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直肠指检——“举手之劳”防癌变

  【事实说话更有力 肠癌病变率上升】

  第七届全国大肠癌学会会议上,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这与目前城市居民摄入过的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素食物有直接关系。专家建议,预防大肠癌要从饮食入手,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食品。同时专家还强调,40岁以上人群,体检可选直肠指检,这“举手之劳”可解决一半的大肠癌。

  【肠癌高发,“吃”出来的祸?】

  据调查,全球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我国情况亦类似,以上海为例,其发病率每年递增4.2%,比全世界每天递增2%还要高一倍。在1980年我国直肠癌新病例为7.98万,到了2002年新病例数几乎翻了一番(15.1万例),2005年则高达17.2万例,大大超过美国当年的新病例数。

  “大肠癌如此高发,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不像细菌、病毒那样从外界入侵人体,”专家指出,“高能量饮食、低能量支出的生活方式,使得人身体发生了基因突变,癌其实就是好孩子变成坏孩子的过程。”

  从好孩子转变为坏孩子不是一两天里发生的。专家介绍,世界上,匈牙利的男性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女性则以新西兰为高。新西兰的一项调查发现,大肠癌竟然与牛肉消费量成正比,即消费牛肉多的地方,大肠癌发生率增高。后来更多的研究表明:大肠癌重要的致病因素是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素食物。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居民高脂肪高能量摄入,大肠癌发生明显高于低脂肪摄入的亚洲、非洲等。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上海近20年来大肠癌发生率升高较明显,专家表示,这与上海居民饮食结构改变有密切关系。

  【细数大肠癌症状 自查危险信号】

  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比较长,许多都是从腺瘤衍变而成,所以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不易被人发现。随着肿瘤增大,刺激肠粘膜或者肿瘤破溃出血,甚至肿瘤堵塞肠道,才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专家说,由于早期症状不突出,一般报告直肠癌误诊率达到50%-80%,很多时候被误诊为便秘、痔疮、腹泻等。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症状,可能预示这大肠癌的危险信号。

  【信号一:大便习惯改变、便频或便秘】

  一般人每天要大便1-2次,并且较有规律,要么早上起床,要么晚上睡前。如果原来规律发生变化,特别是大便困难,由有规律的一天1-2次变成每天4-5次或者2-3天才能大便一次,就要引起注意了。

  【信号二:便血

  大便带血是大肠癌特别是直肠部位长癌最常出现的症状,主要原因就是肿瘤增大破溃出血,但一般便血的量不多,有的较为鲜红,有的暗红如果酱

  【信号三:腹痛

  特别是排便不畅的时候会出现腹痛,腹痛可以一阵一阵出现,也可能持续加剧,如果腹痛加剧伴有腹胀,肛门又少排气,此时应警惕肠梗阻。所谓肠梗阻就是肿瘤生长很大,堵塞肠管。

  【信号四: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由于肿瘤慢性出血和消耗体内营养,时间一长人就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甚至发热,此类症状最常出现在升结肠癌

  【“举手之劳” 半生幸福】

  “在所有癌症中,大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专家表示,“从肠息肉到腺瘤,最后发展到腺癌,这段癌前病变大约要10-15年,在这段时间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阻断癌的发生。所以,大肠癌从预防上讲是很有效果的。”

  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60%的大肠癌长在直肠,其中有80%以上距离肛门8厘米以下,用手就可以摸到肿块,容易经过直肠指检可以早期发现。所以专家强调,“举手之劳”就可以及早发现一半的大肠癌。

  可惜的是,肛门指检在体检和问诊中使用的效率并不高。有专家透露说:曾经给中小学教师体检,做肛门指检时,大部分男教师忙叫自己“失身”。连中学教师都还不能完全接受这项检查,可以想像其他人群更是少选择这样检查项目。专家认为,由于这项检查简单又快捷,所以,只要出现了便频、便血等症状,可以去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做一做肛门指检鉴别诊断。

(实习编辑:陆云云)

2009-08-21 04:14:00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该如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或调整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氧疗等。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关键措施,可减少气道炎症和损伤。氧疗用于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血氧饱和度,适用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胸部叩击及体位引流等。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常用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胸部叩击有助于松动痰液,促进排痰,适用于痰液较多的患者。体位引流通过改变体位促进痰液排出,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用于控制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明显炎症的患者。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建议患者避免接触有害粉尘,减少呼吸道刺激。若出现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并改善生活质量。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可通过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祛痰止咳药物、平喘药物、免疫调节剂等。需注意,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抗感染药物: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细菌感染时,常选用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减轻炎症反应。2、祛痰止咳药物: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积聚易加重气道阻塞,影响通气功能。氯化铵、氨溴索等祛痰药,可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其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而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能抑制咳嗽中枢,缓解频繁咳嗽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3、平喘药物:当患者出现喘息症状,表明气道存在痉挛,影响气体交换。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气道,缓解喘息,改善通气功能,使患者呼吸更为顺畅,减轻呼吸困难症状。4、免疫调节剂: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反复感染,加重病情。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减少感染的发生频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进展。双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同时减少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如雾霾、粉尘等,降低对呼吸道的刺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多久自愈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难以自愈,其形成与吸烟、污染等相关,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持续且难逆转的损害。此外,病程受年龄、基础病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有基础病或长期吸烟人群,病情易反复。患者需尽早就诊,遵循医嘱治疗、复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以控病情而非等待自愈。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点包括病程长、病因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这种疾病的形成通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尘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持续的损害,导致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引起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由于这种损害往往是持续性的,且难以逆转,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很难自愈。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和症状缓解的时间区间。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背景、基础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对疾病的进展和症状的缓解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或长期吸烟者,此类患者的身体机能和抵抗力可能相对较弱,病情更容易反复发作,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以减少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十大忌口食物,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支气管炎十大忌口食物这种说法通常不准确,其常忌口食物有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慢性支气管炎常用药有阿莫西林、氨溴索、氨茶碱等。患病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与受寒,这有助于病情恢复。一、支气管炎忌口食物:辛辣食物:像辣椒、花椒这类辛辣食物,食用后会刺激气管黏膜,使其充血、水肿加剧,导致咳嗽、咳痰症状进一步加重。因为辛辣成分能激活气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引发神经反射,促使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大,痰液排出更为困难,从而延缓病情好转。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之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消化功能紊乱间接影响肺部气血运行,使支气管炎病情得不到改善。而且油腻食物易生痰,会让患者原本就有的咳痰问题愈发严重,体内痰湿积聚,阻碍气道通畅,增加肺部感染风险。生冷食物: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进入人体,会使气管、支气管受到寒冷刺激发生痉挛,气道变窄,气体进出受阻,进而加重咳嗽、气喘。此外,生冷食物还会削弱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滞体内,化为痰液,不利于支气管炎的治疗。二、慢性支气管炎用药:阿莫西林:这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因细胞壁缺损而死亡,从而有效杀灭引发炎症的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减轻肺部炎症,缓解发热、咳嗽加剧等症状。氨溴索:该药物属于祛痰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黏稠度,同时促进纤毛运动,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黏稠、难以咳出,导致气道阻塞、呼吸不畅时,氨溴索可发挥作用,改善通气状况,利于病情控制。氨茶碱:氨茶碱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细胞内 cAMP含量升高,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伴有气喘、呼吸困难的患者,氨茶碱能迅速缓解气道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憋喘症状。用药期间需注意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务必严格遵照医嘱;若用药后出现皮疹、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便医生了解药物疗效及身体耐受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