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预防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肛肠科 > 痔疮预防保健

关于痔疮的五大误区

举报/反馈
2014-04-29 22:38:10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

  误区一:痔疮会癌变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痔疮就是痔疮,不会是直肠癌的初级阶段,就像骡子变不了马一样。

  这一误区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痔疮特别容易和直肠癌混淆,把直肠癌出血当成痔疮出血去治,等发现是直肠癌时就误认为与痔疮有关。此外,一些医疗广告为了招揽患者故意夸大痔疮的危害性。  

  虽然痔疮不会癌变,但便血一定不能大意,及时就诊查明原因最为重要。

  误区二:痔疮出血是小事

  小李有痔疮多年,最近每次便后都有出血,今天他像往常一样排完便刚想站起来,突然眼睛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好在家人及时发现了他,把他送到医院急诊抢救。当他醒来时,医生告诉他是严重贫血造成的。他不明白,痔疮出血还会引起这样的后果?

  像小李这样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经常会见到,这些人认为痔疮不是大病,上医院治疗又害怕疼痛,即使总是出血,也认为是小事,就硬扛,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痔疮出血决不能小视,一个人痔疮出血如果持续超过10天,就可能会出现贫血,而贫血一旦出现,单靠自身恢复则需要数月时间。

  贫血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不仅会象小李那样有嗜眠、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气促、头晕、眼花、耳鸣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对儿童及青少年来说,会厌食偏食、发育不良、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差、入睡困难、易发生各种感染、易发烧感冒、腹泻、头晕、头痛等。对女性来说,还会出现莫名其妙地烦躁,容易发怒,严重者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对孕妇来说会影响胎儿某些重要器官如大脑组织、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娩时危险性也较大,贫血并发症是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误区三:痔疮手术天下第一痛

  很多痔疮患者不敢走进医院,最主要原因就是怕痛,甚至在网上有人说痔疮手术是天下第一痛,这当然是在危言耸听。

  产生这一误区一方面是因为一些陈旧的、落后的治疗方法或一些低水平的医生及庸医的乱治,造成对肛门局部的严重损伤、确实加大了痛苦。另一方面,一些医疗广告为了宣传自己的疗法,用手术作对比,故意扩大手术的痛苦。

  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排便功能的需要,肛门局部的神经异常丰富,对各种刺激异常敏感,所以相对来说,这一局部无论是患病还手术治疗,痛苦确实会稍大,但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许多新的镇痛方法的应用,痔疮手术实现基本无痛已成为现实。

  误区四:涂药治疗无痛苦

  这里涂的药不是一般的痔疮药,是一种能够让痔疮脱落的药物。一些广告说这是一种无痛可以代替手术的先进方法。

  通常情况,人们一听手术就害怕,现在说涂药就可以,正好迎合了众多痔疮患者的心理,许多人以身试药,结果怎样呢?

  用药让痔疮脱落的方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流行的中医枯痔疗法,这种方法是将腐蚀药制成钉剂,使用时插到痔内使其坏死脱落,达到祛除痔的目的。当时主要用于内痔,由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较多,在临床已慢慢被淘汰。  

  现在涂药的方法将“钉”改成“膏”,并主要用来治疗外痔,作用原理仍是腐蚀。事实上,这种方法并非无痛也非安全,腐蚀溃烂过程中局部会持续疼痛,同时由于涂药的定位性差,往往是痔疮和周围的正常皮肤一起溃烂,造成肛门皮肤缺损和肛门狭窄。很多专家呼吁,临床应该尽快淘汰这一方法。

  误区五:高科技效果好

  近年来,治疗痔疮的高科技新名词不断出现,激光、红外线、微波、多普勒、铜离子、HCPT、PPH等等,一些还冠以韩国、日本、美国等头衔,似乎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打一场针对痔疮的联合国高科技战争。

  患者晕了,看着这些陌生的、诱人的新方法,心想,高科技前沿嘛,洋货嘛,应该是好的,就信吧。

  原子弹威力大,但它分不清好人坏人,都会一起变成它的牺牲品。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在临床实践中并不象广告上宣说的那样神奇,相反,大出血、肛门和直肠狭窄、肛门皮肤缺损、直肠下坠、疼痛等等不良反应还要多于通常的手术方法,患者深受其害。这其中有些是设备本身的缺陷,如激光,痔是被“烧”掉了,但周围组织也被灼伤,不仅痛苦没减小,就是愈合时间也大大延长,不小心还会造成皮肤缺损。HCPT(一种电烧设备)也是同样如此,单纯的小外痔还可以,但若用于环状外痔或混合痔,术后肛管皮肤缺损的风险就极大。有些是医生不合理和超范围乱用造成的,如PPH(环切器),本来只适用于内痔和直肠黏膜松弛的治疗,而有些单位连肛裂、甚至脓肿和肛瘘都用。

  肛肠病有多种,就是一种病也有轻重程度不同,治疗上也各有各的方法,例如,同样是痔疮,内痔和外痔的治疗方法就截然不同。治病是个复杂的综合工程,这里面医生起决定作用,一个医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再好的药也可能会变成毒药,再好的设备也可能会用来伤人。

  高科技确实会带来医学的进步,但过度强化仪器设备作用的宣传,要谨慎看待,绝不能盲从。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