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
在古代,痛风几乎是帝王、贵族将相的专属疾病,只有富贵之人才有得痛风的“资格”。而今,痛风不再走“高大上”的路线,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甚至走进了年轻人的生活中。
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 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庞大的患病人群、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已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推进社会各界对HUA和痛风的认识,经过众多专家讨论,正式提出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
此次,“医学界风湿与肾病频道”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共同推出“抗击痛风,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邀请到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朱平教授讲述关于痛风的那些事儿。
1 两大挑战: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有所下降
根据近年来HUA和痛风的流行病学数据统计,HUA发病率从1998年的10.10%上升到2008年的17.90%,而痛风的发病率从1998年的0.34%上升到2008年的2.0%;HUA在不同种族间患病率为2.6%~36%,痛风为0.03%~15.3%;Meta分析显示,中国HUA的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为1.1%。预计到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一亿。庞大的患者人群、沉重的疾病负担和严峻的防治形式,是对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我们在门诊常看到有在校学生、年轻人前来就诊,他们已经出现HUA,甚至发展成为痛风。这说明,HUA和痛风已经趋于年轻化。我们了解到,在校学生喜欢吃高热量的零食以及饮用碳酸饮料(如雪碧、可乐等),而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对此有求必应。年轻人饮食结构不合理,每天都在不停地摄入高脂、高糖、高嘌呤食物,工作之余热衷于聚餐、烧烤,工作繁忙时经常点外卖,这样的饮食习惯都导致他们易出现HUA。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要督促他们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降低发展成为痛风的几率。
2 两个“多发”:男性患者多发,沿海地区多发
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痛风发病多为中年男性,男女比例为9:1。究其原因,可能为以下3点: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要高于男性,雌激素可以促进尿酸的代谢,所以在女性体内尿酸不容易堆积;
步入社会后,男性的应酬较女性多,长期饮酒、食用高嘌呤的食物,易导致体内尿酸沉积;
肥胖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男性随着年纪增长、体育锻炼的减少,体重往往超标,而女性更加注意控制体重、保持体型。
我国痛风患者分布存在一些规律,即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为痛风发病高发区。据调查,痛风发病人数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辽宁省、北京市、江苏省、四川省、河南省、浙江省和湖北省。根据地域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珠三角、环渤海、长三⻆等经济发达地区为痛风高发区;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沿海地区均为痛风高发区,说明海鲜较多的饮食习惯对痛风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广东省及川渝地区痛风患者分布较为密集,可以看到对美食关注度高的地方痛风患病风险随之也增高。
3 三点期许:规范痛风治疗,更新诊疗理念,加强患者教育
在HUA与痛风的诊疗方面,朱平教授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三点期许:
规范痛风治疗。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指南。因为指南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提供临床决策依据,减少不恰当治疗,识别和规避潜在的有害治疗,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并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不论是中国指南还是国外指南,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且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更新诊疗理念。有些医生对HUA与痛风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认知方面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存在各地区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者依从性差、转归不良等状况。因此,作为临床医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诊疗理念,永葆诊疗工作的有效性和生命力。
加强患者教育。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教育,告知所有患者HUA和痛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多器官的损伤,可能影响预期寿命,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重视治疗、坚持治疗。同时,提醒所有HUA与痛风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知晓并终生关注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始终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定期筛查与监测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合并症。
小结:
朱平教授最后总结道,我国HUA与痛风的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对于患者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在今后我们以全新理念诊治痛风,医患共同制定规范诊治和个体化达标治疗方案,携手共创公众健康。
楚雄州人民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一病区
副主任医师
楚雄州人民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一病区
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