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养发又补肾的黑豆粥

  黑豆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利水、消肿下气的作用,能滋肾阴、润肺燥,并有乌发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健康专家认为,黑豆煮粥食用保健效果最佳。黑豆粥的做法多样,而且不同的做法其保健功效也不同。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常见的黑豆粥的做法。

  黑豆大米粥:黑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2大匙。将黑豆洗净,去杂质,浸泡4小时;大米淘洗干净。将黑豆、大米同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烧沸,再加入白糖用小火煮5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此粥黑白分明,香甜软糯,粥浓滑润,具有清热解毒、利大小便的功效,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黑豆咸粥:黑豆100克,盐少许。将黑豆加水煮至烂熟,并加盐少许,调匀。随意食之。具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效。治全身水肿、风毒脚气腹胀尿少、风痹筋挛、产后风痉、肿疮毒,并能解药毒等。

  黑豆枸杞粥:黑豆100克,枸杞子3~5克,红枣5~10个,料酒、汁、食盐各适量。加水适量,用急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至黑豆烂熟,即可取汤饮用,每日早、晚饮用,每次2~3杯为宜,可长期饮用,能有效帮你赶走眼疲劳。黑豆粥可以加入冰糖30~50克溶化后直接饮用,也可以将刚煮好的黑豆粥,加入2~3朵菊花(菊花有清肝明目之功效,小而颜色泛黄的菊花是上选)泡开后饮用,对防治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效果更好。还可以取黑豆粥加入核桃粉1匙、牛奶10毫升、蜂蜜1匙,改善眼疲劳效果也很明显。

  红枣黑豆粥:糯米100克,黑豆40克,红枣(干)30克,赤砂糖30克。将黑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3小时;将黑豆、糯米捞起,沥干水分;红枣洗净,去核;锅中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将黑豆、糯米放入,用旺火烧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10分钟;将红枣加入粥中,继续熬煮约半小时;待米烂豆熟时,调入红糖,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适合3-6岁的小朋友食用。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贫血有重要作用,大枣具有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黑豆中粗纤维含量高达4%,常食黑豆,可以提供食物中粗纤维,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发生。

  荠菜黑豆粥:荠菜250克,黑豆60克,粳米15克。先将新鲜荠菜拾去杂质,清水洗净,取刀切成碎末,备用;把黑豆用温水泡浸约4小时,清水洗净,备用;将粳米淘洗净,与黑豆一起放入煮锅内,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豆八成熟;加入荠菜,待米开花,豆熟烂,即成。

  桂圆黑豆粥:粳米100克,桂圆60克,黑豆20克,姜15克,蜂蜜15克。桂圆、黑豆泡水洗净;鲜姜去皮,磨成姜汁备用;粳米投洗干净,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上旺火烧沸;然后转小火,加入桂圆、黑豆及姜汁,搅匀;煮至软烂,调入蜂蜜即可。此粥乌发黑发,延年益寿,补血安神。但桂圆味甘性温,有上火症状者和孕妇不宜食用。

  制首乌黑豆粥:制首乌20克,黑豆30克,红枣6枚,黑芝麻30克,大米100克,冰糖30克。将制首乌、黑豆、红枣、黑芝麻、大米淘洗干净,去泥沙;冰糖捣碎。将制首乌、红枣、黑豆、黑芝麻、大米同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加入冰糖搅匀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50-200克。可补肝肾,乌须发,美容颜,润肌肤。白发症,气血两虚患者食用尤佳。

  天冬黑豆粥: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每日2次,5-7日为1疗程。也可随意食,温热服。此粥益肝补肾,滋阴养血,固齿乌发。延年益寿。适用于头晕目眩,目暗耳鸣,发白枯落,面色早枯,腰酸腿软,神经衰弱以及肠燥便秘等症。但脾虚腹胀便溏者勿用。

  芝麻黑豆粥:粳米100克,黑芝麻50克,黑豆50克,白砂糖15克。黑豆、粳米分别淘洗干净;黑豆用冷水浸泡3小时,粳米浸泡半小时,捞起沥干水分;黑芝麻淘洗干净备用;沙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将黑豆、粳米、黑芝麻依次放入;先用旺火烧沸,然后转小火熬煮;待米烂豆熟后加入白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红枣黄芪黑豆粥:黄芪50克,黑豆20克,红枣5~7枚,粳米50克。黄芪入水煮,约15min后去渣取汁,再将黑豆、红枣、粳米同入汁中熬粥,待粥成后加白糖调匀。当早餐或晚餐食。此粥可治小儿阳虚自汗。

  泥鳅黑豆粥:泥鳅200克,黑豆60克,黑芝麻60克,料酒10克,大葱5克,姜3克,味精1克,盐1克。黑豆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捞出,沥干水分;黑芝麻淘洗干净。泥鳅洗净,放入碗内,加入料酒、葱末、姜末、味精、盐上笼蒸至熟透,去骨刺备用。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黑豆、黑芝麻放入,先用旺火烧沸,搅拌几下,然后改用小火熬煮,粥熟时放入泥鳅肉,再稍煮片刻,加入葱末、姜末调味即可。

(实习编辑:刘付学燕)

2010-07-23 00:00:00浏览10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