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治疗用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肛肠科 > 直肠脱垂治疗用药

怎样才算是病理的直肠脱垂

举报/反馈
2011-04-03 05:21:0039健康网社区

  直肠脱垂为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各种年龄层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幼儿、老年人、久病体弱及身高瘦弱者。而女性因骨盆下口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发病率高于男性。

  病因:发病多与长期腹泻、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使腹内压增高,促使直肠向外推出。年老衰弱,幼儿发育不全者,盆底组织软弱,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病理:临床常见有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两种,前者是直肠下部粘膜和肌层分离,向下移位,形成皱折。粘膜脱出呈紫红色,表示有出血点或糜烂。者为直肠全层脱出,因括约肌收缩,直肠壁静脉回流受阻,不及时回纳,可发生坏死、出血,甚至破裂。

  症状:排便时直肠由肛门脱出,便后自回缩到肛门内,以后逐渐发展到必须用手托回,严重时不仅大便时脱出、在咳嗽、喷嚏、走路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均可脱出。常有大量粘液污染衣裤,引起肛周瘙痒。当脱出的直肠被嵌顿时,局部水肿呈暗紫色,甚至出现坏死。

  体征:检查时令患者蹲位用力,使直肠脱出,不完全性脱垂仅粘膜脱出,指诊只是两层折叠粘膜。完全性脱垂为全层肠壁翻出,粘膜呈同心环状皱襞,肿物有层层折叠,如倒宝塔状。

  诊断:1、临床表现 早期便后有粘膜自肛门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以后渐渐不能自然回复,须手托或平卧方能复位。日久失治,由于直肠各层组织向下移位。2、体检可见肛口呈开状,指检常发现肛括约肌松弛,收缩力减弱。肛门镜可看到直肠内粘膜折叠。

  治疗:

  (一)一般疗法 幼儿直肠脱垂有自愈的可能,应注意营养,使排便时间缩短,便函后立即复位,际俯卧位等。成人也应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腹泻及产生腹压增高的疾病,尽量消除产生脱垂的因素。(二)注射疗法 适用于轻度的脱垂,其机制是注到射硬化剂在直肠周围,便之产生菌性炎症,造成粘连,而使直肠与周围组织固定以制止脱垂。但需多点多次注射,且易于引发感染,效果不很好。

  (三)手术疗法:1.脱垂粘膜切除对部分性粘膜脱垂患者,将脱出粘膜作切除缝合。

  2.肛门环缩术使肛门缩小,以制止直肠脱垂,但效果有限。手术用局麻或腰麻,在肛门前后各切一小口,用血管钳经皮直绕肛门潜行分离,便二钳会合。置入金属线,结成环状,使肛门容一指通过。2~3个月后取出埋置线。

  3.直肠悬吊固定术 手术在腰麻或全麻下进行。手术要剪开直肠前腹膜反折,仔细游离直肠至肛提肌边缘,将因反复脱垂而被分开的肛提肌和松弛的盆底筋膜予以缝合至松紧适度,直肠两侧也需游离,使直肠能缝合封闭。最后将乙状结肠固定于腰肌筋膜。

  直肠脱垂的预防:1、患脱肛后,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到严重程度。2、避免负重远行,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3、局部可采用丁字形托带垫棉固定,或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

(实习编辑:乌英)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