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混合痔术后如何防治肛缘水肿

  为探讨混合术后肛缘水肿的防治方法,对38例混合痔患者应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创面皮肤放射状切开减张、创面长效局麻药注射术,其中3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肛缘水肿,另8例术后肛缘轻度水肿,经坐浴,理疗和局部用药后痊愈。

  所有病例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旁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排便正常。经过验证该法可防止因内括约肌痉挛和术后疼痛所引起的肛缘水肿,不影响肛门功能,无后遗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混合痔在肛肠科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在手术治疗时,易造成肛缘水肿。对38例混合痔应用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创面皮肤放射状切开减张、创面长效局麻药注射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混合痔术后防治方法的临床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0~63岁,平均41岁,以30~50岁多见;病程2个月~36年不等;曾手术1次7例,2次3例,其中环状痔18例,伴肛裂9例,伴肛乳头肥大6例,血栓性外痔8 例,嵌顿痔9例。

  混合痔术后防治方法的手术方法,患者取屈膝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麻或骶管麻醉,首先检查痔核情况,确定手术方案。对内痔痔核较小,基地部较大,行1∶1消痔灵四步法注射;对内痔痔核较大而松弛,基地部较小则行内扎外剥术,即将混合痔的外痔核心部分用组织钳钳夹牵引,以“V”形剪除外痔至齿线,大弯钳钳夹该内痔底部,切除内痔,残端1号丝线缝合,然后在截石位3点或9点处呈放射状切开皮肤,长约1. 0~1. 5cm(距肛缘1. 0~1. 5cm),用弯血管钳自切口进入内括约肌外方插入,此时另一手指插入肛内作引导,以“掏勺”状向内括约肌上部穿出,自肛管黏膜下向外下挑出,挑出内括约肌确认后于该肌束上夹两把止血钳,在两钳之间切断内括约肌,松掉止血钳,压迫止血,注意保护切口,扩肛3~4指;在已剥离外痔切缘皮肤张力较高的部位放射状切开肛周皮肤全层1~2处,长约1~2cm,以减轻皮肤张力。外痔创面和括约肌环部1%利多卡因和美蓝(1∶1比例)2~5mL(长效麻醉药)注射,加压包扎。

  混合痔术后防治方法的术后处理(1)术后流质饮食3d,第3天起,每晚服石蜡油30mL;(2)解大便后予以换药,加压包扎;(3)坐浴每日2次,局部使用痔疮膏等。混合痔术后防治方法的注意事项(1)严格肠道准备;(2)侧切和切除外痔时勿损伤齿线及肛管黏膜;(3)保留4条以上的皮肤黏膜桥,每条皮桥宽度不小于0. 5cm;(4)在挑内括约肌时勿穿透肛管黏膜,以防术后肛瘘发生。

  混合痔术后防治方法的治疗效果本组38例患者中,30例术后恢复良好,无肛缘水肿,另8例术后肛缘皮赘轻度水肿,经坐浴、理疗和局部用药后痊愈。所有病例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和肛旁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排便正常。

(实习编辑:萧锡瑜)

2010-07-12 06:27:00浏览7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