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慢性鼻炎用药有讲究

慢性鼻炎用药有讲究


  慢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鼻塞、流涕,病人常会自作主张滴呋麻滴鼻液,吃点鼻炎片,有的甚至因为长期滴用血管收缩剂而惹来一种药物性鼻炎,那真是适得其反,招来更多烦恼。

  慢性鼻炎的病因较复杂,种类又繁多,在治疗上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当你感到鼻部不适,怀疑得了慢性鼻炎,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症状分析和鼻部检查,得出正确的诊断以后,再行相应的治疗,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慢性鼻炎的分类及治疗原则

  鼻炎是鼻黏膜发生的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变态反应的统称,鼻炎的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和头痛,因病因不同,还有一些不同的其他表现。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慢性鼻炎中病变最轻的一种,及时治疗有望痊愈。治疗当考虑病因中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等。此外,鼻中隔偏曲和腺样体肥大亦可影响慢性鼻炎的恢复。局部治疗主要是促进通气和保护黏膜,一切损害鼻黏膜的措施如电灼、开刀皆不宜,滴鼻剂及喷鼻剂亦可适当使用。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化而来,当然症状就更严重,鼻塞多为持续性,嗅觉亦可减退,鼻涕常向后流入咽内。局部治疗只是改善鼻腔通气,只有在用血管收缩剂治疗无效时,才考虑用手术治疗。近期推广使用的等离子射频治疗,可使肥厚的下鼻甲消融变小,有效恢复鼻腔的通气功能,并保留鼻黏膜的分泌功能,比起手术切除部分下鼻甲,以及激光、冷冻等措施真是优点多多。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鼻痒、喷嚏连连、清水样鼻涕连绵和间歇性鼻塞。不少患者会被误认为顽固 性感冒。在治疗上不宜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以免导致药物性鼻炎。发病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并加服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等。等离子射频技术是用低温凝固鼻黏膜下的自主神经,以降低神经的敏感性和腺体的分泌能力,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干燥性鼻炎工作环境干、热,不良气体和尘埃的吸入,使鼻黏膜干燥而得病,营养不良、维生素不足易致病。主要症状为鼻内干燥感,时有鼻出血及血痂。治疗可选用生理盐水、液体石蜡滴鼻以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针对病因加以预防。

  药物性鼻炎某些药物如利血平、降压灵等可造成鼻黏膜充血。连续滴用血管收缩剂,尤其是鼻眼净滴鼻剂,可造成鼻黏膜慢性中毒反应,出现所谓“多用减效”的现象,使滴药后鼻黏膜更肿胀,鼻塞更加重。治疗本病最重要措施是立即停药,滴鼻剂可改为糖皮质激素类,同时口服三磷酸腺苷40毫克,一日3次。

  局部用药应注意方法

  1.滴鼻剂鼻内滴药务必使药液能布及全部黏膜,若滴药方法不当,可使药液流入咽喉。滴鼻剂使用的正确方法是病人取仰卧、头后仰,使鼻孔朝天,每侧鼻孔滴药3~4滴,再用食指、拇指轻捏鼻翼,使药液流向鼻腔深处。滴鼻剂中最常用的是血管收缩剂,如呋麻滴鼻剂、鼻眼净(滴鼻剂)、达芬霖(盐酸羟甲唑啉)等。抗生素滴鼻剂因局部达不到有效浓度和足够时间,故治疗作用不大而弃用。

  2.喷鼻剂能均匀地分布于患处而无流入咽喉之弊。目前已有取代滴鼻剂的趋势。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喷头置于鼻孔,对准鼻腔,开始吸气再揿压推动钮,让药液能随气流进入鼻腔。常用的喷鼻剂主要是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其抗炎作用已被公认,由于其剂量低、浓度高,直接作用于鼻腔,治疗作用明显好于全身给药,而少见副作用。值得推荐的有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伯克纳等。除了激素以外,还有一种抗组胺药,如立复汀、卓斯丁等。

  鼻塞、流涕也有周期

  有一种鼻周期的生理现象,也可以说是鼻腔通气的调节机制,即两侧鼻腔开放度的交替变化,表现为右侧鼻腔开放通气时左侧不通,左侧恢复通气,右侧则稍息,如此反复循环,配合还颇为默契。在正常睡眠时,鼻腔通气亦会有在上的一侧鼻腔通气,而在下的一侧鼻腔不通气。而翻个身后同样有交替的变化,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显然不能依此作为诊断慢性鼻炎的依据。

  关于鼻涕,在正常情况下为使吸入空气得以保持一定的湿度,每天鼻腔黏膜分泌物约有1000毫升。当然,健康人是不会意识到有这么多的鼻涕,但在鼻腔发炎或血管舒缩神经受到刺激时,鼻涕就会增多,过量的鼻涕积存于鼻腔,或自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入咽部,随吞咽口水的动作而咽下。鼻溢液可表现为发作性,常见于晨起喷嚏连连,随之而来就是大量清水涕,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长期流涕可能是慢性鼻炎诊断的一项依据。但少涕、鼻腔干燥也可能是慢性鼻炎的一种,所以,关于流涕与否也要做具体分析。

  小编推荐:慢性咽炎该如何正确医治》——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层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视其病变情况,可分为单纯性、增生性和萎缩性三种类型。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和邻近器官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详情请点击查看


慢性鼻炎用药有讲究更多五官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五官频道——中国第一五官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刘新兰)

2009-06-11 00:41:00浏览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涛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白天没事晚上严重怎么回事,怎么办
过敏性鼻炎白天没事晚上严重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晚上睡觉时体位发生变化、昼夜温差过大、饮食不当以及迷走神经兴奋等原因导致的。 1、环境因素 如果室内存在花粉或尘螨等物质可能会对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在夜晚时由于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呼吸频率会逐渐减慢,从而导致上述情况发生。可以注意开窗通风,并且远离有致敏原的地方缓解。 2、晚上睡觉时体位发生变化 晚上睡觉时,人体处于平躺的状态,头部和面部的血流速度会比白天慢。当过多的血液积聚在鼻黏膜下时,患者会出现清鼻涕、鼻塞的症状,鼻黏液肿胀症状也会更加明显。如果经检查确认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根据医生的指导积极使用抗组胺药来缓解不适的症状。 3、昼夜温差过大 如果患者所处环境昼夜温差过大,晚上时外界温度突然下降,就会导致冷热交替太过迅速,诱发过敏性鼻炎,一般情况下这时的症状会比白天更加严重。 4、饮食不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功能,也会使体内湿气过重诱发以上现象。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改善,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也可以适当喝些红豆薏米粥辅助调理。 5、迷走神经兴奋 人体的迷走神经在夜间休息时比较兴奋,就会导致各种腺体的分泌增加。当过敏因素刺激鼻黏膜和神经时,鼻黏膜中腺体的分泌会显著增加,清鼻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就会比白天更明显。 在日常生活中,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避免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避免海鲜、腌制食品、芒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过敏性鼻炎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过敏性鼻炎穴位一般可以按摩迎香穴、合谷穴、风池穴、印堂穴、天府穴等穴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症状。 1、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鼻唇沟中,在局部适当按摩能够起到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2、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状。 3、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舒筋通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症状。 4、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处于督脉之上,按摩此穴位可以起到醒神通窍、疏风清热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状。 5、天府穴 天府穴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天府穴的顶端,直上延伸到发际线的中1/3处,可以起到疏风清热、宣肺宁心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头痛等症状。 另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治疗,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怎么分辨鼻炎咳嗽和感冒咳嗽
鼻炎是指任何引起鼻部结构异常而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伴随症状、发病部位、诱发因素、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式等方法来分辨鼻炎引起的咳嗽与感冒导致的咳嗽。1.伴随症状:如果患者在出现鼻炎时,还伴有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则可能是由于过敏性鼻炎所引起的咳嗽;而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咳嗽,则通常会伴有发热、头痛、咽喉痛等症状。2.发病部位:当患者的鼻腔受到炎症刺激后,可能会引发鼻黏膜水肿、充血等情况发生,进而会导致空气无法正常通过鼻子进入肺内,此时就会使患者出现咳嗽的症状。而感冒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痰、咽干等。3.诱发因素:对于因接触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的鼻炎咳嗽而言,在脱离这些环境之后即可得到缓解;而对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来说,并不能够完全依靠脱离不良环境来改善病情。4.检查结果: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时,鼻炎咳嗽多无明显的阳性反应;而感冒咳嗽则可能提示存在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等情况。5.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的病因,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对于鼻炎咳嗽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感冒咳嗽患者,则需遵医嘱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阿司匹林泡腾片等抗感冒药进行处理。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粉尘等有害物质长期积聚于室内。同时还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若出现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刘土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善居住环境、局部清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1.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尘螨等过敏原的暴露,定期清洁鼻腔,减少鼻腔感染的机会。2.局部清洗:遵医嘱使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洁鼻腔,除去脓痂和臭味,保持鼻腔黏膜的清洁和湿润,从而减轻鼻腔干燥、鼻塞等症状。3.药物治疗:在急性期或发生急性感染时,可以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口服,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以抑制细菌增长,保持鼻腔稳定的细菌环境。4.物理治疗:如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状态,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鼻塞等症状。5.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久治不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鼻腔外侧壁内移术、前鼻孔闭锁成形术等,目的是通过手术使鼻腔缩小,通气量减少,从而降低鼻黏膜水分的蒸发,减轻结痂形成,改善通气过度、头痛等相关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萎缩性鼻炎的重要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