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痔疮:纠正不良习惯

  你是否有这些不良习惯,要是有的话,赶紧纠正过来,要是没有,也不要掉以轻心,要好好保持。因为疮是很容易趁虚而入的。

  1、日常生活 要注意合理

  饮食习惯不良,过多的摄入肉类食物,而摄入蔬菜水果量极少,或过食油炸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使肛门直肠的血管充血扩张,粪便内所含水分也因血管的充血被吸收,使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腹部压力增高。另外,辣椒等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直肠粘膜而引起局部水肿,长期作用使静脉壁僵硬、弹性减退、扩张淤血等导致痔疮发生。

  2、平时工作 要讲究劳逸结合

  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忘我”的工作,然而长期的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

  3、个人卫生 关键是方法得当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为自身卫生习惯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讲究个人卫生不但要注意器具的清洁,同时也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肛门部位不被“二次”污染。肛门感染是发生痔的重要因素,肛腺感染侵及之静脉丛,引起静脉周围炎,静脉壁失去弹性,容易扩张弯曲。支持和固定肛垫的组织因受炎症损害,失去其固定功效,可使肛垫下,引起或加重痔疮。

  4、自己用药 切忌瞎用、滥用

  长期使用缓泻药或减肥药,使得肠的自身功能下降,最终导致顽固性便秘排便时间过长,排便时用力过度或者长期腹泻,可使腹压增高,肛门直肠部充血,静脉曲张肛门括约肌松弛,甚至使直肠粘膜与肌层分离脱出,肛管随粪便下移,此种动作反复进行极易产生痔。

(实习编辑:萧锡瑜)

2010-12-15 00:08: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有点痒是什么原因
痔疮一般指痔,有点痒可能是饮食不当、局部刺激、过敏、肛周湿疹、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的。1、饮食不当如果患者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刺激痔,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患者需要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上述食物,同时还可以适当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等,改善便秘的情况。2、局部刺激如果患者排便后擦拭时不干净或者不遵医嘱使用外用药膏进行治疗,就可能会对痔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瘙痒的症状。3、过敏如果患者接触了过敏原或者吃了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痔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患者要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还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来治疗。4、肛周湿疹肛周湿疹是指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能与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铝、氧化锌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5、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当患者的痔发生感染时,会导致炎症因子出现增多的情况,从而引起肛门周围的皮肤有点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患者的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
黄洋峰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做痔疮手术哪种方法最好
痔疮手术哪种方法最好的说法并不准确,痔疮不一定只能进行手术治疗,其具体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痔疮的类型综合分析。痔疮可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等。 1、外痔 外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的一种类型,由肛门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学扩张、血栓或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其表面被肛管皮肤覆盖。一般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等症状,有时可伴有瘙痒。若发生急性血栓时,可伴有肛门疼痛,疼痛程度与血栓大小及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有关。外痔患者还有可能在排便时擦破痔而出现便血,若痔进一步增大,患者可有异物感、肛门坠胀感,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无症状的痔疮无须治疗,有症状的痔疮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可通过擦拭痔疮膏来快速缓解症状,同时注意保持肛门清洁,每日坚持温水坐浴。如非手术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包括缝合结扎、手术切除等,如痔切除术、剥离结扎切除术等。 2、内痔 内痔是指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上的直肠末端黏膜下血管丛扩张、曲张形成的柔软包块,其实质为曲张的静脉血管团。发病初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排便时出血,呈鲜红色。严重者表现为痔核脱出肛门外,可引起疼痛、湿疹等不适。无症状的内痔无须治疗,有症状的患者可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例如遵医嘱使用肛泰软膏等进行治疗,有消肿、止痛的效果;也可遵医嘱选择抗炎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如果症状较重,患者还可选择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术等。 3、混合痔 混合痔,即在肛门同一方向同时存在内痔和外痔,齿状线以上为内痔,齿状线下为外痔,当痔核越过齿状线,同时患有相互连续或融合的内痔和外痔,称之为混合痔,表现为肛门肿块脱出,可伴有便血、疼痛、瘙痒及肛门坠胀感等其他症状。症状较轻的混合痔,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如症状较重,则需要手术外科治疗,常用的手术有外剥内扎术、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等。
李鸥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了痔疮手术后月经紊乱是怎么回事
许多女性在痔疮手术后发现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变化甚至痛经加重,常误以为是手术直接损伤了生殖系统。实际上,痔疮手术部位与子宫、卵巢无直接解剖关联,但术后身体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月经。以下从医学角度解析可能原因。一、术后月经紊乱的常见原因1. 应激反应干扰内分泌:手术创伤、疼痛及心理压力会激活人体“应激系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暂时性月经失调。2. 麻醉与药物影响:全身麻醉可能短暂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尤其是术后使用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影响肝酶活性,间接干扰雌激素代谢;或者,部分术后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止痛药可能对凝血功能或激素水平产生影响。3. 术后感染或炎症扩散:若术后护理不当引发肛周感染,严重时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盆腔环境,导致子宫内膜炎或卵巢功能暂时异常。4. 营养与作息紊乱 :术后长期卧床、饮食限制(如刻意减少排便)可能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或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二、如何应对术后月经异常?1. 观察与记录 :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如腹痛、头晕),若1-2个周期后仍未恢复或出现剧烈腹痛、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2. 排除其他诱因 :术后恢复期可能忽略避孕,需首先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长期便血合并月经量多者,建议查血常规。3. 针对性干预:对于轻度失调,建议患者调整作息,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及维生素C,减少咖啡因摄入。 若是持续异常,建议患者到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盆腔B超,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有疾病加重。三、医生建议:两类情况需立即就诊1. 经期延长+肛门出血:需鉴别是月经还是痔疮创面出血,避免混淆延误治疗。 2. 剧烈腹痛+发热:警惕盆腔感染或深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痔疮手术与月经紊乱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术后身心变化可能成为诱因。多数情况下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异常需联合肛肠科与妇科共同排查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