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麦沛成解读乳房保健与疾病防治第4课:乳房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麦沛成 乳腺甲状腺外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监护委员会、深圳市人民医院、39健康网联合举办关爱女性健康知识网上系列讲座,由深圳市人民医院资深临床医学专家讲授。

  健康主题:乳房保健与疾病防治

  主讲专家:麦沛成

麦沛成解读乳房保健与疾病防治第4课:乳房疾病常用检查方法

  专家简介:深圳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对乳腺和甲状腺肿瘤,乳腺增生,乳腺炎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四课:乳房常见病诊治——乳房疾病常用检查方法介绍

  上节回顾:第一课:认识我们的乳房——乳房生理

  第二课:认识我们的乳房——常见乳房发育缺陷

  第三课:了解我们的乳房 呵护我们乳房

  女人一生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遭受乳房疾病的侵袭,定期的乳房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尽早的发现疾病。下面是目前常用的几种乳房疾病检查办法。

  近红外线检查

  近红外光对人体组织有较强的穿透性,其穿透程度与物质的密度有关。如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有吸收作用,会产生遮光阴影,这种阴影的范围和灰度反影局部血红蛋白的分布范围。如乳腺癌组织血供丰富血红蛋白增加,当近红外线透射时大部分被吸收或完全被吸收而产生黑色的吸光团。

  近红外线检查优点

  近红外线检查的敏感性性近似于,对致密型乳腺的中青年妇女敏感性性可能高于钼靶片;对人体无损害,无痛苦,检查快捷,费用少,是大范围普查乳腺癌初筛的较好检查方法。

  彩色B超检查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彩色多普勒用于乳腺癌的诊断,提出乳腺癌的异常血流特征及流速状况,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随着高频、超高频探头和数字彩超的应用,超声扫描能够显示乳腺组织更微细的变化。

  彩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能力

  彩色B超可以检出2-3mm 囊性,3-4mm 实性病灶;显示1mm 管道结构和乳管内病灶;显示乳腺癌内的微小钙化灶;显示恶性肿瘤的异常形态;检出肿瘤血管及血流特征。

  彩超检查的优点

  对年轻妇女乳房比X线检查有好的优越性;发现致密乳腺中的微小肿块和沙粒状化影,能区别肿块囊实性等;检查方便,无痛苦,敏感性高,成为目前临床应用于乳腺病检查最多的一种方法。

  X线检查

  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北美、北欧和西欧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乳腺癌高危人群X线筛检的研究证实使死亡率下降:50-69岁下降20%-40%,40-49岁下降20%左右。妇女X线检查平均可以比对照组提前发现乳腺癌:50岁以上早3年发现乳腺癌,40-49岁早1.7年发现乳腺癌。

  CT检查

  CT检查适应范围很广,如致密型乳房和假体置入后的观察;对特殊部位的病灶诊断;鉴别乳腺囊实性肿物;检测淋巴结有无转移;解肿瘤侵犯深度;乳癌术后随访。但是CT检查也有其不足,如对微小钙化不如钼靶片;对微小肿块不如B超;多数需要增强扫描,检查复杂费时,费用高。

  核磁共振(MRI)检查

  核磁共振(MRI)检查任意三维成像病灶定位更准确、更直观。适应于对致密型乳房和假体置入后的观察;对特殊部位的病灶诊断;检测淋巴结有无转移;了解肿瘤侵犯深度及多病灶;乳癌术后随访。

  乳腺导管造影

  从溢液导管注入造影剂拍片,对乳腺导管内病变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纤维导管镜(FDS)检查

  90年代初用于临床,从溢液的导管插入超细的纤维内视镜,医生可在荧屏上直接观察到放大的乳腺导管腔内的图象。

  纤维导管镜(FDS)检查提高了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使以乳头溢液为临床表现而无肿块的乳腺病患者的手术指征明确化;将导管内病变定位,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使手术范围缩小;为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病理检查

  通过空芯针穿刺或切除取得病灶组织进病理学检查,是对肿瘤良恶性诊断最为准确的一种检查方法。

  下一节预告: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的防治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文慧)

2011-03-06 01:49:0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三周半宝宝阴茎流脓怎么回事
三周半宝宝阴茎流脓多考虑是外伤、尿道炎、龟头炎、尿道口囊肿、包茎等原因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外伤 如果宝宝的该部位受到外界物体撞击或者划破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破损的情况,并且还会伴随着红肿以及疼痛的症状,在严重时还容易引起感染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发生。此时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药物辅助改善。 2、尿道炎 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宝宝的卫生,就可能会使宝宝受到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此时可能就会出现上述部位有异常分泌物的症状。此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加重。宝宝也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3、龟头炎 若宝宝的包皮过长,就可能会导致污垢堆积在患处,就可能会引起该疾病,此时可能会出现红肿、流脓等症状。若宝宝没有出现不适的症状,可等待宝宝长大后再行包皮环切术改善该情况。若宝宝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颗粒、阿司匹林片等药物,减轻炎症。 4、尿道口囊肿 若宝宝受到感染或者是先天发育异常就可能会引起尿道口囊肿,此时可能会出现疼痛、流脓等症状。宝宝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若囊肿较大,可到正规医院选择微创手术切除囊肿,从而使病情尽快恢复。 5、包茎 若存在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等情况时,则会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受到损伤,在炎症作用下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严重者还会有渗出物流出的现象。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过长的包皮切除掉,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洪俊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三周岁孩子对眼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三周岁孩子对眼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遗传、不良的生活习惯、先天性内斜视、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1、正常现象由于三岁孩子眼球运动功能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出现对眼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2、遗传如果父母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有出现对眼情况的人,则孩子出现对眼的概率会比较高。3、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长期近距离用眼、歪头视物,可能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出现对眼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可改善症状。4、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眼科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视神经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斜视、弱视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进行治疗。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果孩子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异常,从而出现对眼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建议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