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病的症状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疲劳、皮疹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就医。

1.关节肿胀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组织,导致滑膜增生和积液,引起关节内液体增加和压力增高而出现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手、腕、足等小关节处,但也可能影响大关节如膝关节。
2.关节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受到免疫复合物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刺激神经末梢并引发疼痛信号。疼痛多为持续性的,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活动后可减轻。
3.晨僵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因为睡眠或长时间静止不动后,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关节僵硬。僵硬感通常出现在手指、手腕、肘部等关节,一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4.疲劳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反应活跃,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疲劳感。这种疲劳不同于一般的身体劳累,而是伴随有持续的、无法通过休息来缓解的感觉。
5.皮疹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会引起皮肤血管炎,此时可能出现皮疹。这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炎症细胞侵袭皮肤黏膜,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皮疹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或结节,触之可能伴有轻微痛感或瘙痒。
针对类风湿病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血液学检查以及关节超声波检查。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剂,以及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