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减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减肥 > 产后减肥

产后瘦身减腹有绝招

举报/反馈
2010-08-2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在腹部的最外侧,由上直降至腹部中央,由上而下的肌肉称为腹直肌。

  腹直肌包括了两个半面,由一层薄薄的,称为白的纤维组织结合在一起。在腹部二侧的肌肉,由不同的方向斜斜地穿过腹部,更底下的一层,则是由一侧边穿到另一侧,直直地穿过腹部。

  这几层肌肉,有的并不在腹部中心交叉而过。在腹部的中央下方,只有一层肌肉,因此该部位特别多肉,而容易受伤。

  在怀孕期间,白线会开始变软,并开始扩张,使腹直肌的二层肌肉分开,以调适配合逐渐长大的胎儿。这肌肉的分开,被称为是腹直肌的分离。

  生产后3-4天,你会发现到约有2-4只手指宽的空间。当肌肉的力量开始增加时,这空间会缩减,变成只剩下一只手指的宽度。

  何时开始告别肥嘟嘟的小肚子

  1.用量尺量一下离肚脐3cm的部位,如果腹部有些下垂,可以往上提一下再量尺寸。理想的尺寸是身高*0.37cm。

  2.肥胖的真凶是脂肪,你得先看一下腹部堆积的脂肪有多厚。如果能在上下离肚脐5cm的部位抓到4cm以上的皮下脂肪,那么你已经处在肥胖状态。

  3.当腹围在90—100厘米以上或腹围与臂围的比值为大于0.9(男),大于0.85(女)时,腹部的脂肪就非去不可了。

  能帮你消除腹部脂肪的生活小习惯

  1、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正确的姿势。

  走路时放松肩部,双臂自然摆动,下腹提起,保持稍微紧张的状态。坐在椅子上时使下腹紧张起来,然后尽量把臀部深深坐到椅子上,使腰部和背部挺起来。

  2、洗浴时利用温水淋浴器在肚脐周围顺着顺时针方向做按摩,然后从下腹部到胸部以下也做一下按摩。

  浸入浴盆时靠着盆壁坐下,一条腿伸到浴盆对面的墙壁上,然后在另一条腿弯曲的状态下把上身抬起。在澡堂时以冷水-温水-冷水的顺序进行洗浴,对燃烧脂肪和增加肌肉弹性有很好的效果。

  3、为了消除便秘,尽量减少暴食暴饮,多进食纤维质食品。多吃利于排便的碳水化合物,早晨空腹饮一杯矿泉水,再喝含有纤维质的酸奶,刺激肠胃。

  纤维质含量高的食品有海藻类、黄瓜、玉米豆、角瓜、蘑菇、胡萝卜、土豆、地瓜、栗子、杏等,如果有便秘的话,必须去医院接受诊断,采取适当的措施。

  正确做仰卧起坐的秘诀

  大家都知道做仰卧起坐可以达到锻炼小腹的作用,但是想要让肥肥的小腹有效的变平坦,正确地做仰卧起坐也是有秘诀的!

  运动开始

  步骤1.平躺在铺有地毯的地板或运动垫上,将手放在两侧伸展双腿。

  步骤2.将膝盖微微弯曲,脚跟贴住地板。如果你感到背部太弯或太紧,可将膝盖再多弯一点,直到感觉舒适为止。不要强迫背部紧贴地板。

  步骤3.将双手放在颈后。如果放得太高,每次收缩时便会压迫头部并且可能扭到颈部。

  步骤4.深呼吸,吐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收缩使肌肉紧缩,便自然的将肩膀拉起离开地板。让你的颈部挺直但不要紧张,身体抬起,与地板的角度不要超过三十度。慢慢将上身躺回地板,同时吐气。重复10-15次。

  让腹部缩紧

  步骤1.维持腹部紧缩,数到四,然后放低身体并立刻再抬起,支撑住再数四下,重复5-10次。

  步骤2.将一个手臂伸到头部后方(如果你是站着,姿势好像是要触及天空一般)。这样能增加加诸于腹部肌肉的“重量”。换另一个手臂重复做5-10次。阅读:明星孕前孕后形象对比(图)

  更多消除腹部脂肪的方法

  进食减肥法

  早食减肥,正餐之前进食,可以使人在正餐时食欲大减,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食醋减肥,每天饮用15-20毫升食醋,一个月内会有可喜的发现。

  冬瓜减肥,肥胖者大多水分过多。冬瓜可以利尿,每天用冬瓜适量烧汤喝。

  喝黑茶抑制法

  任何一种茶对抑制体重的增加都是相当有用的,尤其是黑茶(中国的发酵茶),对抑制腹部脂肪的增加有明显的效果。黑茶是由黑曲菌发酵制成,呈黑色。

  中国的普洱茶和六保茶都属于此类。发酵食品,除黑茶外还有很多,如大酱、酱油、日本酒、咸菜、纳豆等等。

  如果想用黑茶来减脂,最好是喝刚泡好的浓茶。另外,虽然量越多效果越强,但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一天喝l-1.5升。而且不要一次喝完,应在饭前后各饮一杯,并长期坚持下去。

  做家务收腹法

  或许你原本有点懒,从今天开始做个勤劳人儿吧。记住一个重要法则:避轻就重。比如,扫地时不要使用吸尘器,要用抹布和扫帚,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运动量;在温度较高的中午选择洗衣服和烫衣服,会流一大堆汗;饿了就给自己做一顿精致的瘦身午饭,“厨师”一般都不愿意吃自己做的饭菜,正好控制你的食量。

  粗盐减肥法

  粗盐有发汗的作用,它可以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还可以软化污垢、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使肌肤细致、紧绷。如果你的肌肤比较敏感,可改用比较细的“沐浴盐”。

  方法一:在超市买几袋粗盐。每次洗澡前,取一杯粗盐加上少许热水拌成糊状,再把它涂在腹部。10分钟后,用热水把粗盐冲洗干净,也可以按摩后再冲掉,然后就可以开始洗澡了。

  方法二:洗完澡后,在手掌上撒一大匙粗盐,直接按摩腹部,搓时不要太用劲,以免把皮肤搓得更粗糙。

  变形仰卧起坐运动法

  具体过程:躺在床尾,臀部以下留在床外,然后膝盖弯起使大腿在腹部上方。双手伸直于身体两侧,手掌朝下放在臀部的下方。

  接下来腹部要用力,以慢慢数到10的速度,把腿往前伸直,脚尖务必朝上,使身体成一直线,然后再以数到5的速度将膝盖弯曲,大腿回到原来的位置。注意背部、肩膀和手臂都要放松,感觉到就是肚子在用力。

  坐椅腹部练习操

  坐在靠背椅的边上,双手反抱椅背,感觉人体好像要从椅子上滑下来了,放松地弓背踏腰,腰部要尽量地贴上椅面。这组操方便、轻松,收效快,适合天天练或隔天练。

  第一组:双脚轮流做踩自行车的动作,此时腿部肌肉要放松,要求一只脚向下伸,越低越好,但不能触地,另一只脚弯曲向上,越高越好,反复练习,每天要坚持20下。

  第二组:同上面的姿势,双腿同时向上弯曲,再同时向下伸展,注意腰部不能上顶,应尽量使腹部与胃部收缩,然后再尽量接近,以达到腹部亦紧亦舒,每天坚持20下。

  腹部按摩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腹部减肥法,利用揉捏的动作加上按摩霜对于脂肪的改善很不错。按摩可以提高皮肤的温度,大量消耗能量,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对营养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内。

  方法: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打一个问号,沿问号按摩,先右侧,后左侧,各按摩30-50下,每天按摩1次。

  缩腹走路法

  首先要学习呼吸法:吸气时,肚皮涨起;呼气时,肚皮缩紧。对于练瑜伽或练发声的人而言,这是一种必要的训练。它有助于刺激肠胃蠕动,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顺畅气流,增加肺活量。

  方法:平常走路和站立时,要用力缩小腹,配合腹式呼吸,让小腹肌肉变得紧实。刚开始的一两天会不习惯,但只要随时提醒自己“缩腹才能减肥”,几个星期下来,不但小腹趋于平坦,走路的姿势也会更迷人。

  用脑减肥法

  前苏联一位生理学家研究指出,脑力劳动的强度越大,消耗营养物质越多。利用这一原理,产生了用脑减肥法。

  具体的做法是让胖人多用脑,如读书绘画、练习写作、演算数学、学习技术等,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让大脑紧张起来,而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游泳减肥法

  游泳30分钟可消耗1100千焦的热量。即使人已不在水中,代谢速度依然非常快,能比平时更快地消耗脂肪。这种方法是最科学、最无可否认的。游泳不仅可以收腹,还能塑造整个体形。

  保鲜膜减肥法

  这种减肥方法在日本年轻相当流行。每周进行1-2次。

  方法:在赘肉横陈的腹部薄而均匀地涂上白色凡士林,然后用厨房用的保鲜膜包起来,诀窍是要包得够紧,包好后用透明胶带固定。

  之后浸泡于浴缸,水温以40-42摄氏度为宜。只需浸泡腰部以下的部分,泡约5-15分钟,此时包着保鲜膜的腹部应会大量出汗。

  泡完半身浴后剥下保鲜膜,用热毛巾擦去凡士林,用香皂洗净。然后一边冲冷水,一边用双掌有节奏地拍击腹部,进行2-3个回合就完成了。

  办公室里的减腹运动

  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的美女们有一个共同令人头疼的问题:小腹脂肪越积越多,如何消除这些赘肉呢?久坐办公室,活动是非常有限的,往往是坐下几个小时都不需要动一下,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美人形成下半身比上半身胖的形势。下面的办公室运动可以帮助你:

  第一步,坐在椅子上,两腿慢慢往上抬。

  第二步,两手轻轻放在小腹上,慢慢地吐气,吐气的同时渐渐收紧小腹。

  第三步,吐气慢慢加快,小腹越收越紧,肩膀保持轻松。

  第四步,小腹已收到最紧的程度时,气也同时吐完。

  第五步,肩膀与小腹都放松后,慢慢地开始吸气。

  第六步,尽量吸气,此时小腹不用刻意收缩,转而换成腹部向下压的方式。

  这种体操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小腹的赘肉,只作两三次是看不出任何效果的,至少得持之以恒的每天上下午各做两三次,每次至少做八拍,持续三个月后,你一定能看出效果来,不但能维持美美的身材,而且也能舒解紧张的上班压力呢!

  另外,在晚上洗浴后最好用一些美体的产品(纤体塑身类的)涂于身上,并在腹部做一会儿按摩,不仅消除多余脂肪,也有利于睡眠。

(实习编辑:何丽丽)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