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痛风的9大误区,请对号入座!


  文丨饶翀

  来源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小王最近升职加薪,即将走向人生巅峰,和哥几个烟雾缭绕畅谈未来、啤酒白酒火锅烤肉海鲜轮番庆祝,肚子上的肥肉比才华还要洋溢。

  一天夜里,小王的大脚趾突然红肿疼痛,疼的心如刀割。小王急忙找到医生大大寻求帮助。

  医生大大得出结论:痛风。

  这让小王有点丧,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老年病?以后该怎么办啊?

  医生大大说:别着急,关于痛风,你可能存在一些误区,且听我细细道来。

  误区一:尿酸高=痛风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和痛风是不同的概念。

  国际上将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mol/L。根据血尿酸水平和尿尿酸排泄情况,HUA分为三型: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生成过多型和混合型。其中,90%的原发性HUA是由尿酸排泄不良引起的。

  痛风指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肾结石,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1,2]。在HUA时,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可以避免痛风的发生。

  误区二:痛风是老年病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提高,HUA和痛风的流行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患病人群越来越年轻。总体来说,HUA和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3]。

  误区三:痛风时血尿酸水平一定升高

  痛风时SUA水平不一定升高。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尿酸会沉积在关节处,作为急性期反应物而临时降低。同时,急性期肾脏排泄尿酸增加。此外,部分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暂停了一些引起HUA的因素,包括利尿剂、减肥或戒酒[1]。

  误区四:痛风需要治疗,而高尿酸血症无需治疗

  除了痛风,长期HUA会引起和加重其他多脏器损伤。HUA是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4]。因此,HUA是需要治疗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治疗HUA的基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SUA>540μmol/L的患者建议行药物干预。反之,建议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若无效则加用药物[1]。

  误区五:忌口就可以避免吃药

  SUA是嘌呤转化而来,正常情况下,SUA的20%来自饮食中的嘌呤转化,而80%为体内嘌呤转化。因此,即使严格的限制嘌呤饮食,仅仅能阻断20%的嘌呤转化,不能良好地控制SUA。

  误区六:忌口就是不吃肉,而蔬菜水果随便吃

  饮食控制包括限酒、低嘌呤饮食和多饮水。

  需要严格限制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啤酒和蒸馏酒(白酒),建议总体饮酒量男性≤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约合14g纯酒精,相当于12°红葡萄酒145ml,3.5°啤酒497ml,40°蒸馏酒43ml)[5]。

  饮食应当均衡,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以低嘌呤饮食为主,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及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鼓励进食新鲜蔬菜、低脂或脱脂奶、鸡蛋等食物,适量摄入豆类及豆制品。一些蔬菜含嘌呤较高,包括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目前认为与HUA及痛风发作无明显相关性[2]。此外,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一餐内进食大量肉类。海产品、肉类及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建议煮后弃汤以减少食物中嘌呤含量。

  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建议心肾功能正常者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ml。避免含果糖高的饮料(如橙汁、苹果汁等)及含糖软饮料(可乐等)。可替换为含果糖较低的新鲜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桃子等。同时,需要适当碱化尿液,维持尿液PH值在6.2~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6]。

  误区七:锻炼强度越大越好

  规律运动能降低痛风发作次数,但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应坚持适量运动,且痛风急性发作期应该减少活动,必要时需制动。运动强度与时间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min(30min/d,5d/w)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指运动时心率=(220-年龄)×(50~70%)范围内[2]。

  注意: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会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除了饮食控制、适当锻炼,生活方式干预还包括控制体重和戒烟。

  误区八:治疗方案都相同,疼痛消失就停药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逐步调整剂量、长期管理。

  痛风治疗分2步走,急性期治疗及降尿酸治疗。急性期治疗药物包括COX-2类非甾体类药物(NSAIDs)、秋水仙碱及类固醇类药物。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可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s,连续使用6个月,若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症可选择小剂量类固醇类,连续使用6个月[1]。

  降尿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逐步将SUA降至目标范围。降尿酸治疗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别嘌醇、非布司他)及促进尿酸排泄类(苯溴马隆、丙磺舒),应根据HUA类型选择不同的降尿酸方案。

  如果选择别嘌醇作为降尿酸方案,应该首先进行白细胞抗原HLA-B*5801检测,此基因阳性与别嘌醇相关严重超敏反应相关。亚裔人群HLA-B*5801阳性者明显高于白人。如果此基因阳性,则禁止使用别嘌醇[7,8]。

  误区九:尿酸降到正常就可以

  HUA患者的SUA控制目标为<360μmol/L,对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建议控制SUA<300μmmol/L,以防止痛风反复发作。


  医生大大:说了这么多,这下你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了吧?

  小王: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最后要长期门诊复查随访,争取早日让尿酸水平达标。

2018-12-25 09:08:07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值偏高说明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IgG抗体值偏高通常提示既往感染过HSV-1,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存在活动性感染。IgG抗体是机体在感染后产生的长期免疫反应标志物,其水平可能在感染后数年仍保持较高水平。HSV-1是一种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可引起口腔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等疾病。IgG抗体值偏高表明机体曾经接触过HSV-1病毒,并且免疫系统已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初次感染后的免疫记忆有关,也可能与病毒的再激活有关。然而,IgG抗体值升高并不能直接反映当前是否处于活动性感染状态。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抗体值偏高并不一定需要治疗。如果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如口腔或生殖器疱疹发作,通常无需特别处理。然而,如果患者出现症状,如疱疹复发或疼痛等,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病毒DNA的合成,具有缩短病程、缓解症状的作用。若无明显症状,建议患者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病毒传播风险。若口唇部位频繁出现疱疹复发,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不可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引起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抗体偏高是什么意思
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抗体偏高,意味着机体曾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1型,并且免疫系统已经产生了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且当前抗体水平超出了正常参考范围。IgG抗体具有独特的特性。当机体初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后,免疫系统首先产生的是IgM抗体,其出现时间较早,可在感染后数天内检测到,主要用于应对急性期感染。随着感染时间推移,IgG抗体逐渐产生并增多。IgG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持久的免疫记忆功能,其能够在体内长时间存在,有的甚至可以终身携带。所以,当检测发现单纯疱疹病毒1型IgG抗体偏高时,表明机体在过去某个时段感染过该病毒,且免疫系统已经建立起了针对该病毒的免疫记忆。导致IgG抗体偏高的原因较为多样。一种情况是既往感染后,体内病毒虽处于潜伏状态,但偶尔会有低水平的复制,刺激免疫系统持续产生IgG抗体,使得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状态。另外,再次接触单纯疱疹病毒1型,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会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应答,导致IgG抗体水平进一步升高。这种再次接触可能来自于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亲吻等行为,使得病毒有机会再次进入机体,激活免疫记忆细胞,大量产生IgG抗体。当病情发作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应用抗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进行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但是,务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胎儿发育异常等影响,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先天性梅毒症状、生长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影响。建议孕产妇及时就医,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盘血管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绒毛间隙血栓形成,使胎儿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引发流产。2、早产: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刺激子宫收缩,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等多种并发症。3、胎儿发育异常:梅毒螺旋体侵犯胎儿,可影响其正常发育,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表现为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低于同孕周胎儿。还可能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严重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活质量。二、对婴幼儿的影响:1、先天性梅毒症状:婴幼儿出生后可能逐渐出现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如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红斑、水疱、糜烂等;还可能出现骨膜炎、骨软骨炎等骨骼损害,导致肢体疼痛、假性瘫痪;还可能有梅毒性角膜炎,影响视力。2、生长发育迟缓:受梅毒感染影响,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增长滞后等情况,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幼儿。3、听力障碍:梅毒螺旋体可侵犯婴幼儿的听神经,导致听力受损。随着婴幼儿成长,可能表现出对声音反应不灵敏,严重时可发展为听力丧失。建议孕妇在孕前进行全面的梅毒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对新生儿也需进行梅毒相关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先天性梅毒。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自闭症的幼儿有哪些症状表现
自闭症幼儿的常见症状表现通常涵盖社交障碍、语言发展迟缓、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等。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幼儿时期发病,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沟通、行为等多方面发展。1、社交障碍:自闭症幼儿通常对他人缺乏关注,很少与人有眼神交流。在集体活动中,其通常独自玩耍,不参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游戏,对他人的呼唤、逗引反应冷淡,难以理解他人的表情、肢体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2、语言发展迟缓:相较于同龄孩子,自闭症幼儿开口说话较晚,可能到了两三岁还只会说少量简单词汇,且发音不清。即使能说出一些句子,也多是机械重复听到的话语,不懂灵活运用语言进行交流,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比如想要玩具,不会用语言请求,而是通过哭闹、拉扯等行为示意,沟通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发育进程。3、重复刻板行为:这类幼儿经常会出现重复性动作,如不停地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一旦开始,很难被打断,似乎沉醉其中。他们还会遵循固定的生活模式,若日常流程稍有改变,就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不安,像每天固定的路线、座位被变动,就可能引发情绪失控,哭闹不止,以此来对抗变化。4、兴趣狭窄:自闭症幼儿通常只对少数事物表现出强烈兴趣,如专注于某个玩具的某个部件、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片段,对其他新鲜事物则视而不见。并且他们玩玩具的方式单一,不像正常孩子会探索多种玩法,而是执着于自己特定的玩法,对外界丰富多彩的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对于自闭症幼儿家庭,建议家长尽早带孩子就医诊断,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专业康复训练。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创造社交情境,引导孩子与人互动;耐心陪伴孩子说话,鼓励表达;接纳孩子的刻板行为,逐步引导改变;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拓展其兴趣范围。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