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肛门出血怎么办

  大便出血只是一个症状,几乎所有的肛肠疾病均可引起便血,临床证实,80%以上便血患者癌变的原因就是因为未及时做便血检查

  ◆ 夏季便血高发

  八月骄阳似火,西安市民开始频繁出现便血、便痛等肛肠疾病症状。多数人普遍以为这种症状不过是饮食过辣或身体缺水导致大便秘结引起的自然反应,自我调理下就好了。

  但专家提醒说,便血其实是身体发生长时间病变后,向我们发起的红色预警,若不及时提高警惕细心处理,我们的身体将会遭受便血带来的巨大危害。

  ◆ 夏季便血危害

  肛门出血怎么办?专家介绍,多数便血患者在早期都认定是痔疮所为,易被忽视,等到便血严重了才去做检查,殊不知,肠癌已悄然袭击。

  即使便血的诱发原因是痔疮,也不可大意疏忽。痔疮也有轻重之分,痔疮以肛门锯齿线为界,分为内痔外痔

  肛门出血怎么办?外痔的症状以疼痛搔痒为主。而内痔则以流血及便后痔疮脱出为主,内痔依严重度再分为四期,最严重的为第IV期痔疮,痔核平时也脱垂肛门外,无法回纳肛门内。如果发展成为IV期痔疮将引发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2014-06-29 23:40:33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肛门出血、疼痛
肛门出血、疼痛可能是肛裂、痔、肛瘘、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肛裂如果患者存在长期便秘、大便干结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肛管皮肤受损,从而出现肛门疼痛、便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燕麦等,有利于促进大便排出,从而缓解症状。2、痔痔可能是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期饮酒等因素导致的,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期久坐。3、肛瘘肛瘘是指肛管直肠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出血、疼痛、瘙痒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4、肛周脓肿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肛周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会出现肛周持续性疼痛、排便困难、肛门出血等情况。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肛周卫生,勤换内裤。5、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可能是长期吸烟酗酒、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等因素导致的,可能会使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息肉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芹菜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上厕所肛门出血是什么原因
上厕所肛门出血,可考虑由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所引起的。建议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明确病因,然后给予相应治疗。 1、痔疮 痔疮是属于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是肛管、直肠内的静脉曲张,或者肛垫下移造成的。痔疮的主要表现为肛周肿物、瘙痒、出血等。大便带血通常出现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之后,以滴血或喷血的形式出现,血色呈鲜红色,血不会与粪便混合。早期痔疮的症状比较轻,一般选择保守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如果症状比较重需要手术治疗。 2、肛裂 肛裂多数是由于便秘或腹泻等不良排便习惯,导致长时间机械摩擦引起的。精神压力过大也是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肛裂临床表现有排便刺痛、出血、瘙痒、便秘等。并且出血颜色呈鲜红色,便后肛门会有撕裂似的剧疼。肛裂处于急性期时,可以通过饮食补充纤维素,和温水坐浴的方法来缓解。若疼痛剧烈,可遵医嘱使用消炎镇痛药物对症缓解,如布洛芬等。若出现便秘可使用开塞露。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行手术治疗。 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与环境、遗传、感染与肠道菌群和免疫等因素相关。其主要的表现就是血性腹泻,也就是常说的黏液脓血便,还会出现腹痛,排便之后腹痛会减轻。并且出血伴黏液或脓性血便,并有发热,腹痛,便频。有营养不良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静脉补充营养,可遵医嘱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等止泻药治疗腹泻,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止痛。若合并肠穿孔、肠梗阻及结肠癌等情况,可行肠造瘘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由于直肠或结肠存在息肉等引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拉尿肛门出血是什么症状
拉尿一般指排尿,排尿肛门出血,可能是肛裂、痔、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疾病的症状。1、肛裂肛裂是指肛管部位的黏膜纵行裂开,形成小溃疡。患者排便时,由于大便干结,会导致肛管部位的黏膜发生裂开,进而引起出血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痔痔是指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所导致的,通常是由于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期饮酒、长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因素所导致。患者会出现肛门出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速宁片、消痔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3、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患者会出现肛门肿胀、疼痛、排尿困难、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4、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常与遗传、感染、年龄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便血、息肉脱出、黏液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下移位的疾病,通常是由于腹压增加、年老体弱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肛门不适、黏液便、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硬化剂注射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的情况。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肛门出血的情况。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产后出血量超过多少需要输血
产后出血量超过一定界限时,通常需要考虑进行输血治疗。具体而言,产后大出血一般超过1000毫升需要输血,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胎儿过大等。当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即超过100毫升至400毫升这一区间时,便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当出血量迅速增加,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时,产妇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四肢湿冷等严重症状,这是身体在发出危险信号,表明产妇可能已经处于休克前期或休克状态。此时,迅速而有效的输血治疗至关重要,它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进一步发展,为后续的止血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医生还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如产前贫血程度、出血速度、止血效果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输血。例如,当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0g/L时,几乎所有情况下都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此外,如果产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还需要输入凝血因子、冷沉淀等血液制品,以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产妇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产后出血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建议。在产后恢复期间,产妇还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以促进身体的快速康复。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外孕多少天出现腹痛出血症状
宫外孕腹痛出血症状出现时间不一,多数患者在怀孕6至8周出现,胚胎在宫外生长压迫组织,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引发症状。但因孕妇个体差异,胚胎活性、着床部位等不同,症状或早至6 周前,或晚至12至16周。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腹痛和出血是宫外孕的典型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密切相关。随着胚胎在输卵管或其他异常部位的生长,会逐渐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和刺激,当输卵管被撑破或发生流产时,就会引发腹痛和流血。因此,大多数宫外孕患者在怀孕6至8周会出现这些症状。然而,由于每个孕妇的情况不同,胚胎的生长速度和着床部位也存在差异,导致症状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会更早出现症状,例如在怀孕6周之前就可能感到腹痛和出血;而有些孕妇则可能会延迟一些,甚至可能在怀孕12至16周才出现明显的腹痛和出血症状。这种差异可能与胚胎的活性、着床部位以及孕妇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例如,如果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由于此处肌层较厚,可能症状出现会更晚。针对宫外孕的潜在风险,孕妇应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妊娠早期,如果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辅助手段进行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已经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应尽早终止妊娠,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腔镜手术后出血多久算正常,需要吃药吗
宫腔镜手术后出血时间一般在1-2周内算正常,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宫腔镜手术后是否需要吃药,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建议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宫腔镜手术是通过宫腔镜对宫腔内病变进行操作,会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术后,创面会有少量渗血,随着子宫的收缩和创面的修复,出血会逐渐减少并停止。在术后1-2周内,创面处于愈合阶段,少量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术后前几天出血可能相对较多,之后会逐渐减少。如果超过2周仍有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则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是创面愈合不良、感染或存在其他问题,需要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术后会常规给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来预防感染,这是因为手术操作可能会导致宫腔内有细菌感染的风险。此外,还可能会使用一些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宫缩剂或益母草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促进宫腔内残留的血液和组织排出。然而,如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子宫收缩也正常,出血量少且逐渐减少,在医生评估后,也可能不需要服用药物,只需注意休息和观察即可。同时,患者术后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和卫生护垫,但要避免冲洗阴道,以免引起感染。术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细菌感染。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产后出血量达到多少为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经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这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及时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对于经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量达到500ml及以上即判定为大出血。这是因为正常分娩后,子宫会通过收缩来压迫血管止血,若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如胎盘残留、胎盘粘连等)、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就可能导致出血量超出正常范围,引起大出血。当出血量达到500ml时,产妇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为休克,危及生命。剖宫产者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出血量相对较多,当出血量达到1000ml及以上时被认为是大出血。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的止血情况、胎盘剥离面的出血以及凝血功能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出血量。剖宫产术后若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或腹腔内出血,会使产妇的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针对产后大出血,预防是关键。产前应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评估,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一旦发生大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按摩子宫促进收缩、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并及时缝合、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缩宫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同时,要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输血治疗。此外,还需积极查找出血原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