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有车族”PK“痔疮族”

  专家提示:做好痔疮的预防,不要让“有车族”变成“痔疮族”。

“有车族”PK“痔疮族”

网友讲述:痛苦的治疗痔疮历程

  “有车族”越来越多了,但“有车族”的“痔疮族”也日趋增多。

  现在是以车代步的年代,很多人走路的机会便得非常的少,多数车主都患上了痔疮、便秘等疾病。究其原因,就是以车代步后,锻炼的机会却未相应增加,双腿好像只会踩油门和刹车了,行走的功能反而忘了。于是,痔疮也找上门了,预防痔疮成为一种刻不容缓的事情。

  除了痔疮和便秘之外,有车一族还特别容易患感冒、胃肠疾病、泌尿感染、男性前列腺炎等,多是开车时的不良习惯造成的。另外,开车时若经常开空调而紧闭车窗的话,会造成空气不流通、内外温差变大,车里的人容易感冒。

  健康指数下降难道就是汽车所带来的“副产品”?当然不是,专业人士认为,开车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避免上述相关的疾病。医生建议经常开车的朋友(尤其是男性)应注意以下细节:

  不要长时间的开车,也要适当的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开车1到2小时后,应下车休息片刻,适当做些伸展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痔疮;每隔一段时间把车窗开启几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外出路途不远时最好以步代车;多喝水;开车时经常变换姿势,有意识的做肛门锻炼。另外,平时还要多关心自己的健康状态,一旦出现痔疮症状,切莫忽视大意,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实习编辑:陆云云)

2009-08-13 08:05: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下颌骨坏死的症状
下颌骨坏死通常会有疼痛、肿胀、牙齿松动等方面的症状。对于有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头颈部放疗史、严重口腔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特别注意观察下颌骨的情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1、疼痛:这是下颌骨坏死最常见且较早出现的症状。初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的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在咀嚼、说话等下颌活动时出现,休息时可稍有缓解。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甚至在夜间也会因疼痛而难以入眠。这是因为下颌骨组织坏死,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2、肿胀:下颌骨坏死区域周围的软组织常出现肿胀。早期肿胀可能不太明显,随着炎症反应的加剧,肿胀会逐渐变得明显,可伴有皮肤发红、皮温升高。肿胀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累及下颌区域的肌肉、皮肤等组织,严重时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影响外观。3、牙齿松动:下颌骨是牙齿的支撑组织,当发生骨坏死时,牙齿的支持结构遭到破坏,牙齿会出现松动。起初可能只是个别牙齿轻微松动,患者在咀嚼时会感觉牙齿无力,咬东西时不稳固。随着病情进展,松动程度会逐渐加重,相邻的牙齿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牙齿自行脱落的情况。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口腔X光片、CT等,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预防口腔感染。避免过度咀嚼硬物,减少对下颌骨的损伤。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矫正牙齿能把下颌骨稍微前移吗
多数常规牙齿问题且无需调整下颌骨位置的情况下,矫正牙齿不会使下颌骨前移。但在错颌畸形且医生采用合适矫正方案的情况下,矫正牙齿有可能使下颌骨稍微前移。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通常情况下,矫正牙齿不会使下颌骨前移。针对牙列拥挤、牙间隙过大等单纯牙齿排列问题,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移动牙齿来排齐牙列、关闭间隙,改善牙齿的美观和咬合功能,并不涉及下颌骨位置的改变。正畸医生通常使用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等,利用弓丝的弹性和托槽的作用,对牙齿施加持续轻柔的矫治力,使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到理想位置,整个过程下颌骨基本维持原有位置,不会发生前移。然而,当患者存在特定错颌畸形时,医生可能会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此时进行牙齿矫正能使下颌骨稍微前移。此时使用的矫治器一般可以通过改变口周肌肉的作用力方向,刺激下颌骨髁突的生长改建,促进下颌骨向前移动,从而改善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也能调整牙齿的咬合状态。另外,对于轻度下颌后缩的患者,在固定矫治过程中,医生通过合理设计矫治力系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下颌骨向前移动,以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建议计划矫正牙齿的患者先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口腔X光片、头颅侧位片等,由专业正畸医生评估错颌畸形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佩戴矫治器期间认真刷牙,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引发龋齿和牙周疾病。严格按照医生嘱咐佩戴矫治器和按时复诊,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陈兵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了下颌手术的后遗症有哪些
做了下颌手术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后遗症,包括神经损伤、咬合功能紊乱、感染、面部外观改变。1、神经损伤:下颌周围分布着多条神经,如下牙槽神经、面神经等。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对这些神经造成损伤。如果下牙槽神经受损,可能导致下唇、颏部皮肤感觉异常,出现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等症状;若面神经分支受损,则可能引起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如嘴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2、咬合功能紊乱:下颌手术可能会改变下颌骨的位置和形态,进而影响咬合关系。术后可能出现牙齿咬合不正、上下牙列无法正常对合等情况,导致咀嚼效率下降,食物不能充分咀嚼,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咬合功能紊乱还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出现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3、感染:手术创口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护理,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加剧,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的感染还可能扩散至周围组织和间隙,引发颌面部蜂窝织炎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恢复时间。4、面部外观改变:虽然下颌手术的目的通常是改善面部外形,但手术结果可能并不完全符合预期。由于个体差异、手术技术等因素,可能出现面部两侧不对称、下颌轮廓不自然等情况。建议患者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在饮食方面,术后初期以流食和软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如坚果、糍粑等,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咬合关系的恢复。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颞下颌骨错位怎么矫正
颞下颌骨错位的矫正方法需依据错位的程度、病因来选择,常见的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对于轻度的颞下颌骨错位,且多由肌肉功能紊乱等功能性因素引起时,保守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例如,患者因长期偏侧咀嚼、精神压力大等导致咀嚼肌功能不协调,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颞下颌骨轻度错位。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佩戴咬合板来调整咬合关系。咬合板能改变下颌的位置,使咀嚼肌放松,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引导颞下颌关节回到正确位置。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和关节弹响等症状。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随着肌肉功能的恢复,颞下颌骨错位情况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咬合和关节功能也能逐渐恢复正常。而对于较为严重的颞下颌骨错位,尤其是由器质性病变,如髁突骨折、关节盘穿孔破裂等引起的,手术治疗往往是必要的选择。以髁突骨折导致的颞下颌骨错位为例,骨折端的移位会严重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若不进行手术复位和固定,很难自行恢复。关节盘复位术中,医生会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端准确复位,然后使用接骨板、螺钉等固定材料进行固定,使骨折部位在正确位置愈合,从而恢复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关节盘穿孔破裂等情况,关节盘摘除和置换术可通过置换关节盘,重建关节的正常结构,矫正颞下颌骨错位。但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恢复关节功能。若出现颞下颌骨错位,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如关节触诊、开口度和开口型检查等,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等,明确错位的原因、类型和严重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咬过硬的食物,改正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防止加重颞下颌关节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