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做哪些检查?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做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1)血常规检查 多数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贫血,一般是正素性或正常细胞贫血,少数病人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半数病人白细胞减少,低于4X109/升,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降低,常有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中,几乎全部病人的肾脏均有不同程度受累。当狼疮性肾炎缓解时,尿液少有异常,因此血尿蛋白尿的增加,反映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存在。’

  (3)血沉 约90%以上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血沉增快,并随病情好转与恶化而减慢或增快,因此血沉检查可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指标。

  (4)活体检

  ①肾活检 对鉴定肾脏病的类型、确定治疗方案很重要。

  ②狼疮带试验 约90%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活动性皮损,在表皮与真皮连接处可见到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成分,呈颗粒状的“带条”,即为狼疮带阳性。此外,50%-70%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在临床上未累及的皮肤也可显示狼疮带阳性。

  (5)蛋白质与补体测定 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丁球蛋白增高,约1/3病人有低蛋白血症。总补体CH50可反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活动程度。当疾病活动,尤其是肾炎时,CH50降低,病情改善后CH50上升。血清补体降低见于急性病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以及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累及皮肤的病人,其中以补体成分中C3水平最敏感,可随病情控制或恢复,逐步亡升至正常。

  (6)抗核抗体谱 该抗体谱是针对细胞核内不同抗原物质的一组抗体,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主要为免疫球蛋白G,也可为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的试验如下:

  ①抗核抗体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准筛选试验,它能反映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其特异性不强。95%以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抗核抗体阳性。抗核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不一定完全平行。抗核抗体阳性还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②抗双链DNA抗体50%—8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可出现阳性,并且滴度较高时仅见于该病,故对此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抗双链DNA抗体的结合率高于20%,病情缓解期结合率可下降。故此项检查不仅可以作为该病的诊断指标之一,还可借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③抗Sm抗体 抗Sm抗体阳性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具有特异性,故称之为标记性抗体,但阳性率仅为20%—30%。它以被最早发现此抗体的病人,Smith的前两个英文字 母命名。此抗体常不因病情好转而转阴,故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回顾性诊断。

  ④抗核糖体抗体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少数细胞浆抗原的抗体,有一定的特异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约为 10%-25%。

  ⑤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还可出现抗SSA、抗SSB、抗 RNP%抗组蛋白、抗白细胞、抗血小板及抗心磷脂抗体。

  ⑥狼疮细胞(LE细胞) 60%左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呈阳性。它并非高度特异,不但出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目前这一检查方法已很少应用,逐渐被抗核抗体检测等更敏感的试验所替代。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09-07-31 05:05: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儿童流鼻涕、嗓子哑怎么办
儿童流鼻涕、嗓子哑时,常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优化生活环境、合理服用药物等方式来缓解不适症状。 1.调整饮食习惯 首先,多喝温水可以使咽喉部位保持湿润,对嗓子哑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并适当增加雪梨、橙子、菠菜、胡萝卜等新鲜果蔬摄入量,不仅可以缓解不适症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优化生活环境 其次,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注意室内清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也可以改善上述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使用空调和加湿器,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过低或空气干燥等因素,加重原有症状。 3.合理服用药物 最后,如果流鼻涕、嗓子哑的症状较重或经过上述处理措施后无明显改善,家长也可在明确导致儿童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后,遵医嘱给儿童使用头孢克肟、奥司他韦、阿奇霉素、氯雷他定等药物对因治疗。 此外,家长还应给儿童做好防护措施及保暖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或身体受凉,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加重。同时,家长平时还应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情况和精神状态,若出现体温升高或精神萎靡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有哮鸣音一定是哮喘吗
有哮鸣音不一定就是哮喘。虽然哮鸣音是哮喘的典型症状之一,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哮鸣音的症状。1.哮喘首先,哮喘可能与剧烈运动、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常有胸闷气促、喘息气急、鼻塞喷嚏等症状。同时,哮喘发作时,气流会通过痉挛的细支气管,因气道狭窄而产生哮鸣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布地奈德等药物进行治疗。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会因持续的气道炎症,导致患者出现气道黏膜肿胀、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平滑肌痉挛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促使气道狭窄,最终诱发哮鸣音。患者通常需要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氨茶碱、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进行治疗。3.支气管扩张最后,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还可能会引发支气管扩张,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反复的咳嗽、脓痰、喘息、胸痛等症状。同时,该病常会导致呼吸道内滞留大量黏性分泌物,引发气道狭窄而导致哮鸣音出现。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建议患者积极完善血常规、痰培养、胸部X线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引发哮鸣音的具体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已知过敏原,并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