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做好预防 拒绝痔疮侵袭!

  有些痔疮患者对于疮并不重视,导致长期痔疮在身,带来很多困扰。

  痔疮虽然是良性病变,但长期患痔疮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如脱出、肿痛、便秘、坠胀感、总有便意感等等,其中最严重的当数贫血。一般来说,痔疮在排便时的出血量是很小的,有时虽然较多,但因为不痛或觉得痔疮出血不是什么大问题而置之不理的人很多,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内痔核出血,通常有自愈倾向,如果解除了诱因2、3天之内大多数能自行停止,但若因硬便或异物致痔粘膜破损,或导致痔疮出血的诱因如便秘、熬夜、喝酒、吃辣椒等未解除,则出血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由少积多,就会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而引起头晕、目眩、气喘心悸乏力等症状,这在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不但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生活,而且对多个器官及系统的功能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遗憾的是,此时患者常会从别的方面探究原因。最好让他明白,长期排便时的少量出血,也会引起贫血。

  痔疮如在初期失治,任其发展,就会逐渐发展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期,痔核就会从肛门脱出来,开始二期时能自行缩回去,到三期后则需要用手推才能回到肛门里,四期内痔是推回后又很快会出来,咳嗽、蹲下或走路时也会自动脱出,最后,就是经常处于脱出的状态。痔疮发展到这程度,连粪便或粘液也会自动流出,无法控制,污染肛门,引起肛门搔痒症。由于痔核总是露在外面,有时就会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肿痛不适,甚则卡在肛门口,缺血坏死,疼痛剧烈,这就是“嵌顿痔”,患者坐立不安,严重的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做好预防 拒绝痔疮侵袭!

  著名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是个军事天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在关键的滑铁卢战役中一败涂地,使他再无翻身可能,传说就是痔疮发作惹的祸,可见痔疮导致的痛苦和引起的后果。另外痔疮患者还会出现一种假排便的感觉,总感觉还有大便未排出而老蹲在厕所内不出来,如此而使得痔疮更恶化,坠胀便意感觉也越发加重,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为了不被假排便感所惑,患有痔疮的患者,应调理大便通畅,将排便时间缩短至5分钟内为好。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肛门直肠癌肿也会产生下坠便意感觉,甚至由于肿块对肛门直肠部的长期刺激,使排便次数日达十余次之多,仍有排便不尽、坠胀感。所以,如果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弄清原因,早期治疗。

  专家解释,痔疮虽然不会发生癌变,但在临床上常见到有一些痔疮患者合并肛管直肠癌,一些研究表明有肛瘘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和痔疮病史的患者,有较高的肛管直肠癌发生率,一般认为是由于这些疾病的慢性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肛管直肠而引起的。

  所以,当您发现自己患上痔疮或其他肛肠疾病的时候,应当重视并且及时治疗。

  “十人九痔”,说明痔疮无人不入,一不小心就惹上它。只要稍不在意,痔疮就伺机兴风作浪。与痔疮交往,生活昏天黑地,吃不好,坐不安,睡不香,最好永远别招惹它。痔疮其实有点冤屈,明明是人类自己敞开欢迎的怀抱把痔疮请来,却把所有责任怪罪在痔疮上。只要做好预防,就可远离痔疮。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给痔疮任何机会。

  痔疮的预防1、注意加强身体锻炼,适当运动,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立工作的人应该较多地参加工作操、太极拳和慢跑等体育活动,这样可以抵消体位的不利因素,预防痔疮发生。

  痔疮的预防2、营养均衡,搭配合理。适当节制辛辣刺激食物的食入,如酒、辣椒、芥末、咖喱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喝汤水,促进肠胃正常蠕动。

  痔疮的预防3、保持生活规律,不可饥一顿饱一顿,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远离细菌,预防痢疾肠炎的发生。

  痔疮的预防4、妇女妊娠期,避免久站久坐,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活动,做到锻炼与休息相结合,还要注意产后合理休息,避免痔疮的发生。

  痔疮的预防5、积极治疗与痔疮有关的肝硬化、严重心脏病,以及一些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腹内肿瘤、子宫肿瘤、前列腺肥大等疾病,以免引发痔疮。

  痔疮的预防6、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有效地防止大便秘结。根据正常人体生理机能,于每日早饭后排便为好,此时结肠有一次较大的集团蠕动收缩产生,排便较为容易。控制排便时间,不要看书久蹲,同时要尽力缩短怒挣时间。

  痔疮的预防7、随时保持肛门局部卫生,用温水坐浴,还要注意便后清洗,切勿用土块或植物茎叶去擦拭,防止细菌感染与外伤。

  专家提醒:有了痔疮,放任不管,只会加重病情增加痛苦。痔疮是人体内的一个实体,一旦出现就不会自行消失,必须治疗才能治愈。请到正规的医院治疗。

  相关阅读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警惕!痔疮可能掩盖结直肠癌

  专家解析:夏天该如何防痔疮反复

  干燥诱发痔疮 专家指导防治

  久坐久蹲易成有“痔”之士

  专家陈凯解读痔疮常规PPH手术

  秋季防治痔疮方法要得当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萧锡瑜)

2010-09-18 06:23:00浏览4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痔疮会越来越严重吗,如何控制
痔疮一般指痔,痔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可以通过日常护理、改善饮食、增加运动量等方式进行控制。1、日常护理痔是肛门和直肠处的静脉肿胀,可能与长期便秘、不良排便习惯、腹腔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肛周瘙痒、疼痛、肛门区域肿胀等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肛门区域肿胀加重、排便疼痛等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久坐或者久站,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会导致肛门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痔。保持大便通畅,排便的时候避免过度用力,也不要长时间蹲厕所。2、改善饮食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改善,平时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香蕉、火龙果、菠菜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预防便秘,避免大便干燥。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等。3、增加运动量还需要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可以通过跳绳、跑步、瑜伽等运动方式,增强自身体质,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大便排出,减少便秘的发生,从而减少痔发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坐浴、局部涂抹痔疮膏、定期进行肛门镜检查等方法来控制痔,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小孩有痔疮怎样治疗比较好
痔疮一般指痔。小孩有痔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调整饮食 痔通常是由于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喝酒等原因导致肛门和直肠处的静脉压力升高,静脉肿大,进而形成痔。如果小孩有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芹菜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对于痔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物理治疗 如果小孩有痔,出现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小孩可以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3、药物治疗 如果小孩有痔,出现疼痛、瘙痒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痔疮栓、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地奥司明片、痔速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局部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4、中医治疗 如果小孩通过上述治疗方式效果不佳,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肛肠科,通过中医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5、手术治疗 如果小孩的痔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小儿肛肠科,通过痔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小孩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小孩也要避免长时间久坐,以免加重病情。
李鸥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了痔疮手术后月经紊乱是怎么回事
许多女性在痔疮手术后发现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变化甚至痛经加重,常误以为是手术直接损伤了生殖系统。实际上,痔疮手术部位与子宫、卵巢无直接解剖关联,但术后身体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月经。以下从医学角度解析可能原因。一、术后月经紊乱的常见原因1. 应激反应干扰内分泌:手术创伤、疼痛及心理压力会激活人体“应激系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暂时性月经失调。2. 麻醉与药物影响:全身麻醉可能短暂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尤其是术后使用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影响肝酶活性,间接干扰雌激素代谢;或者,部分术后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止痛药可能对凝血功能或激素水平产生影响。3. 术后感染或炎症扩散:若术后护理不当引发肛周感染,严重时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盆腔环境,导致子宫内膜炎或卵巢功能暂时异常。4. 营养与作息紊乱 :术后长期卧床、饮食限制(如刻意减少排便)可能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或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二、如何应对术后月经异常?1. 观察与记录 :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如腹痛、头晕),若1-2个周期后仍未恢复或出现剧烈腹痛、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2. 排除其他诱因 :术后恢复期可能忽略避孕,需首先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长期便血合并月经量多者,建议查血常规。3. 针对性干预:对于轻度失调,建议患者调整作息,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及维生素C,减少咖啡因摄入。 若是持续异常,建议患者到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盆腔B超,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有疾病加重。三、医生建议:两类情况需立即就诊1. 经期延长+肛门出血:需鉴别是月经还是痔疮创面出血,避免混淆延误治疗。 2. 剧烈腹痛+发热:警惕盆腔感染或深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痔疮手术与月经紊乱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术后身心变化可能成为诱因。多数情况下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异常需联合肛肠科与妇科共同排查病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