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擤鼻涕才正确

如何擤鼻涕才正确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有时候过于用力擤鼻涕,耳朵会嗡嗡作响,而且会感觉疼痛。这是由于过强的气压透过连接鼻咽部和中耳腔的咽鼓管,影响了耳内的压力引起的。事实上,如果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比如说,用手指紧捏双侧鼻孔,过于用力擤鼻涕时,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当然,鼻腔内一直积存着分泌物的状态也确实令人不舒服。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会正确的擤鼻方法,这对于保护鼻子或耳朵等器官的健康,都有很大帮助。先擤一侧的鼻涕:如果同时擤两侧的鼻涕,容易增加鼻腔的气压,加重耳朵的负担。因此应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切勿用力过猛,轻轻地擤鼻涕是保护鼻子和耳朵的一条重要原则,用力程度的标准是以耳朵听不到嗡嗡声为宜。采用上身向前倾的姿势擤鼻涕:由于上颌窦的开口位置较高,不利于引流,而容易引起鼻窦炎。采用身体略向前倾的姿势,有利于将上颌窦内积存的分泌物排出体外。在患感冒或变应性鼻炎时,即使擤鼻涕,可能还是会有鼻涕不断地流出来。有的人认为必须将鼻涕全部擤出来才感觉干净舒服。于是使劲擤,弄得整个鼻子红红的。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鼻腔粘膜的性质,就是越受到刺激越会分泌液体,结果就会导致陷入越擤越多的恶性循环状态。有时由于过度擤鼻涕,还可能损伤鼻腔粘膜而引起鼻出血。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擤鼻涕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自己要学会克制,另一方面则要及早治疗鼻病,使症状得以控制。同样的道理,感冒时,不要因为咽喉疼痛,而过度漱口,千万记住,过度刺激发炎的粘膜是非常有害的。过度擤鼻涕当然不好,但如果有鼻涕不擤,将鼻涕吸入也一样有害。这不仅仅是一个礼貌的问题,更要紧的是,吸入鼻涕会通过咽鼓管流到中耳腔,导致中耳炎。

  慢性鼻窦炎或感冒引起急性鼻窦炎患者,会流出黄粘性的鼻涕。由于鼻涕过于粘稠,所以不容易擤出。这时,不要过于勉强,使用不正确的方法拼命地擤鼻涕,而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求诊。医生会指导病人使用一些麻黄素或鼻眼剂滴入鼻腔。这些鼻管收缩类药物,可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道增宽,促进鼻腔与周围的鼻窦畅通,更容易排出积在鼻窦里浓稠鼻涕。此外,还可使用一种称为蛋白分解酵素的药物,它可把浓稠的鼻涕分解成水样的鼻涕,然后再擤,就容易将鼻涕擤出。然而,在空气比较干燥时,鼻粘膜也会有变干燥的倾向。人体的粘膜组织,必须在有一定温度的情况下,才能维护正常的功能。如果皮肤或粘膜处于干燥状态,就容易感受到刺激,也无法抵御外来的“敌人”。因此,对人体来说,过度干燥并不是好事。暖气的过度使用就有可能会导致鼻塞并且鼻腔干燥,这时,使用加湿器会有较好的.虽然使用加湿器并不能确保治愈鼻塞,但空气湿润一点,至少呼吸时会感觉舒服得多。所以,鼻腔粘膜敏感,或容易患感冒者,在空气干燥的季节都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另外,在空气干燥的天气外出时,也可以带上口罩,对于保持鼻腔的湿度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还可预防感冒等疾病

  如何擤鼻涕才正确小编推荐:擤鼻涕也有大学问》——据“美国微生物学会”学术研讨会的最新研究报告,美国及丹麦研究人员针对14个感冒病人进行研究,测量鼻窦中的压力,同时对鼻腔染色,以了解擤鼻涕的时候,鼻部会发生哪些变化。结果显示,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使鼻膜黏液跑到鼻窦中,但是擤鼻涕却会使鼻膜黏液充满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原菌滋生的温床......详情请点击查看

(实习编辑:刘新兰)

2009-07-23 02:16:00浏览7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怎么办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可通过冰敷、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治疗口腔疾病等方法应对。大牙旁边的肉肿起多因口腔卫生不良、智齿冠周炎、牙周病、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组织红肿。若肿胀持续不消退、加重或伴有发热、剧烈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口腔检查、X线牙片检查等,以明确病因。1、冰敷:在肿胀初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脸颊肿胀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2、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3、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使用局部消炎药物碘甘油涂抹在肿胀的牙龈处,能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若炎症较重,可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缓解炎症,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4、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牙龈肿胀,待炎症缓解后,可考虑拔除智齿。若为牙周病则需进行牙周治疗,通过超声波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进行龈下刮治。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炎症。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避免刷牙用力过猛损伤牙龈。若口腔问题反复出现,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嘴唇肿起来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什么药
嘴唇肿起来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过敏、感染、局部创伤等,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嘴唇肿胀,用药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包括氯雷他定片、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具体需遵医嘱进行选择。若嘴唇肿胀严重、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呼吸困难、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过敏:接触鱼虾、芒果等易过敏的食物、化妆品、唇膏、药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使嘴唇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引起嘴唇肿胀。2、感染:唇部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引发炎症,导致嘴唇肿胀。比如唇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会在唇部黏膜或皮肤处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此外,唇部细菌感染也可能因疖、痈等导致嘴唇红肿疼痛。3、局部创伤:被牙齿咬伤、外力撞击、过度舔唇、拔唇毛等,会使嘴唇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胀。此外,长期风吹、日晒、干燥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使嘴唇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肿胀、干裂等情况。二、用药:1、氯雷他定片:可用于过敏引起的嘴唇肿胀,该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有效阻止组胺与受体相互作用,进而减轻过敏反应。遵医嘱使用该药物可缓解嘴唇因过敏出现的肿胀、瘙痒等不适症状。2、莫匹罗星软膏:对于存在细菌感染的嘴唇肿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能与细菌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减轻嘴唇局部的感染症状。3、红霉素软膏: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嘴唇细菌感染,减轻嘴唇的红肿疼痛,促进感染部位的恢复,需要按医嘱使用。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唇部清洁,避免过度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唇部受到外力伤害。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唇部皮肤黏膜的健康。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医美辅助治疗等。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至关重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过度清洁或强碱性的洗面奶,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洁面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后,要及时使用保湿护肤品,如乳液、面霜等,为皮肤补充水分和锁住水分。2、药物治疗:对于因皮肤干燥引起的起皮屑、粗糙,可外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能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缓解皮肤干燥。若伴有皮肤炎症,如脂溢性皮炎等,可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止出现副作用。对于有真菌感染的情况,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进行治疗。3、物理治疗:可以定期进行湿敷,用生理盐水或具有保湿功效的化妆水浸湿化妆棉或面膜纸,敷在脸上起皮屑的部位,能够缓解皮肤干燥,软化皮屑。此外,红蓝光照射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红光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促进皮肤修复有一定帮助。4、医美辅助治疗:如果脸上起皮屑、粗糙的情况较为严重,可考虑一些医美手段。例如,水光针可以直接将透明质酸等营养物质注入皮肤真皮层,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使皮肤变得水润光滑。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寒冷或高温的环境中,室内可使用加湿器。若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瘙痒、红肿、疼痛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精肝的人脸上皮肤为何发黑
酒精肝患者脸上皮肤发黑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营养缺乏,疾病因素如激素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等。如果出现皮肤发黑等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饮酒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会影响皮肤的光泽和颜色,导致皮肤变得暗沉、发黑。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坚果等。二、疾病因素:1、激素代谢紊乱:酒精肝会影响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雌激素在体内蓄积,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同时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使得皮肤色素沉着增加,脸色变黑;其次,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也会促进黑色素生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螺内酯,可通过拮抗醛固酮来间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2、微循环障碍:酒精肝患者肝脏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障碍,导致身体各组织包括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皮肤缺氧会使细胞代谢异常,同时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会造成代谢废物堆积,影响皮肤的正常色泽,使其看起来发黑、晦暗。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对于酒精肝患者,首先要严格戒酒,这是治疗的关键。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