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性肠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1)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2)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3)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4)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5)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6)结肠癌:结肠癌在肠壁形成肿块,造成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粪便的积存长期刺激肠壁引起粪性肠炎而腹泻;肿瘤溃破侵犯血管造成便血。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引起慢性肠炎的疾病不少,如慢性痢疾、肠结核、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肠粘膜有广泛的炎症,所以排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次能排出些粪便,粪便中可能混有血和粘液。慢性肠炎病人排便前一般先有肠蠕动增加,所以病人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后能缓解,便意也解除,直到下次发作,两次发作一般间隔一至数小时,慢性肠炎一般无明显的梗阻现象;和慢性肠炎相比,结肠癌病人虽然排便次数也增多,但排出的常常不是粪便,而只是血和粘液。即使有粪便排出,血、粘液与粪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粪便表面。除非晚期合并肠梗阻,大肠癌病人排便前一般没有腹痛,排便后便意也不会明显减轻,常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2014-05-30 11:17:51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良性阵发性眩晕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良性阵发性眩晕症可能是由于耳石症、梅尼埃病、颈椎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进行缓解。 1.耳石症:通常与头部外伤或者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在发病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发生,并且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片等促进内耳循环的药物辅助治疗。 2.梅尼埃病: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原因有关,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的症状,并且还会伴随有明显的眩晕现象。此时可遵医嘱服用前庭神经抑制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苯海拉明片等。 3.颈椎病:如果自身患有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疾病,可能会因为颈部关节突出压迫到椎动脉,从而影响大脑正常血液供应,使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或者是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高血压:若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则会因为血压升高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此症状。对此应及时遵医嘱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5.脑供血不足:若存在脑供血不足的现象,则会因脑部缺氧而引起头晕眼花的情况发生。对于该情况可以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药物来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耳后乳突炎、突发性耳聋等情况有关。建议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的情绪当中。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