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最新研究显示,胆囊切除者或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术后5至7年,很可能诱发大肠癌。临床上不少大肠癌病人之前接受过胆囊切除手术,或长期患有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此,专家称,这不仅仅只是巧合。这些“无胆英雄”术后7至10年诱发大肠癌的危险性最大。这类患者除了保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外,不吃饭时还可多吃零食,以“中和”胆汁,避免惹癌上身。
胆囊切除后多发大肠癌
金女士人到中年,在单位是销售业务主管,平时工作繁忙,经常早出晚归,总是把早餐给忽略了。由于工作关系,她还经常要加班加点或陪客户应酬到深夜,不吃早饭或饱食夜宵,晚睡早起,三餐毫无规律,久而久之患上了胆囊炎,还做了胆囊切除手术。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却在日前体检中被查出大肠癌。
长期不吃早餐、三餐不规律、爱吃高脂高糖食品、活动又少,这些都是目前女性比男性更易患胆囊炎、胆结石的原因。不少人切除了胆囊后,以为“无胆英雄”只要调理好饮食,再也无需担忧。其实不然,切除了胆囊或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等,这些可能就是诱发大肠癌的“引爆线”,其术后或病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胆汁“畅通无阻”入肠道
一项数据显示,我国年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已上升至癌症发病率第二位。
专家解释说,人的胆囊有浓缩、储存和排空胆汁的功能。胆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吸收。肝脏日常分泌的胆汁大多储存在胆囊,当人吃饭后,特别是进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后,胆囊就会收缩,像“漏斗”一样把储存的胆汁“滴”进肠道,帮助消化吸收。但如果胆囊被切除了,这就好比没了“漏斗”,分泌出来的胆汁没了储存之地,昼夜不停地直接流入肠道。胆汁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次级胆汁酸”,可能破坏细胞基因,降低细胞抗破坏能力,促使大肠黏膜发生癌变。
多吃坚果类零食可防癌
尽管胆囊切除后可能诱发大肠癌变,但对于已经做了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胆囊炎、萎缩性胆囊炎等患者来说,不必过于恐慌。只要生活饮食习惯规律,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注意观察大便形状变化、有无出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话,则可避免疾病发展。
专家建议,“无胆英雄”应在正餐间隙多吃点坚果类的零食,比如: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等。因为坚果类零食中油脂含量较高,可使肠道内的胆汁“活动”起来,消化、分解油脂,从而起到“中和”过量胆汁的作用。专家还解释,多吃油脂高的坚果类零食并不等同于饮食要油腻,三餐还应以清淡为主。其实,正常吃饭时,胆汁正常分泌,肠道也正常消化。多吃零食特别指在不吃饭的餐间间隙,可让胆汁多参与肠道一起“运动”。
由于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持续走高,专家提醒45岁以上人群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胆囊切除患者每2至3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大肠息肉,避免癌前病变。
(实习编辑:陆云云)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肛肠外科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肛肠外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