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痛风久治不好,你想过原因吗?

  患者A:医生,我没必要住院,我这病是去不了根的,你没必要给我用药,我就是来检查的。

  患者B:医生,我要出院,我不疼了,我已经好了。

  患者C:医生,我知道痛风,我有朋友也是这病,他说疼的时候就吃点药就好了,你别再吓唬我了。

  相信风湿科大夫都遇到过类似的患者,每当遇到上述情况,我总要让患者坐下,花些时间跟他们好好普及知识,甚至“恩威并施”,让他们真正认识痛风,并接受它,好好控制尿酸。

  在临床工作几年,遇到医从性最差的患者差不多就属痛风患者了。随着痛风发病率的升高和愈来愈年轻化的趋势,以及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普通大众对痛风已经不再陌生。为何痛风的患者医从性差,而且老是反复发作?

  

痛风久治不好,你想过原因吗?

  总结经验如下:

  1.痛风患者通常合并代谢异常,常见于体型偏胖的患者,该类人群往往自制力较差,医从性也差,有自己的想法或主见。

  2.痛风急性期发作有自限性,有时口服点止痛药甚至不服药过几天便可缓解,故初患该病的患者并不重视,发作次数多了便习惯了,而且更加自信,认为该病并不严重。

  3.患者对于痛风疾病一知半解,认为通过“百度”就了解了痛风,甚至听从网上部分网友的建议,认为该病无法根治或者无需特殊治疗便能好转。

  4.部分患者相信偏方,对医院及医生有“偏见”,结果服用偏方后痛风石愈来愈多,肾功能出现异常,病情愈来愈难控制。

  5.很多痛风患者就医时有自己的“主见”,门诊医师时间紧迫,无法一一解释,通常再次复诊较少,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很少再次就诊降尿酸治疗。

  面对痛风患者愈来愈多,而反复发作的患者亦不在少数,我们应该如何做?

  1.建立慢病管理制度非常重要,社区、风湿科应该建立痛风性关节炎的慢性病管理,对痛风患者进行登记,定期举办痛风健康科普讲座,定期电话随访。

  2.遇到有“主见”的痛风患者,应对其详细科普,告知其远期的各种风险,让其真正认识痛风。

  下面再次老生常谈,科普下痛风相关的基本知识

  1.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 ,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引起炎症反应。

  造成血尿酸增高的原因有

  ①遗传性生成过多:主要由于酶的遗传突变使体内酶的功能缺乏或功能失调;

  ②获得性生成过多,包括两个方面:内源性尿酸增高(即体内嘌呤分解代谢)外源性尿酸增高 (即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③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 ,而使尿酸排泄减少。

  2.痛风的发展阶段

  痛风分期

  ①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一般无痛风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②痛风早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 ,有典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症状;

  ③痛风中期:痛风性关节反复发作造成关节肿大,功能障碍,并有痛风结节形成;

  ④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石增多、增大,肾结石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慢性肾炎肾衰竭等。

  3.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类似,都属于慢性病,高血压有降压目标,糖尿病有降糖目标,而痛风也有降尿酸目标。故降尿酸一旦开始,通常需要终身维持,把尿酸水平控制在达标水平。血尿酸水平应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需控制在300μmol/L以内)。

  4.血尿酸水平不是越低越好,通常不能低于180μmol/L以下,因为有研究发现尿酸能防止氧化应激,过低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5.得了痛风并不一定要完全吃素,因为很多研究发现,如果痛风患者血尿酸维持在达标水平以内(300μmol/L以内),缓解期适量进食牛羊肉、海鲜等嘌呤较高的食物也是可以的。

  6.最重要的一点,痛风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缓解期也要进行规律降尿酸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不要等到急性发作再去就医。

2018-12-07 00:00:03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两岁宝宝腹泻、水样大便、恶臭需要吃什么药
两岁宝宝出现腹泻、水样大便、恶臭的症状时,家长可遵医嘱给患儿使用益生菌制剂、止泻药物、抗生素药物等进行治疗。1.益生菌制剂首先,宝宝腹泻,拉带有恶臭的水样便,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益生菌制剂可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腹泻症状的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制剂主要有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2.止泻药物其次,针对宝宝的腹泻症状,家长通常需要给宝宝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进行治疗。蒙脱石散不仅能吸附肠道病菌,还能给肠黏膜覆盖保护层,以此来达到止泻的效果。而洛哌丁胺则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的释放,来减少肠道推动性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张力,从而改善宝宝的腹泻、拉水样便等症状。3.抗生素药物最后,若宝宝腹泻与沙门菌、军团菌等细菌感染有关,家长还需要给宝宝服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而环丙沙星则是通过抑制细菌复制过程中的各种酶的活性,来发挥杀菌作用。此外,家长在宝宝恢复期间,要保证宝宝每日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并做好宝宝的腹部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症状。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老人家腹泻不止怎么办
老人家腹泻不止时,多需要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来多方面综合应对。 1.调整饮食习惯 首先,老人在腹泻期间,应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及难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大葱、年糕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建议老人少食多餐、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加重腹泻症状。同时,老人在恢复期间,应选择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烂面条、鸡蛋羹等,并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腹泻不止而导致脱水。 2.对症治疗 其次,针对腹泻不止的症状,老人常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药物对症治疗。蒙脱石散可快速吸附肠道里的致病菌和有害物质,并给肠道黏膜覆盖一层保护膜,以此来起到止泻的效果。洛哌丁胺则是通过减少肠道推动性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来达到止泻的目的。消旋卡多曲属于肠道抗分泌药物,常用于治疗成人的急性腹泻,同时也不会干扰正常的消化功能。 3.对因治疗 最后,除了注意饮食和对症治疗外,老人还应积极明确引起腹泻的具体原因,如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因治疗。若为细菌感染,则可选用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抗感染。但若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则需要使用鼠李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此外,老人在恢复期间还应卧床休息,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症状。同时,建议家属密切关注老人的病情变化,若出现精神萎靡、发热、呕吐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诊治。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脐周疼痛并腹泻吃什么药效果好一点
出现脐周疼痛并腹泻的症状,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洛哌丁胺、双歧杆菌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1. 诺氟沙星 首先,诺氟沙星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该药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缓解因脐周疼痛和腹泻症状,但18岁以下儿童禁用此药。 2. 洛哌丁胺 其次,洛哌丁胺可与肠壁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体内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来起到减少肠道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的效果。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缓解作用。由于该药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神倦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从事驾驶及机械操作者服用。 3. 双歧杆菌 最后,双歧杆菌能够直接补充肠内有益菌,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的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脐周疼痛,常有相对较好的改善作用。该药需要温水送服,并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此外,脐周疼痛并腹泻还可能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积极优化饮食结构、改善饮食习惯,并做好腹部保暖措施,以免原有症状加重。同时,饮用温水或腹部热敷,对缓解上述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