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八大妙招 解决产后下半身肥胖

  从准备怀孕的前半年开始,就应该积极调整身心健康,做一个有准备的准妈妈。这样不但能孕育出一个健康宝宝,而且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只要孕期体重不暴增,产后保持心情愉快,那?恢复身材就容易得多。

  1.简易腿操

  方法1:单腿站立,另外一条腿 起贴在墙上,让大腿和小腿成90度角,每次坚持15~20分钟。

  目的:紧实腿部线条,加快下半身新陈代谢。

  方法2:平躺在软硬适中的软垫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并拢慢慢上 ,当双腿和垫子成30度角时,保持该姿势5秒钟,然后再缓缓放下,每天练习10次。

  2.改善坐姿及站姿

  方法:不要长时间维持同样的坐姿或站姿,特别是长期坐办公室的或专柜销售人员。要经常起身   活动一下,至少每隔一个小时要活动一次,拍拍臀部及大腿,做做简单的伸展操。即便是坐著,也最好在背后加个靠垫,另外不要长时间翘著二郎腿。

  3.正确饮食

  方法1:在坐月子期间,坚持“均衡饮食”和“重质不重量”的饮食原则,尽量避免高热量及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肥肉等)。

  方法2:腌渍类或太咸的食物很容易导致下半身水肿,最好也尽量避免。可多吃绿豆、薏仁、冬瓜、山药等利于消除水肿的食物。

  方法3:另外据金纯正医师建议,每口食物至少咀嚼10~20下再吞下,这样很快就会有饱腹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进食量。

  4.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从准备怀孕的前半年开始,就应该积极调整身心健康,做一个有准备的准妈妈。这样不但能孕育出一个健康宝宝,而且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只要孕期体重不暴增,产后保持心情愉快,那?恢复身材就容易得多。

  5.做好肌肤保养

  方法1:光是把体重减下来是不够的,松弛、粗糙的肌肤同样很让人心烦,因此在孕前就可开始锻炼腹部肌肉,以增强腹部肌肤弹性。

  方法2:孕期要多擦妊娠霜。

  方法3:经常 腿部去角质,同时使用护肤品进行按摩,全面保养腿部。

  6.练习瑜伽

  方法:如果您是稍微有一点点惰性的人,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怎?去运动的人,那就去练习瑜伽吧。不过一定要由专业老师来指导,以防不当姿势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过前提是时间许可,持之以恒,才能看出效果。

  7.运动不可少

  方法:慢跑、游泳、快走、爬楼梯都能够对下半身减肥有很大帮助。不过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要保持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3~4次。另外运动前后一定要各做10分钟的身体伸展操,以避免运动伤害,也不会导致肌肉线条过于粗壮。

  8. 保持排便顺畅

  方法:便秘不但是小腹突出的一大原因,也代表著身体的新陈代谢状况不佳,所以保持排便顺畅非常重要。建议每日至少摄入2 000~3 000毫升的水分,多吃高纤蔬菜水果,经常按摩腹部相关穴道。

(责任编辑:杨淼 实习编辑:闫丽莉)

63
2011-05-31 01:15:00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出月,女性产后复查挂什么科
女性产后复查一般可挂妇产科、产后康复科、妇幼保健科等科室。这些科室都具备检查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的能力,能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检查与指导。1、妇产科:妇产科医生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类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产后复查时,医生会重点检查产妇的子宫恢复情况,通过妇科超声查看子宫大小是否恢复至孕前状态,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回声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同时,还会对产妇的外阴、阴道进行检查,查看分娩时造成的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伤口的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血肿等异常。2、产后康复科:在产后复查时,该科室除了会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如子宫、盆底肌等方面的检查外,更侧重于评估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判断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张力等,因为盆底肌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不及时恢复,可能导致日后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问题。产后康复科还会针对产妇的乳腺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查看乳汁分泌是否正常,有无乳腺堵塞、乳腺炎等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帮助产妇解决哺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妇幼保健科:该科室医生会全面评估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身体一般状况,如血压、血糖、血常规等,了解产妇在产后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全身性问题。同时,也会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产后女性由于身体激素变化以及生活角色的转变,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妇幼保健科医生可通过与产妇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建议产妇在产后复查前,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科室挂号。若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可在医院的导诊台咨询,导诊人员会给予专业的指引。产后复查对于产妇身体恢复至关重要,产妇应重视并按时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产后可以做阴道恢复手术吗
女性产后是可以做阴道恢复手术的。建议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产后3-6个月以后,待身体基本恢复,恶露完全排净后再进行手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顺产,阴道会经历极度的扩张和拉伸,这可能导致阴道肌肉和筋膜等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产后可能会出现阴道松弛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性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问题。例如,阴道松弛可能使阴道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增加阴道炎、尿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盆底肌肉的进一步松弛,还可能出现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等更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过阴道恢复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阴道肌肉和筋膜,增强阴道的弹性和紧致度,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水平。目前常见的阴道恢复手术包括阴道紧缩术等,这些手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医生会根据女性的具体情况,如阴道松弛程度、是否有其他合并症等,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妇科检查等,以确保女性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大多数产后女性来说,只要在产后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恢复,身体基本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手术禁忌证,都可以考虑进行阴道恢复手术。其次,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在手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等。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和症状有哪些
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自我评价降低及睡眠障碍等。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女性在分娩后可能经历的精神健康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情绪、心理和生理症状。1、情绪低落:产妇可能长时间感到心情压抑、沮丧,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甚至无缘无故地哭泣。这种情绪状态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严重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和照顾婴儿的能力。2、焦虑不安:产后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宝宝的健康、自己的照顾能力以及未来的生活。这种焦虑情绪可能导致产妇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甚至影响到与家人的关系。3、自我评价降低:产妇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下,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无法胜任照顾宝宝的任务。这种自我评价的降低还可能延伸到外貌、身材等方面,使产妇感到自卑和不满。4、睡眠障碍:部分产妇可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这种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和恢复,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建议产妇在分娩后应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有上述症状出现,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方案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药物治疗时,可考虑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但需注意用药期间应停止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产后多久可以运动减肥
产后多久可以运动减肥不能一概而论,一般顺产产妇在产后6周左右、剖宫产产妇在产后8周左右可逐步开始适度运动减肥,这取决于产妇身体恢复状况,尤其是生殖系统与盆底肌的恢复程度,过早或过度运动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顺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虽然身体损伤相对较小,但经历了长时间的产程,盆底肌、会阴等部位仍需要时间恢复。产后6周内,身体处于产褥期,主要任务是排出恶露、修复子宫。若过早进行高强度运动减肥,如剧烈跑步、长时间跳跃,可能导致盆底肌松弛加剧,引发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问题,还可能影响恶露排出,造成恶露不尽。一般产后2-3天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促进血液循环;产后1-2周可尝试在室内缓慢行走,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活动量。剖宫产产妇由于手术创伤,腹部及子宫切口愈合需要更长时间。术后8周内,要重点关注切口愈合情况,防止切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在这期间,剧烈运动极易拉扯到伤口,影响愈合,甚至引发大出血。产后初期,可进行如深呼吸、上肢伸展等简单动作,帮助促进肺部功能恢复与身体血液循环;产后4-6周,可视身体状况进行短距离散步,速度要慢,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身体不感觉疲劳为宜。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后运动减肥都要循序渐进,遵循身体的恢复节奏。建议产妇产后定期复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包括子宫复旧、盆底肌功能等。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产后瑜伽、普拉提,它们专门针对产后身体特点设计,能有效锻炼盆底肌、修复身材,同时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也要均衡营养,控制热量摄入,配合适度运动,实现健康减肥。 v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