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常识病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肛肠科 > 痔疮常识病因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举报/反馈
2010-06-22 00:50:0039健康网

  1、什么是痔疮?

  大家一定知道“吮”这个成语,战国时期,庄子对宋国的使臣曹商出使秦国巴结秦王一事十分反感,嘲之曰:“秦王有疾延医时,能破脓溃痤疮者,可得车一乘;能以口舐痔者,可得车五乘。能治愈下,得车愈多。君所得不少,莫非为秦王舔痔乎?”说明那个时期人们对痔疮这个疾病已经有所认识。

  痔疮又叫痔核,专业名称叫痔。我们先看看“痔”这个字的来历和含义。早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可以查到其最早的原型,在春秋时期的一些医书上出现一些不带疒字旁的“寺”、“峙”等来记载描述这个病,经历到战国晚期的《五十二病方》才真正出现现在的这个“痔”字。明代的《医学纲目》在解释这个字的含义是说:“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峙,在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所以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痔的最主要认识是以肛门局部突起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痔的英文词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于古希腊语的Hemorrhoids ,其含义是流血或出血。另一个是来自于拉丁文的pile,是球状或突起之意。两个词分别从症状和形状方面加以描述。

  那么肛门局部的这种“突起”就一定是痔疮病吗?不是,2500年前中国古人为什么用不带疒字旁的“寺”、“峙”来表示。而几乎是同一时期出现的Hemorrhoids虽然是指流血或出血,但当时也并不是作为病来看待,因为西方古代学者把痔出血看作是一种自身净化的生命现象。1975年,美国学者Thomson在 42例正常人的直肠下端发现海绵体样的突起组织,并呈3、7、11排列。他认为该组织不仅不是病,还可以起软垫作用,有助肛门严密闭合,因此,他将其命名为“肛垫” 。

  那么到底什么是痔疮呢?传统的教科书说:“痔是肛门缘、肛管和直肠下端静脉迂曲扩张形成的隆起组织”,这一定义在发病部位和疾病本质上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但自从Thomson的“肛垫”说出现后,这一定义被颠覆,专业书籍、行业组织纷纷对痔的定义进行了修正,如“肛垫组织异常并合并症状者称痔”、“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团块”、“内痔是肛管齿线以上、直肠粘膜下血管性衬垫病理性扩张或增生隆起性组织 ”。我院的研究证实痔的四种病理改变,即静脉血管显扩张、血管内或血栓形成、组织水肿和炎症。

  从这些新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直肠下端、肛门局部的一般性隆起所形成的肛垫不是病,也不是痔,只有当肛垫过度隆起、出现病理性肥大、移位或伴发出血才是病,才叫痔。

  2、痔疮有几种?

  痔疮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见图1、图2、图3)。在距肛门缘约3~4厘米处有一形如锯齿状的直肠黏膜和皮肤的分界线,叫齿线。以齿线为界,发生在齿线以上、直肠下端的叫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下的肛管和肛门缘周围的叫外痔,在同一部位横跨齿线上下的叫混合痔。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内痔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外痔

专家图解 痔疮十问


  混合痔

  内痔根据轻重程度可以分为三期,一期:排便带血、无脱垂、齿线上粘膜呈结节状隆起。二期:排便带血、滴血或射血,内痔脱出,可自行回纳。三期:排便时或咳嗽、劳累、负重引起腹压增加时,均发生内痔脱出。

  外痔根据性质不同又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血栓外痔

  在一个人身上,这几种痔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1/4上一页
妇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