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的大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却不断攀升。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我国大肠癌的死亡率已上升一倍。
说起大肠癌,人们都“谈虎色变”。其实,只要善于抓住它的弱点,“狙击”大肠癌并非难事。大肠癌不是刚开始就是恶性疾病,从正常黏膜发展到癌变时间长达7~9年,在这么长时间内,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狙击”它。
专家介绍说,大肠癌在早期可出现便血、腹泻,以及突然发生且无原因的便秘等,良性病变也有类似表现。因此,很多人把便血当成了痔疮,把腹泻当成肠炎或痢疾,对便秘更是抱有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上述症状很可能是大肠癌的前期表现,如果在持续治疗(如便血、腹泻超过一周)的情况下,仍然不能缓解,应立刻去医院检查。只要能做到早诊早治,很多患者可以当天做手术当天出院。
如前述,便血是大肠癌早期表现之一,因此,进行便隐(潜)血试验的检查,是早期“逮住”大肠癌的方法之一。这件事自己就可以做。李主任说,目前有一种粪便隐血试纸,普通药店就可买到,不仅方便,准确率也较高。只要把这种小纸片插入大便中,试纸便会显示出阴性或阳性。如果出现的是阳性标志,则提示需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诊断。
吃糠咽菜被大家称为“忆苦饭”,但现在却成了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武器。李主任说,欧美国家曾是世界上大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这与他们长期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有关。于是,美国人开始提倡健康饮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肿瘤等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大肠癌发病率从40年前的10/10万上升至目前30/10万。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人们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以及体力劳动减少等因素有关。因为这些“过剩”的营养间接地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或出现便秘,使有毒物质堆积。粪便中有害物质长期潴留,对大肠癌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或易致肠道炎症。超过10年不愈的全结肠溃疡性结肠炎和大肠腺瘤均视为“癌前疾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保持中国传统的以谷类、蔬菜为主,鱼肉蛋白为辅的饮食结构也值得现代人关注。
(实习编辑:陆云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肛肠外科
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肛肠外科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