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同肤质的保湿重点有哪些?

  夏季,外面的太阳猛烈,都想呆在空调房里,可是总有些事不得不要出门,出出入入的,肌肤温度时冷时热,容易缺失水分,让肌肤变得很干燥。所以,夏日保湿很重要。

  在夏天,肌肤易有缺水现象,根源于闷热的气温,使得汗水、油脂分泌造成肌肤黏腻,间接影响保湿品的使用;加上气温高涨,使得肤温升高,易破坏肌肤皮脂膜的酸碱值,肌肤显得格外不安定,且室内空调使得室内外温差过高,经常进出使得肌肤更加脆弱,无法防止肌肤水分的散失,造成肌肤底层不自觉的干燥、缺水等状况。

  一般来说,肌肤保湿非只是表面保湿,而是深层的肌肤润泽,尤其是要赋予角质层适当的湿度与柔软度。肌肤角质层的正常含水量为15%-20%,当含水量低于10%以下,肌肤就会出现缺水干燥的现象。这时角质层会呈现不平整外翻现象,肌肤便会出现脱皮、细纹、暗沉等问题产生。因此,保湿不仅只是在表面补充水分而已,还必须要能改善角质的缺水情况,调理好角质层的状况,才能达到保湿的目的。

  皮肤的保湿机制

  净化肌肤表层、补水保湿,由肌肤底层开始锁水,才能透出真正的白皙。通常肌肤表层是依靠最外层的皮脂膜来防范水分过度蒸散,而下层的表皮层则有天然保湿因子NMF可以保持肌肤湿润。皮肤障壁的保湿机制主要藉由角质层细胞间隙中的NMF天然保湿因子(例如尿素、玻尿酸、胺基酸等),再加上由皮脂腺分泌出来的皮脂膜,共同帮助肌肤维持着水份的平衡。

  每天肌肤透过呼吸、排尿、毛孔蒸散,会将水分大量地排出体外,那么,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肌肤保湿力?医师每天建议饮水至少2500cc,有助于从体内补水。另外,以保湿保养品提升角质细胞储水力。让肌肤维持在最佳的保湿状况,角质细胞紧密排列,肌肤就会紧实亮透。

  每天洁肤后,先用化妆水在擦上精华液乳液,以化妆水软化角质给予润泽,打开肌肤深层直接的途径。当后续保养过程的精华成分可以直接进入角质深处,可以让肌肤确实变得柔软,经由化妆水润泽肌肤之后,后续乳液才是保湿锁水的关门环节动作。

  由于各种肤质特质不一样,保湿重点也有所不同。

  混合性肌肤

  特点:面孔中部、额头、鼻梁、下颌即T字区有油光,易长粉刺,而两颊及脸部外缘则干燥。

  保湿重点:混合性肤质的特质是T字区泛油,早晚洁面后用清爽的保湿乳液,为肌肤补充水分。T字区出油的话,可以先用吸油纸将油份吸走,再于干燥的脸颊涂上保湿啫喱,加强水分补充,利用质感轻盈清爽的保湿霜,最好含有天然植物的消炎及保湿成分,稳定混合性肌肤回复水油平衡的状态。

  油性肌肤

  特点: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脸上会出现许多油,皮肤发亮,肤质粗糙,毛孔较其他肤质粗大,较易阻塞易生暗疮粉刺。

  保湿重点:清洁是首要工作,而脸颊等较干燥的部位,建议使用不含油脂的保湿啫喱,薄薄的涂上一层再轻轻推匀。日常的护理不仅要减少分泌过剩的油脂,更需要从内部改善肌肤,是肌肤自身建立起调理均衡的能力,从而让油性肌肤的油水平衡达至正常。

  干性肤质

  特点:毛孔细小、不易看出毛孔,皮肤表面比较平整、几乎不泛油光,但是极易形成表情纹、容易长斑。皮肤表面皮质层水量过少,皮脂分泌过少,洗脸后肌肤有紧绷感及刺痛感。

  保湿重点:干性肤质在夏天晒后水分流失严重,在空调房中水分也极易流失,锁住水分是护理肌肤的重点。质感柔软、含有植物天然的滋润及保湿成分的保湿乳液,能有效促进皮脂分泌,防止水分流失,是干性皮肤的理想选择。

  夏季保湿注意事项

  想在夏天拥有好肤质,在肌肤保养时应注意:

  1、一天洗脸最多两次:勤于洗脸并不会防止脸部出油,反而会刺激皮肤分泌更多油脂。一天最多洗脸两次即可,洗完脸记得擦上具有保湿功效的护肤品,保持肌肤油水平衡。

  2、少用抑油产品:千万不能因为皮肤油腻,就过度依赖抑油产品。因肌肤是个排毒器官,肌肤排出油份是正常需求,若长久抑止,会有不良副作用。

  3、防止冷气危害:长时间处于冷气房,皮肤易干燥、形成小细纹。若无法关掉冷气,那请加强肌肤保湿;而是内外的温差影响,则需要重视保养上的油水平衡,每天摄取1500-2000cc的水分,表皮层则做好防止水分丧失的防护层。

  4、从内美到外:为了让肌肤更美丽,别忘了从体内做起。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少吃油腻、辛辣食品。

  自制保湿面膜

  苹果蜜糖敷面剂

  材料: 半个苹果, 2汤匙蜜糖

  做法: 苹果去核, 然后捣碎, 加入蜜糖混和, 敷在面上15分钟, 用温水冲洗再用冷水洗1次。

  功效: 补充肌肤水份, 回复生气。苹果面膜和香蕉面膜的道理相同,只不过苹果更便宜也更容易买到。添加蜂蜜就增强了保湿功效,是非常好的补水保湿面膜。

  珍珠酸奶面膜

  材料:珍珠粉(20岁以上1/4茶匙)、酸奶一杯。

  做法:将珍珠粉与酸奶混合拌匀,调至呈糊状,涂满脸部,待面膜干后,再以温水按照洗脸步骤仔细清洗便可。

  功效:补充皮肤营养。珍珠粉到药店去买那种极细的,能吃的。酸奶我用了冰箱里的光明汉方草本,本来以为效果会不如纯酸奶,没想到却出奇的好,大概是因为加入了草本精华的酸奶对皮肤的保养更加有效吧。JMS如果用这款酸奶做面膜记得要把里面那些颗粒的草本晶元去掉噢!

  香蕉蜂蜜保湿滋润面膜

  材料:香蕉半根(选择快要烂掉的香蕉会更好)、蜂蜜1茶匙(5ml)

  做法:将蜂蜜调和香蕉,用汤匙捣成泥状。清洁肌肤之后,将面膜敷于脸上10-15分钟,再用温水冲净即可。

  功效:保湿滋润。香蕉是一种很好的面膜材料,直接将香蕉捣成泥状敷在脸上就具有温和清洁与滋养修护肌肤的功效。这款面膜我还添加了蜂蜜,以加强保湿滋润的功能,非常适合干燥缺水的肌肤日常使用。

(实习编辑:刘付学燕)

2010-07-30 00:00: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涂防晒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或许你曾听过“皮肤黑的人不用擦防晒霜”这样的说法,但其实无论任何年龄、性别或种族,平时除了可通过撑阳伞、戴帽子等方式来达到防晒效果外,也建议使用防晒霜进一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对此,澳洲癌症委员会也证实防晒霜能避免皮肤癌,本文将列出使用防晒霜的安全原则,以及人们常会有的3大疑问。【防晒霜有2种:SPF至少要有30】想要正确防晒,首先得选对防晒霜,一般将其分为物理与化学性2种。前者就像保护膜,能使照射在皮肤上的阳光被折射,降低晒伤几率,适合敏感性肌肤人群使用;后者可理解成吸收太阳光的「海绵」,包含二苯甲酮、水杨酸辛酯、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辛酯、阿伏苯宗等活性成分。防晒霜除了应具备抵御UVA和UVB的能力,以保护皮肤,其SPF也须至少达30,且要有防水效果,才可称得上是一款优秀的防晒霜。不过,SPF规格越高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如果因此误以为在艳阳下活动很安全,回过神时,皮肤可能早已晒伤。此外,为迎合消费者的便利性,有些防晒霜会加入防蚊虫或保湿等配方,但美国皮肤病学会建议,大家购买防晒霜时,最好还是选择仅具防晒功能的种类,有其他需求再选择使用相对应的产品,因为防晒霜可大量地使用,但防蚊液却要谨慎少量使用。【含维生素A的防晒霜要避开!擦35毫升才能有效防晒】另外,根据美国环境工作组织的资料,防晒霜成分中应避免含有维生素A的成分,避免选购成分标示有视黄醇或棕榈酸视黄酯的商品。至于含二苯甲酮的商品,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能穿透皮肤,干扰身体内分泌系统。建议购买含有氧化锌、阿伏苯宗等成分的防晒霜,以保护肌肤不受UVA辐射伤害。其实,我们每天都需要擦防晒霜,因为太阳无时无刻都在放出有害紫外线,即使在阴天,仍有80%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皮肤,加上水、沙和雪都会反射阳光,因此防晒绝对是必要的。以一般成人而言,擦1次防晒霜大约要35毫升的量才够,记得所有衣物未遮挡的部位都应该擦上防晒霜。若不想浪费过多防晒霜,建议选择长袖长裤,增加衣物来遮挡阳光。此外,由于不能在眼睛涂抹防晒霜,建议配戴太阳眼镜,避免眼睛受伤。【防晒多久补一次?3大常见的防晒疑问】出门擦防晒霜需要注意有效时间,若在阳光下超过2小时,请记得再擦1次,因为在活动时会出现排汗或衣物摩擦的情况,使得防晒霜的化学成分逐渐降解、失效。以下举出3点常见防晒疑问,提醒大家勿轻信,有任何疑虑可以向医生咨询了解:1.防晒霜不能每天用:基本上,能在架上贩售的防晒霜大多都经过层层安全把关才出售给消费者,所以每天使用防晒霜并不会有什么问题,若经常身处紫外线很强的环境,反而多使用才安全。2.防晒霜会干扰维生素D摄取: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晒太阳来获取身体一日所需的维生素D,根据澳洲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研究,防晒霜的使用与否和维生素D摄取量没有太大的关系。3.中年防晒效果低:根据澳洲昆士兰大学行为科学的资料,做好防晒工作可以避免鳞状细胞癌,这类皮肤病变由长期暴晒引发,做好防晒还能减慢皮肤老化速度。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防晒系数指标怎么看
夏天阳光强烈,需要做好防晒措施,保护皮肤不被晒伤。然而,市面上的防晒乳种类繁多,包装上各种英文缩写的指标让人眼花缭乱,比如SPF、PA、UVA、UVB等。这些指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功效呢?本文将为大家说明SPF、PA、UVA、UVB的含义,并通过这些指标,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挑选合适的防晒产品。【防晒乳常见的4种指标】UV是光线中紫外线的英文缩写,根据波长大致可分为UVC、UVB、UVA。其中,UVC无法穿透臭氧层到达地面,目前对人体影响较小。而UVA和UVB波长较长,会直接伤害皮肤,不仅会使皮肤变红、变黑或晒伤,还可能导致皮肤老化,甚至引发皮肤癌。以下介绍4种最常见的防晒产品指标及其意义:1.UVA(长波紫外线):波长为320-400nm,约95%的UVA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因其波长较长,穿透力强,可直达真皮层。UVA是导致皮肤晒黑、产生皱纹和肌肤老化的主要原因,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不过相对而言防护起来较为容易。2.UVB(中波紫外线):波长为280-320nm。虽然其波长和穿透力不如UVA,只能到达皮肤表皮层,但能量比UVA更强。UVB可使皮肤晒红、晒伤,促使皮肤老化,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3.SPF(防晒系数):这是针对UVB的防晒指标,指涂抹了防晒乳的皮肤,可延长不被晒红晒伤的时间。简单来讲,SPF值越高的产品,延缓皮肤被晒红晒伤的时间就越长。例如,一个人不涂抹任何防晒产品,在太阳下晒10分钟后皮肤变红,涂抹SPF30的防晒产品且用量足够时,可将皮肤被晒伤的时间延缓至300分钟(10×30=300)。4.PA(UVA防护等级):这是衡量对UVA防御能力的标准。防晒乳上一般用“+”号表示防御能力的强度,“+”号越多,对UVA的防护效果越好,最高指标为4个“+”,即PA++++。这主要依据PPD(持续色素沉着黑化,防护指标)指数确定,是比较涂抹和未涂抹防晒乳的两种肌肤,在光线照射后24小时仍持续变黑的时间比值。【怎么挑防晒乳?】目前市面上售卖的防晒乳几乎都具备阻挡UVA和UVB的功能。但没有任何防晒产品能够完全隔绝光线伤害。有些人可能认为SPF值越高越好,但SPF值越高,产品质地往往越厚重,会使肌肤不易透气,容易引发粉刺、过敏等问题。SPF30的防晒产品可以阻挡97%的紫外线,SPF50的产品可阻挡98%的紫外线。因此建议日常最好使用SPF至少为30的防晒产品,但最高不要超过SPF55。相比选择高SPF值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涂抹足够的量,并多次补涂防晒。最好在出门前15分钟就涂抹防晒乳,每2小时涂抹一次。如果出汗或游泳,则需要更频繁地补涂,这样才能发挥最佳防晒效果。另外,如果是敏感性肌肤,建议挑选瓶身标注适合敏感性肌肤使用或无香味的产品。
王雄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物理性防晒好还是化学性防晒好
为了防止皮肤晒伤、晒黑及老化,不论任何季节,我们都应该维持防晒的好习惯,但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防晒产品,经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款才适合。除了应选择至少有 SPF(防晒系数)30 的防晒产品,大家在购买时也需注意,防晒成分是属于物理性防晒,还是化学性防晒,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究竟物理性防晒与化学性防晒有什么差异?不少人更担心涂抹化学性防晒产品会危害人体或污染海洋环境。以下就为你解析有关化学性防晒的成分、副作用以及相关使用建议。一、物理性防晒、化学性防晒大 PK!有些人可能误以为物理性防晒指的是撑阳伞、穿长袖外套等无需涂抹防晒产品的防晒方式,但其实并非如此。以下将为大家比较物理性与化学性防晒的优点及缺点,让你更深入了解两者的差异:1、物理性防晒:物理性防晒主要是利用反射、散射或折射的原理,替皮肤隔绝紫外线(UV)如 UVA 及 UVB,常见成分包括二氧化钛与氧化锌,而二氧化钛可以有效阻隔 UVA2,但对于阻隔 UVA1 则稍嫌不足;氧化锌仅能协助肌肤表层阻绝 UVA1。a、什么是 UVA 和 UVB?UVA 为一种波长界于 320~400nm 的长波紫外线,此种紫外线可穿透臭氧层及人体肌肤,导致皮肤老化、变黑或晒伤等皮肤症状。UVA 又可进一步细分为 UVA1(340~400nm)及 UVA2(320~340nm)。UVB 的波长为 280~320nm,属于中波紫外线,过度接触可能导致晒伤并提高罹患皮肤癌的风险。b、由于物理性防晒成分对于皮肤刺激性小,适合敏感性肌肤或幼童使用,但缺点则是质地较为油腻、厚重,涂抹后会于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防护膜,肤色可能会显得不自然,且只能过滤部分 UVA,无法完全阻隔 UVA 对皮肤的伤害。2、化学性防晒:相较于物理性防晒,化学性防晒则是通过防晒产品中化学成分的分子,将紫外线吸收至分子内部,让紫外线能够被隔绝在皮肤表层之外。化学性防晒产品多内含桂皮酸盐、阿伏苯宗或二苯甲酮等成分,依照成分差异,有些可同时吸收 UVA 及 UVB,有些则只能吸收 UVA 或 UVB。另外,在涂抹化学性防晒产品后,需等待 30 分钟让表皮吸收化学成分,才有较佳的防晒效果,而比起物理性防晒产品,化学性防晒产品通常质地都较为清爽且透明,防晒效果也比较好,但其中的某些成分容易引发过敏,所以皮肤敏感的人群应减少使用为佳。二、化学性防晒成分、副作用有哪些?由于质地轻薄、防晒效果佳,许多市售的防晒产品中都含有化学性防晒成分,以下将列出 5 种常见成分,并介绍其中的功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二苯甲酮:能有效阻隔 UVA,目前超过半数的市售防晒产品皆具有此成分,但使用后可能会造成皮肤过敏,还可能会影响人体荷尔蒙分泌。2、奥克立林:可吸收紫外线 UVB 及部分 UVA,可能会引起皮肤敏感或过敏。3、桂皮酸盐(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是一种高效的紫外线 UVB 吸收剂,对皮肤刺激性小,但会干扰人类内分泌系统,动物试验发现其会干扰人体雌激素的正常分泌。4、阿伏苯宗:是化学防晒产品中常见的成分,效用较不稳定,通常与二苯甲酮并用,以帮助皮肤抵挡 UVA,此成分同样可能破坏内分泌平衡。5、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由于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容易被皮肤吸收,所以也是防晒产品中相当常见的化学成分,可有效吸收 UVB(波长为 280~320nm),但可能会使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三、下水前避开这些防晒成分!做好海洋友善防晒防晒霜里若含有桂皮酸盐、二苯甲酮及 4 - 甲基亚苄基樟脑等化合物,即便在低剂量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刺激珊瑚共生藻内的病毒,攻击共生藻,间接使珊瑚白化,甚至死亡。当共生藻死亡后的病毒被释入海水后,便会导致周边海水病毒浓度增加,并提高其他珊瑚体内共生藻的感染率。因此建议大家购买防晒产品时,应避免挑选含上述成分之防晒商品,才可防止在下水游泳后,涂抹在身上的化学性防晒物质污染海洋、破坏珊瑚礁,让濒危的海洋生态更雪上加霜。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宝宝几岁擦防晒?婴儿防晒品怎么挑?儿童防晒3大重点解析
夏季高温炎热,在户外活动时,应特别注意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许多家长常问:宝宝几岁开始擦防晒乳?可以使用大人的防晒乳吗?又该如何挑选?本文为您整理婴幼儿防晒3大重点以及4大挑选关键,教您保护宝宝皮肤免受紫外线危害。想避免夏季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正确防晒十分重要。许多父母不清楚宝宝的防晒产品需要更多安全考量及更高的挑选标准。皮肤科医生指出,婴幼儿的防晒产品与大人有很大不同,皮肤安全性是第一考量。【宝宝为何要防晒?认识婴幼儿皮肤与成人差异】a、婴幼儿肤色较白,容易长斑。b、皮肤较薄。c、较容易偏干燥。d、较敏感脆弱。e、皮肤屏障功能尚未成熟,屏障功能较差,外来物质容易穿透。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危害,从晒红、晒伤、皮肤皱纹、黑斑到皮肤癌。有家长认为,就算晒红、晒伤,皮肤会自行修复,应该没有影响。然而医生表示,一旦皮肤晒伤,晒伤部位未来特别容易出现其他皮肤问题,建议大家避免晒伤。大人常忽略帮婴幼童做好防晒,其实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可能对宝宝造成一辈子的伤害。根据统计,有晒伤经历的幼童,长大后有2倍机会罹患黑色素癌;相对地,如果从小有规律地擦抹防晒产品,可减少78%皮肤癌的机会。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轻忽紫外线对婴幼童皮肤的伤害。【紫外线UVA、UVB如何伤害皮肤】1、紫外线UVB:波长约280~320nm,主要作用于表皮层,短时间曝晒,就会有晒红、晒伤的风险,长期曝晒可能造成光老化、皮肤癌等病变。2、紫外线UVA:波长约320~400nm,可穿透到真皮层,不易察觉,不会造成皮肤疼痛。短期曝晒会导致色素形成、敏感及皮肤耐受力下降;长期会造成色素沉着、加速皮肤老化、发炎,甚至导致皮肤癌。【宝宝多大能擦防晒?可擦大人的防晒产品?】美国皮肤科学会及儿科医学会都建议,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才开始使用防晒产品。其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发育成熟,比较容易吸收涂抹于皮肤的物质;而且,婴幼儿皮肤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也较成人来得高。因此,大人的防晒产品,不见得能直接用在婴幼儿身上,帮宝宝挑选防晒产品时,应特别小心。【宝宝防晒3大重点】1、阳光猛烈时避免外出:当紫外线过量时,6个月以下婴儿尽量不要出门;每天上午11点至下午2点通常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段时间也尽量不要直接待在户外。2、遮蔽:6个月以前尽可能使用遮蔽的方式来防晒,比如衣物、帽子及雨伞等。3、防晒产品: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应选择纯物理性防晒产品,且应特别注意挑选非纳米的二氧化钛及氧化锌成分防晒产品;3岁以上则可依所处的环境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儿童防晒产品挑选4大关键】1、防晒指标:父母帮婴幼儿挑选防晒产品时,可依照紫外线的强度,选择适合的防晒系数。但系数不是愈高愈好,而是依照户外活动的性质而定:a、日常生活:小朋友使用的防晒产品,不建议一下子就用到很高的系数,日常生活中使用SPF30、PA+++就足够。b、户外活动:如游泳,可选择SPF50、PA++++的防晒产品。2、纯物理性防晒产品:因宝宝的皮肤屏障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吸收外来物质,因此,应以含二氧化钛及氧化锌成分,且非润色防晒,做为选择时的优先考量。3、不添加非必要成分:挑选宝宝的防晒产品时,必须特别注意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成熟,任何不必要的外来物质,都可能造成宝宝过敏或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建议应挑选无香料、无色素,且容易清洗、单纯温和的配方。4、非喷剂型防晒产品:市面上常见的喷雾型防晒,医生建议,应该满12岁以上的儿童才使用。小朋友较不会憋气,喷雾内的气体容易吸入肺部,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容易受影响;此外,使用喷雾型防晒剂量不足或涂抹不均匀时,会影响防晒效果;若只有喷剂型防晒产品,建议先喷在手上,再涂抹在宝宝需要防晒的部位,可兼顾安全及防晒效果。【宝宝防晒产品怎么擦?】人们普遍不清楚防晒产品该涂抹多少量,常常一瓶防晒用一年都没用完,使用量不足,擦了等于没擦。究竟该用多少量才足够?以厨房常见的量匙给出以下建议:1、成人全脸加脖子:面积约4个手掌大小,擦防晒产品需要¼茶匙量,相当于1.25ml。2、儿童全脸加脖子:用量为成人的一半,约⅛茶匙,等于0.6ml。此外,身体其他部位的防晒用量,可根据覆盖面积适当调整。例如,手臂、腿部等部位,可按照每10平方厘米使用0.25ml-0.5ml防晒产品的标准进行涂抹。【防晒常见8大疑问】人们愈来愈重视防晒,不过,究竟防晒该如何做?大家普遍存有疑问,特别整理「常见防晒疑问」,提醒防晒一定要落实,千万不要做错,从而反伤害婴幼儿的宝贵肌肤。1、阴天不用防晒:人们常以为,阴天看不到阳光,就不用防晒,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紫外线会穿透云层,一样会伤害皮肤。2、防晒漏擦没关系:只要是衣物没有覆盖住的部位都要涂抹防晒产品,尤其是鼻子、耳后、肩膀以及脚背,最容易被遗忘,除了涂抹要均匀,涂抹的量也要足够。3、防晒擦一次就好:若防晒乳有流失就需要补擦,在户外时间久或流汗,可以随时再补擦;建议至少两个小时补擦一次,千万不要误以为擦了一次防晒乳,就可以待在户外一整天。4、擦了防晒马上就可以出门:擦了防晒产品,理论上马上会有效果,但根据美国皮肤科医学会建议,出门前15至20分钟,就可以涂抹防晒产品,可以达到最佳防晒效果;而且擦完之后再穿着衣物,可避免衣物沾染防晒乳,反而影响防晒效果。5、要先擦防晒还是先喷防蚊液:先使用防晒乳,等干了后再喷洒防蚊液,千万不要为了省时,就把防晒乳与防蚊液混在一起使用。6、喷雾型防晒效果与涂抹型防晒效果一样吗:孩童不建议使用喷雾剂型,因为具有吸入的风险,也可能加剧哮喘或过敏症状。喷雾剂型虽然使用方便,但难以评估使用的防晒剂量是否足够。大人如果使用喷雾型防晒时,也记得先闭气后再使用,避免吸入的风险。7、擦完防晒要不要卸妆:一般洗面乳和沐浴产品就可以清洗干净,但如果是较黏的物理性防晒产品,或有润色、防水的防晒产品,则建议卸妆后,再清洗干净。8、擦防晒会骨质疏松吗:人体因无法自行生成维生素D,须通过晒太阳或食物来补充,有人担心,擦了防晒后,反而会阻挡阳光,无法生成维生素D,增加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机会。但实际上擦防晒产品后,还是能让身体产生维生素D,擦防晒不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擦防晒,反而带来更多皮肤问题。皮肤科医生表示:紫外线会造成皮肤长斑、长痣或特应性皮炎、红斑狼疮、荨麻疹甚至是皮肤癌等疾病,不防晒反而会造成更多皮肤问题。擦防晒不再是爱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保护全身最大的器官——皮肤,才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