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办公室女性保湿方案

  “缺水”是肌肤老化的最主要元凶之一。别以为保湿是干性皮肤的专利,其实,各种皮肤都会因为环境、年龄、营养、健康等因素,当人体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低于10O/O时,皮肤就会失去细柔、弹性,继而变得粗糙、干燥,出现各种皮肤异常,若长期得不到纠正,皮肤容易老化。

  街上又干又冷,空调办公室里又热又干———干燥的环境加上忽冷忽热地折腾,更加剧了皮肤水分的流失,使我们常常感觉皮肤紧绷、发红、甚至起皮、脱屑……赶紧补救:

  ■有条件的话,在办公桌附近放一台电子加湿器,补充空气中水分的不足。

  ■备一瓶保湿喷雾,为皮肤补水。活泉水喷雾有很好的舒敏、镇静作用,但补水、不保湿,短暂的舒缓之后,皮肤会缺水依旧,需不停地补喷。相对来说,添加了透明质酸、芦荟精华、玫瑰水等成分的保湿喷雾,如倩碧水嫩保湿面部喷雾①、LAMER海蓝之谜活肤舒缓喷雾②、~H2O+海洋补湿紧肤喷雾③、屈臣氏玫瑰喷雾等,保湿的效果会更持久些。

  ■在办公室备一份基础护肤品,每天中午或感觉皮肤干的时候,洗去、或用湿毛巾按去脸上浮尘,补上保湿化妆水保湿面霜和防晒产品———可省略早晚护肤所用的很多精华素。如果你准备晚上加班,则更应在日间加一份“保湿简餐”。

  ■多多喝水。这尽管有些缓不济急,但皮肤深层的水分,毕竟还得靠喝水补充。

  ■如果白天在办公室感觉皮肤干燥,晚上一定要敷保湿面膜眼膜

  ■不要吸烟。办公室温度较高,可不完全是空调使然,也是由于在封闭的环境中,耗后令二氧化碳的比例提升,使室内温度增高。而吸烟,会进一步引发细胞氧气和氧分供给的不足,加剧皮肤的干燥与晦暗。

  是否做到了这些,就能让皮肤保持水润?

  不一定。所有这些方法都是“补湿”———补偿性的保湿,当你有些离不开这类补偿措施时,真的该检讨一下,你的日常保湿出了什么问题?

  检讨1:水“灌”够了吗?

  “补水”、“保湿”不是一回事吗?不是。“补水”就好比往皮肤里“灌水”,如果“灌”满了水而不“加封”,那么水分很快会蒸发,皮肤还会缺水。“保湿”,当然就是“加封”的概念,但如果不够“湿”又“保”什么呢?

  传统的保湿,强调的是一罐保湿乳/霜,它含有一定水分,又含有一定油分能“封”住水分。如果你选用的乳/霜足够滋润,却仍然感觉紧绷或有缺水纹(微笑或轻轻推起脸颊有细细的干纹)时,表示皮肤依然“干渴”,还需“额外灌水”。

  “灌”水,当然首推保湿型化妆水,特别是眼部都好用的(这里的皮肤更缺水),如FANCL的各款补湿液、CLARINS的温和或舒柔爽肤水、AQUA或AQUAEX的各款化妆水等。你也可以把之前介绍的保湿喷雾当化妆水用,效果只会比在办公室里补喷更好。可别小看了这些水,它们能吸咐超过自身重量上千倍的空气中水分,来源源不断地为皮肤补水,明显提升乳/霜的保湿效果。

  要进一步补水的话,还可配合保湿精华或保湿凝露,如CLARINS平衡保湿精华液、薇姿润泉深度锁水保湿精华凝露④、兰芝高效原水分精华液⑤、碧欧泉水元素精华、羽西水呼吸深透活力凝霜⑥等。它们就如同浓缩的保湿化妆水,不仅非常补水,更能通过补充适量油脂或细胞间脂质,将水分“锁”在皮肤中。

  检验2:水能“锁”久吗?

  其实,所有的乳液面霜都可算作保湿面霜,因为任何配方都少不了一些水分、一些锁水的油分。所以,只要皮肤不是特别缺水,任何乳/霜都可用来保湿;具修护防衰功效的产品,更是成熟肌肤秋冬季的保湿佳品,如雅诗兰黛凝时焕采霜、CLARINS新生紧肤日/晚霜、LAMER海蓝之谜面霜、薇姿活性紧致修纹霜等。

  如果你感觉用什么都不够保湿,那就得用专门的保湿霜了,如FANCL柔滑美肌锁水乳霜、倩碧三重超凡防护滋润霜、雅诗兰黛多层瞬透保湿霜、雅漾活泉滋养/清润保湿霜、理肤泉立润保湿霜、巴黎欧莱雅欢颜高水润醒肤乳⑦、AQUA优化润肤乳/霜等———它们较少保湿以外的功效,但各含“独门专利”,使“锁”水效果更加持久。

  很多人都低估了皮肤对油分的需求,注意把握“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果只是鼻子有些“小油”,其它大部分皮肤都较干的话,再别固守“混合性皮肤”概念,而应依据“大多数”皮肤的状态,选用“干性”、甚至“特干性”皮肤的保湿面霜,如碧欧泉活泉水分露(粉红特干)、FANCL滋润锁水乳霜⑧、雅漾三重滋润霜或冷霜、理肤泉盈润面霜等。

(实习编辑:刘付学燕)

2010-08-13 00:00: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