引起肛门机械性损伤,导致便血的现象,如果便血较严重,可引起肛门肿疼。可遵医嘱服用裸花紫珠分散片、三七化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改善便血后肛门肿疼的症状;
3、肛周脓肿:主要由于肛腺阻塞、感染等因素导致,肛门部位可出现持续性、跳动性疼痛,同时可伴随便血。脓肿破溃时,可出现便血后肛门肿疼的现象,可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进行切开引流治疗;
4、直肠息肉:直肠息肉由于遗传、肠道炎症等因素导致,如果息肉较大,可导致直肠部位黏膜血管破裂,出现便血的现象,如果便血较严重,可导致肛门肿疼。需及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同时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预防感染。
此外,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保持局部卫生清洁,适量运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肛肠外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肛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肛肠外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肛肠外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