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风湿病的科普宣传知识

  一、什么是风湿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到“风湿”、“寒气”、“风湿病”“关节炎”这些名称。那么什么是风湿病呢?一般来说,风湿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风湿病泛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等)的有慢性疼痛或肿胀、畸形、功能障碍、感觉异常等表现的一大类疾病。临床上多有反复发作、渐进性等特点。包括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狭义的风湿病是指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以心脏和关节受累为主,并遗留一定的心瓣膜或肾等脏器的病变,也称风湿热

  二、风湿病分为哪些种类?

  按风湿病研究资料,可把它分为10大类,有100多种疾病列入它的范畴,这个方案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采纳。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坏死性血管炎与其他类型血管病、白塞病干燥综合征重叠综合征(包括混合结缔组织病)及其他(如风湿性多肌痛、复发性脂膜炎、复发性软骨炎、结节性红斑等)。

  2.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瑞特(Reiter)综合征、牛皮癣性关节炎及肠病性关节炎等。

  3.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

  4.与感染因素有关的风湿病:又分为直接致病和间接致病,病原微生物侵入关节等处后直接引起的该部比较常见且比较严重的是细菌性关节炎,如结核性关节炎等。

  5.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伴发的风湿病:常见有痛风、坏血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等。

  6.肿瘤:原发性肿瘤包括滑膜瘤、腱鞘瘤、骨软骨瘤等,继发性肿瘤常见转移瘤。

  7.神经血管疾病:包括神经病变性关节病(Charcot关节)、挤压综合征(如腕管综合征、椎管狭窄症等)、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红斑性肢痛病等。

  8.骨及软骨疾病:包括骨质疏松骨软化症、增生性骨关节病、骨缺血性坏死及肋软骨炎等。

  9.非关节风湿病:包括肌筋膜炎疼痛综合征、下背痛及腱鞘炎、滑囊炎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扳机指、腱鞘囊肿、慢性肌腱及肌肉劳损、雷诺现象或雷诺病等。

  10.其他疾病:包括外伤、结节病、间歇性关节积液髌骨软化症、关节游离体、继发的风湿性综合征等。

  三、风湿病的危害有哪些?

  风湿病临床发病率相当高,可涉及从婴儿到老年的各种人群,部分病种具有遗传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某些风湿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肌纤维组织炎等。

  我国是风湿病的高发区,目前至少有5000万以上的患者。

  风湿病对患者危害很大,轻者可以因关节炎或关节痛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重者可以导致关节残废畸形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全球数亿风湿病患者中有98%的人会终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因风湿病致残,致死的人数大约为90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治疗不当、药物反应及副作用所致。

  四、血沉在风湿病中有哪些重要遗阱?

  血沉是血红细胞沉降率的简称,血沉在诊治风湿病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依据之一。所有风湿病中出现血沉增高,都说明关节部位有炎症。

  血沉可作为判定炎症活动度的可靠指标,其升降与风湿的活动度相一致。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及诊断的指标。一般认为:低活动度时:20~40毫米/小时;中等活动度时:40—80毫米/小时;高活动度时:>80毫米/小时。

  五、C—反应蛋白增高见于哪些疾病

  在人体组织损伤、机体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等情况下,血液中C—反应蛋白在数小时内急剧升高,2~3天达到高峰,病情改善后可逐渐下降致正常。所以,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断感染后和某种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并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指标。它的升高多见于:

  1、各种急、慢性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肺结;核以及各种疾病的并发细菌感染。

  2、各种恶性肿瘤:如肾癌膀胱癌恶性淋巴瘤及骨髓瘤等。

  3、急性心肌梗死、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

  4、各种外伤:如骨折烧伤等。

  5、各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型,强直性脊柱炎,赖特综合征,反应关节炎及成人斯蒂尔病等。

  六、C—反应蛋白阳性在风湿病中有何遗阱?

  对各种急、慢性关节炎患者做血清C—反蛋白检查,有助于判定病情活动性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说明病情处于较为活动状态。尔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者病情多较轻或处于稳定控制或好转阶段。有助于判定并发感染: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有轻度或中度增高,但很超过50毫克/升。如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此值,且伴发热,往往提示并发感染,应进一步查找原因。有助于观察治疗反应:活动性关节炎患者经药物疗,病情改善或缓解后,C—反应蛋白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到正常值。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10-03-16 05:43: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