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近视很常见?眼科主任:超过这个度数很危险

钱彤 眼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听说凡是近视的人在照镜子的时候自带磨皮、柔光的美颜功能,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美美哒。

普通近视还好,但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童鞋在摘掉眼镜之后,都会感慨一句:“我都看不清自己长啥样了……”

很多高度近视的童鞋都很担心,随着自己眼睛度数的加深,如此一来,“看不清”就会变成“看不见”。

给高度近视的人提个醒:出现这种情况,你未来可能会瞎!

病理性近视成致盲主因

其实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高度近视让眼睛的屈光度进行性加深(≥-6D),眼轴延长(≥26.5mm),间接损害视网膜络组织,使眼底发生病理性改变,这也被称为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北京眼病研究”、“邯郸眼病研究”及“台湾石牌眼病研究”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病理性近视眼是导致人群低视力和致盲的第二位因素。在“日本多治见眼病研究”中,病理性近视眼是导致人群低视力的第三位因素,同时也是致盲的第二位因素。在欧美国家, 尽管其人群的近视眼患病率低于亚洲人群,但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病理性近视眼依然是导致其人群视力损伤的第二位至第五位因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钱彤在公开的健康讲座中提到,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向后伸长,视网膜血管离开视乳头后即变细,脉络膜血管变相应变直、变细等,使眼部血管结构发生改变。

给高度近视的人提个醒:出现这种情况,你未来可能会瞎!

之后可能会导致眼底后极部出现黄白色线状、点状、不规则分枝状条纹,形似旧漆器上的裂纹,称为Bruch膜破裂,(漆状裂)。这主要发生在黄斑区或黄斑周围,绝大部分伴有后巩膜葡萄肿,是高度近视眼的特征性改变。其少有直接损害功能,但可引起视物变形,及相对旁中心暗点,并可诱发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黄斑出血,是视力进一步受损的先兆。

而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高度近视中心视力丧失的直接因素,特别是眼轴长于26mm,近视度数≧10.0D重度近视。

给高度近视的人提个醒:出现这种情况,你未来可能会瞎!

如何自查眼底有无病理性改变?

钱彤建议高度近视的患者在网上下载阿姆斯勒表,这张表由一块块小方格构成,在表格中间有一个小黑点。检查时,卡片放在眼前25cm处,闭上左眼,右眼注视表格中央的黑点,观察表格线有没有扭曲,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左眼,有任何扭曲的情况请尽快到医院就诊。

当然也可以直接去医院做详细的眼底检查,看看有没有病变。

2018-08-28 14:00:00浏览1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人最近胖了说明什么的说法不准确,糖尿病人最近胖了可能是饮食不当、运动量少、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糖尿病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1、饮食不当如果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蛋糕、肥肉等,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堆积,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黄瓜等。2、运动量少如果糖尿病人平时运动量比较少,会导致体内的脂肪无法消耗,从而出现发胖的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游泳、跳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体内脂肪的代谢,改善发胖的情况。3、药物因素糖尿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从而导致上述症状。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以免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以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通常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糖尿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能打胰岛素吗,有副作用吗
糖尿病患者能打胰岛素,一般有副作用,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皮下硬结、体重增加、水肿等。1、低血糖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部分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头晕、饥饿感、心慌、冷汗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进食,或者口服葡萄糖,一般症状可逐渐缓解。2、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对胰岛素过敏,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3、皮下硬结患者长期在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出现硬结,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吸收不良、皮下脂肪增生等原因所致。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平时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4、体重增加胰岛素能够促进合成代谢,抑制脂肪分解,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肥胖的现象。5、水肿胰岛素是一种降糖药物,如果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增多,从而出现水肿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上述副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肥肉、炸鸡等,以免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也可以适量进行户外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慢跑,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餐后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餐后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是否为糖尿病,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在医生的综合分析下进行诊断。 1、不是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为7.8~9.1毫摩尔每升,峰值小于11.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小于7.8毫摩尔每升。如果在吃饭前胰岛素不断分泌,可以使餐前血糖得到控制,如果在吃饭时吃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腻的食物,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症状。并且如果胰岛素的峰值和血糖的峰值不能够重合,也会引起的血糖升高。属于机体正常的反应,一段时间后血糖可自主降至正常水平。 2、是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如果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或者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每升以上,患者还存在多尿、多食、多饮等症状,则提示是糖尿病的情况。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肾脏损伤、血管硬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等。糖尿病诊断以后,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积极控制血糖。 建议患者前去正规医院做糖耐量试验,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如果确诊为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