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编支招:保湿100分

  保湿有多重要,人人都知道,但要达成100分的保湿,却不是简单抹一层保湿用品那么简单。

  为了让保湿效果更完善,不要再抗拒有油份的保湿霜了。适当的油份滋润,不仅具备锁水功能,还能够将角质层间脱落的皮屑空隙填满,使肌肤立即变得光滑,角质层细胞也不会在外界环境湿度过底时,持续向真皮层等部位索取水分,向上递补了。

  就算是保湿效果最好的透明质酸,其发挥最佳效果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1小时,3小时后,它的效果就减半了,因此,所有的水性增湿剂,都需要油性保湿剂来协助发挥作用。油性保湿剂就好比一层“保险膜”,可以停留在皮肤表面,避免肌肤内的水分过度挥发。尤其对于熟龄肌肤,当皮肤的天然皮脂分泌减少时,就要靠它帮助你将水分及养分“封锁”在肌肤里。

  1、常见油性保湿剂:

  荷荷巴油:它的优点是清爽、不黏腻、无味、亲肤性佳、易于渗透,又具备高保水性,保水能力能维持8个小时不减,在协助保湿效果上十分出色。不过它的主要作用也仅限于保水,没有修复角质的功效,也没有其他护肤功能。

  角鲨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皮肤油脂中本就含有此成分,如缺乏会使皮肤表面干燥,它的亲肤性不输于荷荷巴油,质感更滋润,但并不闷,还有运送氧气供给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功效。

  雪亚脂:目前最红的保湿剂,也叫乳木果油,是西非热带草原自生的SHEA树(非洲酪脂树)长的果实的核榨成的油脂。因为是天然成分,具备低敏度特点,能强力覆盖于皮肤,防止肌肤水分的流失,而且修护角质的效果也好。

  2、选对适合自己的油水比例

  高机能化妆水

  (保湿&机能成分再升级) 比起一般化妆水,保湿成分更丰富,可以补充角质层的水分,还有其他附属成分。不过其中所含的油性保湿剂不多,需要加入其他保湿产品配合。熟龄肌肤的最好选择,保湿系列中的最佳配角。

  精华液

  (迅速渗透肌肤,瞬间提升饱水度) 精华液所含的保湿剂浓度相当高,分子却很细微,最易被肌肤吸收,而且触感清爽。虽然精华液补水效率最高,但依然需要再加一层锁水产品,才不会流失。任何肤况都适合。

  凝胶

  (水感>滋润,清爽) 凝胶的特点就是清爽感,主要因为其油性保湿成分很少,大多以水性保湿成分来制造水感。 适合油脂分泌正常的年轻肌肤或油性肌肤。

  乳液

  (均衡油水比,保湿不负担) 乳液兼具水性增湿成分和油性保湿成分,保湿机能完善,却又不会给肌肤太大的负担。 只要不是太油的肌肤,都很适用。

  乳霜

  (完整防范水分流失) 乳霜是最补的保湿产品,其水性增湿成分和乳液差不多,但是油性保湿成分却大大增加了。 适合皮脂分泌不足的熟龄肌肤,以及极干性肌肤。

(责任编辑:王颖菲)

2009-10-15 08:28: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黄芪霜、芦荟胶敷脸的危害有哪些
黄芪霜、芦荟胶敷脸的危害一般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毛孔堵塞、皮肤干燥、感染、色素沉着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1、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黄芪霜、芦荟胶中的成分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建议患者需要及时用清水清洗面部,将残留的芦荟胶洗净,以免加重过敏的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2、毛孔堵塞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黄芪霜、芦荟胶敷脸,可能会导致皮肤的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堵塞毛孔,引起皮肤暗黄、长痘等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黄芪霜、芦荟胶敷脸。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洁产品进行洗脸。 3、皮肤干燥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二者敷脸,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油脂减少,从而引起皮肤干燥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4、感染 如果患者在使用上述护肤品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损伤,若患者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面部皮肤,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对患处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5、色素沉着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该护肤品敷脸,可能会导致局部色素沉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氢醌乳膏、壬二酸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做好皮肤的护理措施,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或者是化妆品,以免引起皮肤不适症状。如有任何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