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了解,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这是我们常了解的,但是,有研究表明,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引起痛风。日本研究小组有其它的发现: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刊文称,他们发现痛风不光是肾脏排出尿酸的功能降低所致,肠道排出尿酸功能的降低也是一个致病原因。
痛风是由于嘌呤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持续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痛风会引起剧烈的关节疼痛。迄今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尿酸的排泄单纯靠肾脏。
东京药科大学等机构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在尿酸排泄中发挥“水泵”作用的“ABCG2”蛋白质在肾脏、小肠和大肠内都发挥作用。对实验鼠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鼠肾脏排出尿酸机能不变的情况下,人为抑制肠道中“ABCG2”蛋白质的产生,降低肠道排出尿酸的功能,结果尿酸在实验鼠体内蓄积。研究人员认为,肾脏承担了三分之二的尿酸排泄,其余部分则由肠道承担。
研究小组成员、东京药科大学教授市田公美指出,这是首次发现痛风和肠道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可能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痛风方法或者开发相关治疗药物。这个重大的发现,助于发现新的预防痛风方法或者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并开启了新的通道。
(责任编辑: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