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把握急救期 修复晒后肌肤冲水最佳

  晒后修抓住黄金期

  夏日即便做好严密的防晒工作,也难免有被阳光晒到的机会,柳燕指出,一旦发现皮肤出现晒伤的情况,最好能把握住黄金修复期。

  那么,到底晒后多久是黄金修复期呢?柳燕介绍,晒后6-8小时都算是晒后急救期。而72小时则算是晒后黄金期,可针对暴晒予以肌肤不同护肤方式,例如补水、美白或修复,改善皮肤因晒了大量紫线造成的老化现象,迅速恢复晒前肌肤状况。如果能在黄金修复期时间给肌肤以正确保养,可大大减少变黑变干或是晒伤机会。

  至于二者的区别,柳燕解释,晒后的6-8小时内,所说的保养是减缓皮肤的刺激及不适现象,而之后的72小时就能针对怕晒黑晒干部分来处理。

  饮食防晒内外兼修

  为了肌肤的美白,不少人会从饮食角度入手美白防晒。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夏季为了防晒一定不能吃芹菜、香菜等感光食物。对此,柳燕指出,其实平时吃些感光食材,只要量不是太多,都会随着新陈代谢排掉的,因此不用太担

  此外,有人夏日会通过喝柠檬水的方式来美白。柳燕表示,柠檬水主要是强化身体内在代谢,长久下来的确会让皮肤较为白皙,但如果想快点看到效果,还是要用美白产品,二者相辅相成,效果更迅速。

  至于因为没有防晒而造成的皮肤暗沉,柳燕认为饮食方面,最快的解决方式就是补水,不只是内在补水,还有外在补水,可利用面膜,在敷膜的十分钟内达到快速补水目的。

  柳燕还介绍了一些晒后修复的饮食小秘方,她表示,自己平时喜欢喝绿豆汤及薏仁汤,这两种食材都有助水分代谢,不过喝这些汤不要太甜。

  晒后护理分三步

  柳燕强调,要想肌肤恢复白皙娇嫩,正确的保养顺序也不能错。

  有的人肌肤感觉到晒伤后,会采取冰敷等方式来迅速急救,对此柳燕表示,肌肤被太阳晒伤后,不能直接用冰水,不然会太冰,可以用冷水,而最好的急救方式就是冲水。

  具体做法:将脸浸泡在约20~25℃左右的水温中5秒,或是直接冲洗脸蛋5秒,重复5次左右。之后选择绵质毛巾(避免尼龙或太粗糙的聚酯纤维材质)以轻按压方式,拭干脸上残留的水分。

  有时候肌肤严重晒伤时会出现脱皮的情况,柳燕表示,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撕除皮屑,因为这样可能会连健康的皮脂也被撕下,弄伤皮肤,应该让皮屑自行脱落。

  在急救之后,一般来说,晒后的肌肤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晒后护肤最好分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就是镇静舒缓。晒后最先要做的动作就是降肤温,可立即减缓因高温紫外线造成的刺激不适,也可避免皮肤黑色素活跃。

  第二步是补水保湿。晒后肌肤需要补充水分,避免皮肤干燥、暗沉。

  有了以上两步作为基础,下一步即可为肌肤恢复光彩。而要想为肌肤焕发新生,去角质或美白选择一种即可,因为有些美白成分已兼具去角质功效。

  如果晒后出现晒斑,肤况也较干,可以先清洁后敷保湿面膜,利用敷膜的数分钟让肤表充满水分来帮助后续吸收。再涂抹美白淡斑品,并在有斑点处加强按摩

(责任编辑:周菌 实习编辑:庞宇)

2012-06-07 02:02: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更年期干燥综合征是不是治不好
更年期干燥综合征目前确实难以完全根治。首先,要注意保持口腔和眼部清洁,勤漱口,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眼干症状,避免因口干、眼干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导致腺体功能下降,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无法完全纠正这些异常的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只能通过药物等手段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疾病。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于维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水平下降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同时也会加重干燥综合征的症状。而且更年期女性身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也有所下降,使得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更加困难,病情更容易反复,进一步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其次,在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干症状。同时,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此外,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缓解更年期和干燥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干燥性瘙痒症怎么治疗
干燥性瘙痒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保湿、局部药物应用、系统性治疗和物理干预等。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长期管理应注重皮肤屏障功能的持续维护。1、保湿:含神经酰胺复合物的润肤剂可补充角质层脂质,修复受损的皮肤。尿素制剂能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改善皮肤干燥脱屑。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在夜间使用效果更佳。2、局部药物应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适用于急性期炎症控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可暂时阻断瘙痒传导。薄荷醇制剂通过激活冷觉受体缓解症状。药物遵医嘱使用。3、系统性治疗: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可减轻瘙痒症状。抗惊厥药加巴喷丁对神经源性瘙痒有效。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适用于顽固性病例。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可用于严重广泛性病变。上述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物理干预:窄谱UVB光疗可改善皮肤炎症状态。冷敷治疗能暂时缓解局部瘙痒症状。脉冲染料激光可选择性破坏异常神经末梢。水疗配合胶体燕麦能舒缓皮肤刺激。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每日沐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饮食中适量增加必需脂肪酸摄入。避免搔抓行为,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定期修剪指甲,防止皮肤继发感染。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瘙痒发作特点和诱因。出现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何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
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可以从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涂抹花粉阻隔剂等方面入手,建议将多种预防方法结合使用,并根据自身过敏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1、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花粉过敏的方法,能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其对花粉等微小颗粒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能显著减少吸入花粉的量,降低过敏发作的风险。2、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过滤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其通过内置的滤网,能吸附、分解或转化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污染物。在卧室、办公室等长时间停留的室内空间放置空气净化器,可24小时持续净化空气,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低花粉的环境,尤其适合对花粉过敏较为严重的人群。3、涂抹花粉阻隔剂:花粉阻隔剂一般是通过在鼻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阻止花粉与鼻腔黏膜接触,从而预防过敏反应。常见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在出门前遵医嘱将其喷入鼻腔,轻轻按压鼻翼,使生理性海水均匀分布在鼻腔黏膜上,能有效阻隔花粉,且不会对鼻腔造成刺激或损伤,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预防春季花粉过敏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和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和地区外出。户外活动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和更换衣物,减少花粉在体表的残留。同时,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过敏原的积累。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春季花粉过敏怎么缓解
春季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缓解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1、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花粉暴露是缓解症状的关键措施。春季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减少花粉吸入和接触。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面部,减少花粉残留。2、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花粉过敏症状的主要手段。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分为口服和鼻喷剂两种剂型。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鼻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对于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滴眼液。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性。该疗法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疗程较长,通常持续3-5年,但长期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减少药物依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室内花粉积聚。症状发作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严重病例可考虑免疫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环境清洁和饮食调理。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