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痔疮“俘虏”了一半中国人

  民间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我国2003年有155个单位参加的痔病(即痔疮)普查结果也证明,此说法还算属实。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痔疮的发病率高达50%。普查结果还表明,能正确地处理痔疮、合理地对待大便出血症状的人群不足10%。

痔疮“俘虏”了一半中国人

推荐:防治痔疮的五大要求

  招架痔疮的“两板斧”

  痔疮伤人常用两招:出血和脱垂。

  对于出血,若为鲜血,则大多无妨。有时出血量较大也无须紧张,因为肛门处有收缩功能,能起到止血作用。反复出血、血液暗红带黏液等,则须注意排除

  肿瘤或其他疾病的可能。

  至于脱垂,若能自行回入,则一般无妨。若不能自行回入,则要“帮它一把”,助其回纳,否则脱出的肿块因受肛门的压迫,会造成水肿,产生疼痛。正确的方法是,使用一些润滑剂(可选用甘油或麻油等),将脱出的团块回入肛门内。若反复脱出,应尽快去医院处理,处理前可用棉花球或纸团将肛门塞住,不让痔块脱出,以减少痔块水肿、溃疡。

  从痔疮的“魔掌”逃脱

  有症状的痔疮病人,须戒酒,不吃辛辣食物,并尽量保持大便通畅。对于Ⅰ~Ⅱ度内痔可行保守治疗,口服或局部用药,常用药物包括静脉增强剂和抗炎镇痛药。静脉增强剂可减轻内痔急性期症状,如消脱痔、迈之灵、爱脉朗等。局部用药包括保护黏膜的栓剂、软膏、熏洗剂等。Ⅲ~Ⅳ度内痔往往须采用手术治疗。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简称PPH)  本法适用于Ⅲ度和Ⅳ度重度痔疮。这种手术是利用吻合器将直肠黏膜切除一圈并吻合,使脱垂的痔上提并缩小。打个比方,衣袖太长可在中间截取一段使之缩短,这样既保留袖口处原状,又使长短正合适。这与传统的痔手术不同,传统的痔手术切除了作为肛管正常结构的痔,术后有并发大便失禁的可能。由于吻合器手术保留了肛垫,术后无并发大便失禁的可能,而且术后三天即可出院,一周后即可正常工作,对病人影响较小。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简称DG-HAL)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低侵袭性的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术的主要原理是: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准确寻找并定位供应肛门尤其是痔核区的动脉血管,并实施结扎(一般采用可吸收缝线,无须拆线)和封闭,以阻断进入痔核区域的血液供应;同时在结扎区域周围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产生组织纤维化,使痔核逐步萎缩、消失。本方法适用于Ⅱ~Ⅲ度内痔或以Ⅱ~Ⅲ度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即中等程度的痔疮病人),尤其适合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人。

  不做痔疮的“俘虏”

  人群中占50%的发病率并不能说明痔疮有多强的“战斗力”。相反,多数人发病是因为生活习惯不良,自己向痔疮“缴械投降”的结果。因此,要想不被痔疮

  “俘虏”,无须求人,只须律己:

  养成会阴保洁习惯 保持会阴部的卫生,平常多作温水坐浴。

痔疮“俘虏”了一半中国人

痔疮高发 夏季“好”治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不好,比如过度饮酒,嗜好辛辣、生冷、不洁食物,喝水太少的人,易被痔疮“欺负”。而饮食结构合理,经常吃蔬菜、瓜果、粗粮,膳食纤维摄入足量,避免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且能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液体摄入量(晨起空腹饮凉开水或淡盐开水,可刺激直肠排空)的人,就能远离痔疮。

  养成定时大便习惯

  不要在排便时看书看报,如厕时不要过于用力排便,尽可能避免蹲位排便,每次大便时间不要超过5~10分钟。良好的大便习惯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干燥,可适当服用一些缓泻剂。

  养成体育运动习惯 痔疮常好发于司机、办公室一族,这是由于他们经常连续长时间静坐,直肠静脉回流不畅。因此,久坐、久立、过劳、不爱运动的人,都容易患痔疮。所以应该加强锻炼,如静坐45分钟后,做做工间操。除全身锻炼外,还得注意局部的功能锻炼,经常做提肛运动,即肛门自主有节律的收缩舒张活动,每天1~2次,每次30~50下。

(实习编辑:陆云云)

2009-06-20 08:22:00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女性夏天能不能吹空调
孕妇夏天能吹空调,正确使用空调通常对胎儿没有不良影响,反而有助于孕妇保持舒适的状态,利于自身及胎儿健康,但使用时需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且注意定期通风。怀孕后孕妇身体代谢加快,基础体温升高,对炎热更为敏感,且孕妇皮下脂肪增厚,散热相对困难。夏天高温环境下,若不使用空调,孕妇可能会因过热而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多汗等,严重时可能引发中暑。中暑不仅会让孕妇身体遭受极大痛苦,还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减少对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合理使用空调,将室内温度调节到适宜范围,能帮助孕妇保持舒适的体温,避免因过热引发身体不适,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间接为胎儿营造稳定健康的生长环境。在炎热潮湿的夏天,室内空气不流通且温度高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孕妇若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一旦孕妇患病,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治疗疾病所使用的药物,都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威胁。而使用空调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室内病原体滋生的速度。同时,适宜的温度也能让孕妇休息得更好。孕妇夏天吹空调时,有诸多注意事项。首先,要将空调温度设置在合适范围,避免温度过低,一般建议设置为26℃左右,同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防止进出房间时因温差刺激引发身体不适。其次,不要让空调风直接对着身体吹,尤其是头、颈部和腹部,可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或使用空调挡风板。再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或搭配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夏天脚后跟干裂起硬皮裂口子怎么办
夏天脚后跟干裂起硬皮裂口子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该症状多因夏季脚部出汗多,皮肤长期处于潮湿与干燥交替状态,加之局部皮肤新陈代谢异常、缺乏油脂滋润等,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水分流失,进而出现干裂、硬皮及裂口现象。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1、日常护理: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洗脚,避免使用过热的水,防止皮肤水分过度流失。洗脚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脚后跟部位。涂抹滋润型的护肤品,如凡士林、尿素霜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软化角质层,缓解干裂硬皮情况。平时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不透气的皮鞋,减少对脚后跟的摩擦和压迫。2、药物治疗:对于因真菌感染导致的脚后跟干裂起硬皮裂口子,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等抗真菌药物,抑制真菌生长,减轻炎症,从病因上改善症状。若干裂伴有明显炎症,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裂口愈合。皮肤角质层过厚的患者可使用维A酸乳膏,能调节表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使增厚的角质层逐渐变薄,改善硬皮状况。具体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3、物理治疗:热水泡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每晚用约40℃的热水泡脚15-20分钟,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软化角质层,有助于改善干裂情况。泡完脚后可使用浮石或磨脚石轻轻摩擦脚后跟硬皮部位,去除过厚的角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皮肤。还可采用封包治疗,即在涂抹药膏后,用保鲜膜或专用的足部护理膜包裹脚后跟一段时间,增强药物渗透效果,促进皮肤吸收营养,加速干裂愈合。日常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减少脚部压力。若使用药物治疗,一般在用药1-2周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若效果不佳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若出现裂口出血、感染等情况,也需及时就医。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冬天脚冷夏天脚热是什么原因
冬天脚冷夏天脚热的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与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血液循环、神经系统敏感等;疾病因素包括虚劳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因素:寒冷天气下,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导致脚部供血不足,感觉寒冷;炎热天气下,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脚部容易发热。2、血液循环:脚部位于身体末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寒冷时血液供应减少,导致脚冷;炎热时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脚部容易发热。3、神经系统敏感:部分人群的神经系统对外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导致脚部对冷热感知异常,可能与压力大、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二、疾病因素:1、虚劳病:气血不足无法正常濡养四肢,可能出现上述症状,通常还伴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身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冬季容易感到寒冷;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较高,身体散热增加,感觉较温暖。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影响肢体远端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引发上述症状。针对冬天脚冷夏天脚热的情况,建议观察症状是否伴有其他不适,如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若伴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检测,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暖,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如冰激凌,保持心情舒畅。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夏天喝什么汤降火,去湿气
夏天可以喝冬瓜荷叶汤、绿豆薏仁汤、赤小豆鲫鱼汤等,可辅助降火去湿气,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口味偏好,适量饮用这些汤品。1、冬瓜荷叶汤:冬瓜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水分可以促进尿液生成,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助于祛湿。荷叶具有清热解暑、散瘀止血的功效,能帮助身体散热降火,二者搭配煮汤,清热祛湿效果显著。2、绿豆薏仁汤: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缓解上火症状。薏仁即薏苡仁,性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绿豆和薏仁一同熬汤,既能降火又能去除湿气。3、赤小豆鲫鱼汤:赤小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磷等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能增强肾脏的代谢功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身体排出湿气。鲫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且肉质鲜嫩,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二者煮汤,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协同发挥清热祛湿的作用,对改善夏天因湿气重和上火引起的不适有帮助。需注意的是,食物并没有治疗作用,若上火和湿气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比如清热祛湿颗粒,能清热祛湿、益气生津,通过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和清除体内热毒,达到清热祛湿的目的。另外,上述汤虽然有辅助降火去湿的功效,但也不能过量饮用,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