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扣耳勺导致鼓膜穿孔可能是由外伤性因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霉菌性外耳道炎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性因素
外伤性因素包括直接暴力或间接压力作用于耳部,可能导致鼓膜损伤甚至破裂。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积液呈浆液性或黏液性,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时,可形成脓性分泌物,进而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鼓膜切开术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长期存在的中耳炎症引起的,炎症反复发作会导致鼓室粘膜充血肿胀,鼓室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形成息肉样变,从而堵塞听小骨前庭窗和蜗窗,影响声音传导,出现耳鸣的症状。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4.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由外耳道皮肤毛囊及其附属腺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侵袭所诱发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会引起疼痛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如克林霉素、氯霉素等。
5.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多为真菌感染所致,若未及时处理,真菌大量繁殖可能会对鼓膜造成一定的破坏,引起瘙痒、灼热感以及耳鸣的情况发生。患者需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后,再涂抹抗真菌药膏进行治疗,如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鼓膜愈合情况,避免游泳或其他可能导致耳内进水的活动,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使用棉签清理耳朵,以免加重损伤。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耳鼻喉科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科研街1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杞县城关镇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云南省石屏县异龙镇南正街环城南路20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包头市康复路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洛阳市中州东路432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2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