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内痔术后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内痔术后大出血,一般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

  原发性出血是指术后24小时内出血者,其常见积因有:

  (1)内痔结扎术中,齿线以上的粘膜切除过多而未能彻底止血。因粘膜的血管丰富,并且内痔本身是一种血管异常增生的疾病,故易导致持续出血。

  (2)内痔结扎术中,由于结扎线未扎紧,以至内痔血液供应未能完全阻断,内痔残端持续出血。

  (3)内痔结扎术中,由于内痔残端留得过少,以至结扎线滑脱,致创面开放而持续出血。

  (4)内痔结扎术中,由于结扎时手法粗暴,撕脱痔核粘膜而又未能彻底止血。

  (5)内痔结扎术中,对活动性出血点未能及时处理,可持续出血。

  (6)以枯痔钉插药治疗时,因枯痔钉尾部残留过长,治疗后枯痔钉滑出,创面出血不止。

  (7)术后当天排便,致使结扎线滑脱,创面撕裂而使创面出血不止。

  继发性出血是指术后24小时以后并发出血者,其常见的原因有:

  (1)创面损伤,其多在内痔坏死脱落时期发生。如大便干燥,排便时过度用力,致使创面损伤而引起出血,或由于痔核基底部血管栓塞尚未牢固,结扎线根部受到过度牵拉或修剪痔核残端而造成创面出血。

  (2)由于局部感染引起感染部组织坏死。当坏死组织脱落,其基底部创面组织脆嫩,血管容易破裂而发生出血。

  (3)血供好且患较大的内痔,其内痔上方及周围多有小动脉,当痔核脱落时易损伤小动脉而发生出血。

  (4)采用枯痔钉插药。内痔注射药液浓度过高、药量过太、部位过深,局部组织坏死脱落并损伤血管时可造成出血,尤其是损伤肌层时,容易损伤肌层的血管而造成出血。

  (5)内痔坏死脱落时,如大便过度用力、咳嗽、搬运重物等使摩擦升高,痔核基底部栓塞,血管内的血栓被冲脱使血管开放而出血。

  另外还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者;肝硬化、腹内肿瘤、腹水等门静脉回流障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亦容易发生大出血。

(实习编辑:萧锡瑜)

2010-07-13 06:55:00浏览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鸥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做了痔疮手术后月经紊乱是怎么回事
许多女性在痔疮手术后发现月经周期异常、经量变化甚至痛经加重,常误以为是手术直接损伤了生殖系统。实际上,痔疮手术部位与子宫、卵巢无直接解剖关联,但术后身体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月经。以下从医学角度解析可能原因。一、术后月经紊乱的常见原因1. 应激反应干扰内分泌:手术创伤、疼痛及心理压力会激活人体“应激系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暂时性月经失调。2. 麻醉与药物影响:全身麻醉可能短暂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尤其是术后使用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影响肝酶活性,间接干扰雌激素代谢;或者,部分术后止血药(如氨甲环酸)或止痛药可能对凝血功能或激素水平产生影响。3. 术后感染或炎症扩散:若术后护理不当引发肛周感染,严重时炎症因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盆腔环境,导致子宫内膜炎或卵巢功能暂时异常。4. 营养与作息紊乱 :术后长期卧床、饮食限制(如刻意减少排便)可能导致贫血、蛋白质缺乏或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二、如何应对术后月经异常?1. 观察与记录 :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如腹痛、头晕),若1-2个周期后仍未恢复或出现剧烈腹痛、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2. 排除其他诱因 :术后恢复期可能忽略避孕,需首先排除妊娠相关出血;长期便血合并月经量多者,建议查血常规。3. 针对性干预:对于轻度失调,建议患者调整作息,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及维生素C,减少咖啡因摄入。 若是持续异常,建议患者到妇科检查性激素六项、盆腔B超,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有疾病加重。三、医生建议:两类情况需立即就诊1. 经期延长+肛门出血:需鉴别是月经还是痔疮创面出血,避免混淆延误治疗。 2. 剧烈腹痛+发热:警惕盆腔感染或深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痔疮手术与月经紊乱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术后身心变化可能成为诱因。多数情况下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若持续异常需联合肛肠科与妇科共同排查病因。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出现严重心理困扰时可以怎么办
出现严重心理困扰时,可以采取放松训练、分享感受、运动疗法、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就医。 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可以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方式来实现。患者需要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然后开始缓慢而深入地呼吸,同时逐渐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通过放松训练,患者能够减少焦虑和压力,从而缓解心理困扰。这是因为放松状态下的大脑更容易进入积极思维模式,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 2.分享感受 与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让他们了解你的处境,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有时候,与他人倾诉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3.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以及力量训练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锻炼,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血流量,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从而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此外,长期坚持运动还能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提供,可通过电话、面对面咨询或在线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具体方式取决于患者的个人需求和方便程度。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处理导致心理困扰的问题根源,提供应对策略和支持系统。通过专业的指导,患者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5.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或其他精神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均建议空腹或随餐服用,注意整片吞服,禁止咀嚼、折断或压碎,具体用量遵医嘱。这类药物可以调节脑内的化学物质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从而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且可能存在副作用风险。 面对严重的心理困扰,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日常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并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困扰几十年的疾病是神经性尿频,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困扰几十年的疾病是神经性尿频,一般可能是精神压力大、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炎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因治疗。1、精神压力大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尿频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排解压力,多与家人沟通交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2、膀胱炎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等因素引起膀胱炎症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3、尿路感染如果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可能会导致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4、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主要是由于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的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等药物进行治疗。5、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不规律的性生活等因素引起的前列腺炎症反应。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肌炎中医能治好吗
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且对中医治疗敏感的肌炎患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等手段,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肌炎病情严重、已造成严重肌肉损伤,或对中医治疗反应不佳,可能难以彻底治愈。在病情早期,当肌炎仅表现为肌肉轻度疼痛、乏力,尚未出现明显肌肉萎缩及严重脏器受累时,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将肌炎归为痿证、痹证范畴,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若为湿热浸淫型,以清热利湿中药组方,如苍术、黄柏、薏苡仁等配伍,可有效清除体内湿热之邪,缓解肌肉酸痛。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肌肉营养代谢。这类患者多数能在数月内症状明显改善,实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对于中晚期肌炎患者,肌肉损伤严重,出现大面积肌肉萎缩,甚至累及心脏、肺部等重要脏器,引发心肌炎、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时,中医治疗难度较大。此时,单纯中药调理难以快速修复已受损的肌肉纤维,逆转脏器功能损害。另外,部分患者体质特殊,对中药吸收不佳,或者病情复杂,证型不典型,中医辨证困难,可能导致治疗方案难以精准制定,在这些情况下,单纯依靠中医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肌炎。如果怀疑患有肌炎,如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疼痛、乏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肌酶谱、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病情较轻者,可尝试中医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及时联合西医治疗。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结缔组织病中医能治好吗
结缔组织病通常无法仅依靠中医治好。这类疾病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中医难以达成彻底治愈的效果,多需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结缔组织病本质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不仅侵犯皮肤、关节,还可能影响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其发病涉及基因易感性,特定基因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感染)触发下,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攻击身体。中医理论虽从整体辩证论治,但面对如此精细且复杂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难以从根源上纠正免疫紊乱,阻止疾病进展。中医治疗以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为主。中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来改善症状,像雷公藤等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然而,中药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难以精准对应结缔组织病的免疫发病环节。针灸推拿主要针对关节肌肉症状,对于内脏器官受累的严重情况,如狼疮性肾炎、皮肌炎累及心肌,难以发挥实质性治疗效果,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组织、恢复器官功能,无法实现对结缔组织病的彻底治愈。确诊结缔组织病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复诊。目前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为主,能有效控制免疫反应,延缓病情进展。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患者可辅助中医调理,改善体质、缓解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