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疾病综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肛肠科 > 直肠疾病综合

专家称:大肠癌患者可带癌生存

举报/反馈
2009-08-11 08:41:0039健康网社区

  为普及高发癌症的防治知识,并帮助病人树立抗癌信心,由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上海罗氏制药协办,共同发起了“携手希望—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促进计划”。

  在近日的大肠癌防治新闻发布会上,专家透露,“随着项目的推广,大肠癌可防可治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然而对于癌症复发及预后,大众还是鲜有了解。

  肠癌的复发风险在最初2年内最高,而5年之后的复发风险为每年1.5%,8年后的复发风险仅为每年0.5%。而积极的辅助治疗可以使II期和III期的患者都获益。”

专家称:大肠癌患者可带癌生存

直肠指检可“摸”出多种疾病

  生活方式是主因,警惕肠癌的一些早期症状

  作为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4.2%的速度发展。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5万,多发于大中城市,在上海大肠癌甚至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蔡三军教授强调,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判定风险因素的癌症,也是卫生部门指定的重点防治的七种癌症之一。除去遗传因素,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加上热衷于抽烟、饮酒,以及体重超重等因素,导致大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同时,大肠癌并非是在肠粘膜上突然发生的病变,而是通过正常粘膜-腺瘤-癌变这样一种顺序发展。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所以定期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大肠癌早期有一些特定的症状,患者应有疾病意识,及时留意异常,当出现大便出血,血与大便混在一起,血多数呈暗红色,有腹泻,或出现黏液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变扁、变细,或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或有排便不尽感;腹痛,或常感腹内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大肠癌早期症状和痔疮相似,这两种疾病的共同点是大便带血,不同点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大肠癌病人的大便次数增加或不规律,而痔疮病人一般不会增加大便次数;二是出血量和出血状况不一样,大肠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较多,而痔疮出血一般在大便前或大便后,出血量少;三是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一般会腹部疼痛,而痔疮不会腹痛。另外,直肠癌还会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大肠癌高危人群应该积极进行早期的筛查

  相较于快速上升的发病率,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晚期患者5年内生存率仅为10%。因此,开展大肠癌的早查早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重拾希望。”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为: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大城市的中老年人、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或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白领人群。建议高危人群从40岁起每3到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费用只有二百元左右。而普通人群,可在常规体检中加入肛检一项,只需一二十元就可鉴别50%-60%的直肠癌;50岁后可接受肠镜检查,之后平均每5-10年进行一次复查。另外,专家还建议无论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便血等症状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肿瘤。

  积极辅助治疗,大肠癌患者可带癌生存

  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使被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也不必失去生活的信心。蔡三军教授表示,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大肠癌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具体取决于肿瘤的分期、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扩散。一般来说,手术对于癌细胞尚未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的大肠癌患者,是主要治疗方法,可以与放疗或化疗联用。放疗通常作为手术和化疗的附加手段,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率。术后辅助化疗可以用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率,或者用于晚期肿瘤(扩散到机体的其他部位)的治疗。

  专家教授指出,现在大肠癌的治疗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有外科手术指征者放弃手术治疗,延误治疗时机。而有些患者局部治疗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后而放弃有效的综合治疗,比如手术后放弃辅助治疗。一项名为X-ACT 的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希罗达辅助化疗较5-FU/LV静脉滴注方案辅助治疗的复发风险下降12%,死亡风险减少14%,5年生存率绝对值提高3.0%。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