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重在早发现

举报/反馈
2017-07-10 00:33:18生命时报

  编者的话:青光眼对视功能损害严重,是国人主要致盲病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青光眼病人失明率高达40%。它不像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恢复光明,青光眼的视力缺损是不可逆的,给患者及其家庭带去了痛苦。因此,科学防治青光眼意义重大。本期专家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吴老先生近段时间总感觉眼睛不舒服,看东西不像过去那么清晰,在昏暗的环境里待久了,眼眶周围胀痛。时间一长,他意识到可能是眼睛出问题了,便到医院做了检查,竟被诊断为青光眼。他一听,立马焦虑起来:“我的眼睛是不是要瞎了?”

  青光眼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神经造成损害,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发育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人青光眼类型多为闭角型,约占70%~80%。闭角型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眼睛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而引起的眼压升高;发育性青光眼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在婴幼儿或青少年时期即表现出青光眼的改变。可见,青光眼的发生“既不挑人,也不挑年龄段”。

  上面提到的吴老先生得的就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它看似没有任何症状,但留心后也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傍晚或疲劳后会感觉眼眶或鼻根部有轻微酸胀、看灯光有彩环、在黑暗处停留久了有眼胀感等,但这些症状经过适当休息或睡觉后即可消失,极易被忽略。通过问诊,吴老先生回忆曾出现过上述情况,由于没放在心上而忽视了,到就诊时已是病程中晚期,视神经脆弱,如随后治疗不能控制眼压,很容易致盲。这也是很多人误认为“得了青光眼,眼睛就会瞎”的原因。

  目前,人们对白内障已不再陌生,但对青光眼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是因为青光眼早期发病有一定隐匿性。例如有的患者本来就近视,出现“视疲劳、头痛”等症状后,认为很正常;甚至有的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失明后到医院就诊时才知道得了青光眼。有资料显示,发达国家50%的患者、发展中国家90%的患者在早期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未能及时诊治成为“眼盲”的元凶。

  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青光眼的不二法则。一方面,患者要能在青光眼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控制视神经损害的发展,维持有用的视功能。另一方面,如早期能够发现闭角型青光眼的倾向,可通过做“虹膜激光切开手术”,预防部分青光眼的发生。

  同时,建议大家不要轻信谣言。青光眼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网上流传的所谓“防病秘诀”,比如“转眼球”、“少喝水”、“多喝酒”等不仅对青光眼的防治起不到任何作用,还可能引发其他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旦确诊,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需要大量长期的检查,有些检查次数频繁,例如眼压检查,一些病人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治疗。有的检查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例如视野检查,如果检查时心不在焉,得出的结果不仅参考价值低,有时甚至会影响治疗的选择。

  青光眼是老年人发生率较高的眼病之一,建议5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尤其有家族史者更应重视,一旦发现眼睛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确诊是青光眼,不管采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依然要定期复诊随访。

  主讲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胡 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