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鼻炎 小毛病大危害

  据调查,全球鼻炎的发病率在10%-40%左右,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我国,保守估计约有4000万鼻炎患者。

  由于鼻炎的症状与感冒相似,不少患者因自行服用抗感冒药物或就诊于其他科室而未得到正确的诊治。殊不知,如果鼻炎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据统计,鼻炎患者中约1/3合并患有哮喘,在剩下2/3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又患有气道炎症。鼻炎,真可谓小毛病,大危害!

  鼻炎,指的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炎症。鼻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此外,有一些鼻炎,虽发病缓慢,病程持续较长,但有特定的致病原因,因而便有特定的名称,如变态反应性鼻炎 即过敏性鼻炎 等。

  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由急性感染所致,俗称“伤风”或“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鼻黏膜炎症,是最常见的飞沫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冬春季更为多见。

  病因:本病致病的病原体为病毒,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主。当机体因各种诱因而致抵抗力下降,鼻黏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染侵入鼻黏膜,或者原来存在于上呼吸道的病毒生长、繁殖,毒力增强而致鼻黏膜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急性鼻炎的潜伏期为1-3天,病程分为3期:1、前驱期:出现鼻咽部烧灼感,打喷嚏,此时常有全身不适,怕冷;2、卡他期:开始有鼻塞、频频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尚可出现暂时嗅觉减退,常伴有发热;3、恢复期:清鼻涕减少,逐渐变为粘脓性,全身症状减轻,如无并发症,7-10天后可痊愈。

  并发症:由于鼻腔与口腔、中耳、咽喉和支气管相通,在急性鼻炎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彻底,容易向如下几个方面发展:经鼻窦开口向鼻窦蔓延形成鼻窦炎;经咽管向中耳蔓延形成中耳炎;向咽喉和支气管扩散形成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婴幼儿还常引起肺炎);经鼻泪管蔓延形成结膜炎、泪囊炎。因此,对于急性鼻炎绝不能小视。

  治疗和预防:急性鼻炎的发病与接触致病菌或其他有害因素有关,因此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机体免疫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1、增强体质,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在工作之余应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如跑步、游泳、爬山、打拳,能加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强肺活量。

  2、避免传染,主动预防。平时注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卫生,空气要定时更新,可以在屋内用食醋熏蒸。冬季急性鼻炎流行期间,要注意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外出时要加戴口罩。

  3、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年纪大、体力弱的人来说,为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用黄芪注射液肌注。在疾病急性期,可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饮水。如有发热、头痛和鼻塞,可口服阿斯匹林、百服宁、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中药可选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等;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鼻腔局部用药可选1%呋麻滴鼻剂、麝藜滴鼻剂等。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慢性炎症,一般可持续数月以上,有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病理改变。

  病因:本病主要是急性鼻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慢性;也有一些是鼻周围器官炎症,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影响的结果;鼻腔内长期吸入粉尘或有害的化学气体,也可能发生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妨碍鼻腔通气和鼻引流,也会继发慢性鼻炎;也有一些患者是全身性的慢性病造成的。此外,本病还与维生素A、C缺乏,烟酒等嗜好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慢性鼻炎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两类。

2009-09-14 00:02: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