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便血在大便完后,可能是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诊断下,明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1、痔疮:由于久坐或不良的排便习惯,使肛门周围皮下血管肿大,形成凸起,在大便时受到大便刺激,导致痔疮破裂出血,从而出现便血在大便完后的情况。一般会有疼痛、瘙痒、肛门肿胀等症状,可通过熊胆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
2、肛裂:由于长期便秘或腹泻,使肛门处皮肤受到损伤,破损处发生感染,导致大便后,在肛门处出现滴血或纸上擦血,一般会有排便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可通过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硝酸甘油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直肠息肉:由于长期便秘或感染等原因,使直肠黏膜受到刺激,导致直肠息肉的出现,息肉破损,会导致大便出血,一般会有疼痛、脱垂等症状,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4、直肠癌:由于饮食不健康或遗传等因素,导致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出现恶性增生,在排便时粪便刺激肿瘤,导致肿瘤表面血管破裂,从而出现便血的情况,一般为暗红色,伴随疼痛、肛门坠胀等症状,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根治性直肠切除术等。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局部卫生,避免感染。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乱用。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天佑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上海天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