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啥很多人怕做肠镜?院士忠告: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全麻肠镜做的没有任何不适,就是睡了一觉,就是喝泻药有点折磨人”

“肠镜不可怕,就是泻药喝的上吐下泻,差点没把肠子吐出来”

“咚咚咚地干了2000mL的泻药,一边喝一边吐,泻药的味道,现在回想依然想吐!”

……

说到肠镜检查,不少人最害怕的竟然是喝泻药?确实,喝泻药的感觉不好受,其实医生也“怕”患者喝泻药,怕大家没有坚持喝,没有拉干净!

做肠镜医生最怕什么?怎么才能一次成功?2个建议做好肠道准备 

一、为啥做肠镜前,要先“干”三大杯泻药?

回忆起肠镜检查,很多人提到泻药都皱了皱眉。连干“三杯泻药”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杯泻药,是在肠镜检查前一天需要喝下,一般是患者在食用少量流质食物后,再喝1000毫升左右的泻药。

第二、三杯则是在肠镜检查前46小时开始服用,患者要在1小时内喝下2000毫升,若存在便秘症状,可能需要再增加5001000毫升饮水量。

一下子喝这么多液体,肚子饱胀确实让人难受,而且这种泻药还不是水,带着味道,让人难以下咽。

虽然泻药难喝,但它其实就是聚乙二醇加各种电解质对人体基本无害,最多就是喝不下,拉不下。大量药液进入肠道,把肠道各种东西冲走,不会影响肠道吸收,也不会使肠道分泌其他物质,更不会引起电解质紊乱。

做肠镜医生最怕什么?怎么才能一次成功?2个建议做好肠道准备 

在肠道检查中,肠道准备是肠道检查成败的关键。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张勤生表示,医生开具泻药,就是用于清肠,把大便排干净,防止有粪便和粪水留在肠道内,影响肠镜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

一方面来说,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大便没有排干净,就有可能看不清肠道的状况,错过部分病灶;另一方面肠镜即使安全性很高,但是也不能100%保证不会对肠道造成损害,如果不幸发生了穿孔、损伤,肠道内有过多大便的存在,并发症的风险也会相应增高。

可见,从安全、准确的角度考虑,即便泻药难喝,大家也一定要根据医生叮嘱,按时间按量服用。

二、为了拉干净不白受罪,做好这几点

为了不白受罪,把大便拉干净,大家一定要做好肠道准备。

1、检查前吃半流无渣易消化食物,别吃酱油、蔬菜、水果

不容易消化蔬菜水果,会导致食物残留在肠腔,因此检查前2天,最好不要食用这类食物,可以吃白粥、烂面条等半流无渣易消化食物。另外,酱油、红酒这些带有颜色的食物会影响大便颜色,不利于观察大便是否带血,因此也不适合食用。

 做肠镜医生最怕什么?怎么才能一次成功?2个建议做好肠道准备

2、大口、分次饮用、走动增强效果

喝泻药时,停留在舌尖越久,味道越难以忍受,所以尽量大口饮用,可以减轻痛苦。当然一次喝2L水很多人受不了,可以安排在2小时内喝完,每15分钟左右喝250毫升。喝水后,可以来回走动,有助于帮助肠道冲洗,达到更好的准备效果。

那么怎么才算“排干净”了?一般服用泻药后,半小时左右会出现腹泻,通常会排710次,直到看不见固体粪渣,就是暗示肠道准备合格了。

三、肠镜虽然难受,但是做一次可保5-10年平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曾说过:如果超过45岁还没做肠镜的话,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做一次肠镜可管你5年至10年没有问题,不会得肠癌。

为什么肠镜这么重要?

据临床统计,80%——95%的肠癌由息肉发展而来,从息肉发展到肠癌一般需要经过5年到10而这个期间如果通过肠镜检查,进行息肉切除,病理提示为良性,只需要每年复查,连续23年不复发,基本可以510年复查即可。

但若是没有进行过肠镜检查,人体并不会有其他异常,息肉慢慢发展成腺瘤,进一步发展成重度异性增生,最终可能发展成癌。

目前的医学技术而言,并没有其他检查可以很好地取代肠镜,肠镜仍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做肠镜医生最怕什么?怎么才能一次成功?2个建议做好肠道准备

四、人到中年,尽量给自己安排一次肠镜

55岁是肠癌的高发年龄,一般建议40岁后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这个时间是息肉的高发期,大部分早期癌都是通过这个阶段的肠镜检查发现。

以下高危人群尽快安排第一次肠镜检查:

1、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良者:长期抽烟、嗜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久坐。

2、有相关家族史和病史者:肠癌家族史、有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慢性阑尾炎,进行过胆囊和阑尾切除。

3、有相关症状者:长期排便困难,拉肚子,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体重下降。

肠镜检查前后,或许会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也会带来一些不适,但至少我们能收获一份安心,收获一份健康,这些都是值得的。

参考资料:

[1]《别喝醋了!肠镜检查前泻药应该这样喝》.大河报.2019-08-13

[2]《做肠镜前,你会清肠吗?》.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12-31

[3]《得了肠癌有点冤,早做肠镜能避免——做一次肠镜能保几年平安?》.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2020-05-1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2022-07-22 11:58:16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吃了退烧药药效过了又发烧
发烧的准确说法应为发热,吃了退热药药效过了又发热,考虑和再次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疾病等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再次感染 部分患者在发热后服用退热药,但在药效过了后又发热,可能和再次感染因素有关,主要与疾病期间免疫力低下有很大的关系。低于38.5℃的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无需服用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选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治疗。如果存在鼻塞、流清涕、咳嗽等,可以选择氨溴特罗化痰止咳等。 2、自身免疫疾病 如患者存在有红斑狼疮或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很可能会造成退热药效过后再次发热的现象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应注意个体化的原则,常用的药物有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控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具有调节免疫和抑制疾病发展等作用。 3、肿瘤疾病 如患者身体中存在有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实体脏器肿瘤等,也会造成发热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缓解相关发热症状。患者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后,患者会有发热的表现,约半个月症状会逐渐减轻、消失。 除上述因素之外,反复发热的原因还有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可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检查后针对病因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