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直肠癌就要靠“粪兜”生活

  直肠癌患者,如果术后丧失肛门功能,靠“粪兜”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能否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还要从“便”说起。

  莫把便血

直肠癌就要靠“粪兜”生活


  一位中年男子,近半年来大便次数增多,并伴有少量黏液和血液。他认为自己是痔疮发作,没有放在心上,仍然坚持上班。在一次大肠癌普查中,他被医生确诊患了大肠癌,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专家说,这种把便血当做痔疮的患者并不少见,如今,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运动量越来越小,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是直肠癌的发病率也跟着上去了。

  直肠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在黏膜和黏膜下层发生,常为腺癌。它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70%的直肠癌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处于直肠的中低段。这意味着患者如果做不了保肛手术,后半生将面临“粪兜伴人行”的痛苦,人走到哪里,难闻的气味就跟到哪里。由于直肠癌早期临床常无症状或无特异症状,人们对直肠癌的早期征候并未引起重视。

  注意身上的危险信号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我们应注意自身有无可疑症状,“便”字当头,提高警惕。比如:

  ●大便带血或出现黑色粪便。

  ●大便中有脓血或黏液血便。

  ●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有里急后重。

  ●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带槽沟。

  ●肛门部或腹部有肿块。

  ●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原因不明的贫血

  ●突然体重减轻。

  ●发现有多发性息肉或者乳头状腺瘤

  当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一般来讲,外科医生作肛门指诊检查可发现直肠肿瘤。另外,作直肠镜或结肠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取组织活检,病理定性可明确直肠癌诊断。

  如何选择保肛手术

  目前,多数大医院都能进行保肛手术,即“结肠肛管吻合术”。但这一术式有三个缺陷:首先是结肠与直肠之间的断端吻合面是“对接式”,接口部位受到张力作用,容易出现裂缝,造成吻合口瘘。其次是术后由于肠道的“储袋功能”极差,许多患者每天的排便次数都在10次以上,生活极不方便。第三点是对于距肛门5~8厘米的低段直肠癌患者,这一术式便束手无策了,病人仍需造瘘,挂粪兜。

  为了弥补这些手术缺憾,李世拥教授成功地推出了一种新方法——“套入式”手术,医学上叫做“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这种手术把结肠与直肠之间的“对接式”吻合,改变成“套入式”吻合,也就是像“插钢笔”一样,把结肠插入直肠中3~4厘米,使接口形成双重保护。这样的接口既不容易绷漏,又保留了括约肌和神经的反射功能。

  由于患者术后肛直肠环和肛管皮肤得以完整的保留,病人的肛门“表里如一、有名有实”,不再出现便急和失禁现象,经术后缩肛训练,排便的次数每天可控制在2~3次。更先进的是,对于肿瘤长在距肛门5~8厘米甚至2~3厘米,用通常的方法不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此种手术仍有办法“拯救”患者的肛门。目前,已有100多名患者接受了“套入式”保肛手术,其中许多人重返了工作岗位。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09-09-04 05:21:00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