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你的痛风为什么总是反反复复?

中老年 膝盖 疼痛 关节痛_6302532_xxl

  误区1:激素猛于虎,选用需谨慎

  1)很多人谈激素色变,激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胃出血等。因此很多人认为“激素猛于虎”,能不用就不用。

  值得注意的是激素的这些副作用都是长期使用所致。痛风急性期,若需要使用激素时,在风湿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同时配合预防激素副作用的药物,一般而言对我们的身体是影响不大的,所以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2)激素并不是痛风急性期抗炎止痛的常规武器,而是作为终极武器使用,就像原子弹一样。那么什么样的痛风患者需要使用激素呢?

  一般而言,当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无效或不能耐受时,或是严重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或是晚期、已经出现机体功能损害比如肾功能受损(此时已无法使用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这类患者短期使用激素是可以的。

  误区2:关于秋水仙碱的用法

  1)目前认为痛风急性期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与大剂量秋水仙碱相比同样有效而且副作用明显减少(国内外痛风诊治指南推荐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 0.5 mg,每日 3 次),过去吃到拉肚子的中毒剂量的用法犹如“饮鸩止渴”,已被淘汰。

  2)非急性期需要用秋水仙碱吗?

  痛风缓解期的首要任务是降尿酸治疗没错,但痛风缓解期是需要同时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所谓的预防性抗炎,就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每天吃0.5mg(1片)的秋水仙碱,指南推荐疗程不少于半年。

  因为,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后,血尿酸水平骤降,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加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不但可以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还可以减少尿酸的反复波动,更有利于持续平稳降尿酸达标。

  误区3:痛则治不痛不治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配合治疗,但在缓解期的时候立马停药,早把医生交代的医嘱忘到“九霄云外”,继续海吃海喝。

  殊不知痛风治疗除了急性发作期治疗,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达标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及防止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

  若只是“痛治、不痛不治”完全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尿酸水平,以后的痛风发作将会越来越频繁,由此带来的远期危害往往十分严重,如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病、脑卒中、心肌梗塞等,所以治疗痛风是个长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误区4: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

  1)存在这样一种常见现象:降尿酸过程中痛风患者吃完降尿酸药后反而痛风发作,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是降尿酸药“惹的祸”,便“气愤”地把降尿酸药给停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后果是痛风继续长期发作而无法治愈。

  2)降尿酸治疗过程痛风复发或加重,这是降尿酸药有效的反应。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之后尿酸降得很快,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如同“雪人溶化”。

  尿酸盐结晶上掉下来的尿酸盐颗粒沉积到身体别的关节上,产生疼痛,这也正是药物起效的一个过程。

  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则是联合使用秋水仙碱或抗炎止痛等药物预防痛风复发。缓解疼痛的同时平稳降低尿酸,如果能使血尿酸水平维持360umol/L以下(存在明显痛风石的患者建议控制血尿酸水平维持300umol/L以下),体内沉积的痛风石才能逐步溶解消失,就不再发作了,从而达到治愈痛风的可能。

  误区5:痛风急性发作使用抗生素

  1)很多痛风患者,甚至一些非专科医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选择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静脉滴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依据是认为关节有红肿热痛,那就一定有细菌感染。

  最关键是使用抗生素后一段时间痛风患者关节肿痛也能缓解。Why?!

  2)言归正传,痛风急性发作需要使用抗生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痛风急性发作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除非痛风患者继发了感染或者合并了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的感染证据及实验室指标支持。

  那为什么很多痛风患者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后一段时间关节肿痛可缓解呢?其实这并非是抗生素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是早期不严重的痛风患者急性期有自限性,故而关节肿痛可自然缓解而已。

  使用抗生素的痛风患者病情往往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严重。那么痛风急性期应该如何规范治疗呢?

  目前国内外痛风指南推荐,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使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其目的是抗炎(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止痛(缓解病人的剧烈疼痛)。

  误区6:笃信手术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属于内科疾病(风湿病)范畴,即使是有痛风石的患者一般也不首选手术治疗,除非痛风石已造成器官功能损害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为手术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痛风患者如果血尿酸水平不能保持长期达标,痛风石还会继续不断形成,且术后手术切口难以愈合,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把尿酸降至300umol/L以下,痛风石可能慢慢变软,甚至逐渐吸收掉。过分笃信手术治疗,而忽视内科痛风规范药物治疗,痛风石只会像“野草”一样切了又长,“一岁一枯荣”,手术治疗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误区7:高嘌呤食物都不能吃了

  “民以食为天”嘛,在日常诊治痛风患者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位患者最关心的仍是饮食方面的问题。“哪些能吃”与“哪些不能吃”是几乎每个痛风患者都会问的问题。

  毋庸置疑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是诱发痛风的常见原因,但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也是痛风发作的重要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痛风患者日常饮食应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但近年来随着痛风机制及饮食相关研究报道的陆续发表,一些旧的痛风饮食观念逐渐被更正,一些新的观念渐渐被提出及重视起来。例如,痛风患者并非与海鲜绝对“无缘”。

  海鲜对于人的营养价值高,且优于肉类,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海鲜尤其是油性鱼类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而痛风患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所以说痛风患者并不意味着只能当“出家人”吃素。痛风患者也完全没必要因噎废食而长期素食,同时长期吃素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痛风患者提倡的是控制性的嘌呤摄入。

  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痛风患者血尿酸维持在达标水平(300umol/L以下),那么在缓解期适量进食牛肉、羊肉、虾、蟹等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并非危言耸听。

  嘌呤含量较低的海鲜:青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等。

  误区8:血尿酸降得越低越好

  大多数痛风患者都有肾脏受累,尤其是慢性痛风患者,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痛风患者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

  所以很多痛风患者会认为既然高尿酸对身体危害如此大,那尿酸就应该降得越低越好。但任何事物均有阴阳两面,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尿酸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全世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尿酸与大脑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有关。尿酸低于正常值,就可能引起老年性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研究人员用五年,对英国的59204名痛风患者和238805名非痛风患者做了比较,这组人的平均年龄为65岁,他们的情况相似。研究发现,痛风患者中有309个老年痴呆症病例,非痛风患者当中有1942个病例。痛风患者得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比另一组低24%。

  其原因可能是尿酸能防止氧化应激,它可能有助于延缓神经老化。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尿酸具有维持血压功效,尿酸过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风险。

  我们在重视高尿酸危害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有益的方面,总之,适则有利,过则有弊,阴平阳秘,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一般血尿酸水平不低于180umol/L为宜。

  误区9:痛风无法治愈

  正如前所述,痛风患者急性期需要抗炎止痛治疗,缓解期需要降尿酸达标治疗,那么降尿酸治疗需要多久,是不是需要长期服药呢?

  日常门诊痛风患者经常会问这个问题,医生一般会回答“药需要长期吃一段时间”。其实,很多医生也不知道对于每个人的“长期一段时间”到底具体是多久。

  大家需要认识到: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都是慢性病,高血压有降压目标,糖尿病有降糖目标,痛风也有降尿酸目标。以前教科书告诉我们,降尿酸治疗一旦开始,就需要终身维持,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达标水平。

  笔者个人临床经验认为:

  如果血尿酸水平维持300(有痛风石)或360umol/L(无痛风石)以下超过数月甚至数年,体内沉积的痛风石逐步溶解消失,就不再发作了(就像乌龙山的土匪经过长期的剿匪已经全部剿灭了),部分患者通过自身调节可以维持尿酸水平长期达标,甚至可以停药,以后只要控制好饮食,痛风就不会复发了,这就算是临床治愈了,这也就是目前国内外认为痛风是一种可治愈的风湿病的含义。

  总结

  目前医学上认为痛风是一种可治愈的难治性风湿病,痛风患者只有在在风湿科专科医生指导下早期、规范、达标治疗,就能达到治愈的目标。

2017-09-08 00:37:28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发烧反反复复一周
发烧是指发热,发热反反复复一周可能与身体免疫力低下有关,也可能存在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1、免疫力低下 当患者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时,出现发热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无法抵御外来细菌或病毒的入侵,从而出现反复发热的现象,而且也可能会经常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建议患者平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饮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退热,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2、肺炎 如果患者存在肺炎,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从而导致反复发热,同时可能会出现咳嗽、咳喘的情况。如果与病毒感染有关,可以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氨苄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由于疾病没有彻底治疗,此时身体不仅会反复发热,而且也可能出现尿血、腹痛等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喝水,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病情恢复。 发热反反复复一周也可能与中耳炎、鼻炎、扁桃体炎有关,因此需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早期反反复复出血不多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早期反反复复出血不多,多考虑是受精卵着床失败引起的,也不排除与先兆流产、宫外孕、阴道炎、宫颈炎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受精卵着床失败如果受精卵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着床位置,而是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着床,会导致受精卵着床失败,引发阴道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多,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做好卫生护理,避免诱发感染。期间要做好保暖,避免着凉。2、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因此怀孕初期反复出血可能先兆流产导致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固肾安胎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以保住胎儿。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流产的情况,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负压吸引术、清宫术等方式来终止妊娠。3、宫外孕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通常与输卵管炎、输卵管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由于胚胎逐渐增大,可能会刺激输卵管黏膜,从而引起阴道出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终止妊娠,术后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4、阴道炎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患者一般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阴道瘙痒、阴道疼痛、阴道少量出血等症状,怀孕初期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患者有可能会患上阴道炎,因此怀孕初期反复出血可能是阴道炎导致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私处的清洁、干燥,早睡早起,还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能促进身体恢复。孕期一般不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来治疗此疾病,患者可以在生产后按照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复方沙棘籽油栓、双唑泰栓等药物进行治疗。5、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发生于子宫颈的炎症,患者一般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异味、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因此怀孕初期反复出血可能是宫颈炎导致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热水,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食用一些补血的食物,比如枸杞、红枣、猪肝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孕期一般不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来治疗此疾病,患者可以在生产后按照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怀孕初期建议患者按时进行产检,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并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幼儿发烧反反复复是什么原因
发烧一般指发热。幼儿发热反反复复,多考虑是护理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护理不当如果平时不注意幼儿的保暖,可能会使身体受凉,从而出现发热的情况。建议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给幼儿喝温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2、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受凉、过度疲劳、病毒入侵等原因引起的,常见症状有头痛、流鼻涕、发热、咳嗽等,因此幼儿反复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需要谨遵医嘱服用连花清瘟颗粒、清开灵颗粒、头孢克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3、支气管炎如果幼儿吸入了刺激性的物质,可能会使支气管黏膜受到刺激,从而诱发支气管炎。幼儿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幼儿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肺炎肺炎通常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免疫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幼儿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5、急性胃肠炎如果幼儿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胃肠道,诱发急性胃肠炎。幼儿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幼儿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幼儿的饮食安全,避免因误食或暴饮暴食出现的不适症状,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增强抵抗力,减少发热情况。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咽喉肿痛反反复复两个星期了
咽喉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星期多考虑是过度用嗓引起的,也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反流性咽喉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过度用嗓若是日常生活中说话比较多,可能会加重咽喉负担,使局部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并且容易反复。建议患者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一般休息之后可自行缓解。2、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刺激咽喉黏膜,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建议患者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大量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3、急性咽炎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导致咽喉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出现咽喉肿胀、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青霉素V钾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戒烟戒酒,多加休息。4、急性扁桃体炎可能因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受到细菌入侵,可能会导致扁桃体部位受到炎症刺激,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5、反流性咽喉炎反流性咽喉炎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黏膜不适的一种疾病,会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若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痛风为什么反反复复走路就痛的厉害
走路多了会痛风就痛得厉害,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关节损伤、局部炎症刺激、尿酸结晶沉积、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的。 1、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如果痛风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尿酸结晶在局部堆积,也会引起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2、关节损伤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沉积在关节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导致体内尿酸持续升高,就会导致关节损伤,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胶囊等,可以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3、局部炎症刺激 如果患者在发病期间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工作,导致局部受到炎症刺激,也会引起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胶囊等,可以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4、尿酸结晶沉积 如果患者体内的尿酸结晶没有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沉积,就会导致关节部位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尿酸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可以促进体内尿酸排出,改善痛风症状。 5、肾功能不全 痛风患者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从而引起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导致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