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防治耳鸣症有妙招

  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患有耳鸣症:耳中发生“吱吱”或“丝丝”的声音,时轻时重,或是单耳,或是双耳,有时偶然出现,有时频频出现,不分昼夜,影响睡眠,影响听力。得此症者焦躁不安,到处求医。医生通常用吊丹参注射液等进行活血化瘀,但效果缓慢。笔者指导许多人应用“鸣天鼓”法,效果良好,有的当场耳鸣消失,有的减缓了症状,坚持练习后复发很少。

  “鸣天鼓”操作方法如下:

  一、患者选择安静处,采用面南而立或坐式,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双目微闭,进入“鸣天鼓”预备状态。

  二、采集真气能量:双掌相互摩搓到发势后,双掌在胸前作水平开合、拉吸动作,拉开时约60厘米,合进时保留约10厘米距离。这样开合拉吸约49次,双掌中产生发热发麻发胀用相吸相斥的气感时尤佳。

  三、“鸣天鼓”:将带有气感的双掌捂于患耳或双耳的外耳廓(由于外耳上有全身的反应区及耳穴,所以经按摩能使耳部及全身获得机械的及气功真气的调补),并在按摩时配合叩齿。按摩18—36次。结束后用舌在口内搅动产生“金津玉液”,分数口咽入下丹田中。接着双掌对外耳廓作开合拉吸动作,合时用鼻吸气,意想掌中的真气吸入耳内治疗耳鸣。呼气时双掌拉开,离开外耳廓(不能超过10厘米距离),并意想耳鸣之病气经双掌拉出耳朵进入体外化解成无害物质,耳鸣康复了。这样拉吸开合约18次。随后双掌继续捂住双耳廓,指尖斜向枕部,并用双手食指掸击头的枕部(玉枕穴处)约18—36次,此时双耳中产生如“鸣天鼓”时若配合轻轻的上下叩齿,“鸣天鼓”法效果更佳。

  四、点穴收功:双掌离开耳朵,双掌搓热后相互开合再次采集宇宙真气。开合18次后,用食指或食中两指对耳周穴位及体穴进行点按摩。我经常采用的穴位有“耳廓上耳屏处的听宫、听会、耳门穴,耳根部的翳风穴,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手部的劳宫穴、合谷穴,腿部的足三里、三阴交穴,足部的泉涌穴,掾腰部的命门穴及肾俞穴等。点按揉穴结束后,双掌搓热摩耳浴面,按摩肾区收功。

  耳鸣症往往由于年龄增大后肾气虚衰造成。双耳与肾有密切关联,肾窍于双耳。“鸣天鼓”法依照中医原理,应用医学气功之法,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疏通,扶正固本,所以能起到防治耳鸣的效果。


防治耳鸣症有妙招更多五官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五官频道——中国第一五官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赵博欣)

2009-01-29 08:39:00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反反复复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反复发烧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这一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潜在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或在密闭的空间内工作,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此外,季节变化、气候异常等也可能对体温产生影响,但通常这种影响较为短暂,不会持续导致反复发烧。二、疾病因素:1、感染性疾病:这是导致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持续或反复的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感冒、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喉疼痛、头痛等。治疗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阿奇霉素等。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反复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烧通常伴随有其他系统症状,如关节疼痛、皮疹、乏力等。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控制病情进展,如环孢素等。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或密闭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何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
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可以从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涂抹花粉阻隔剂等方面入手,建议将多种预防方法结合使用,并根据自身过敏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1、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花粉过敏的方法,能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其对花粉等微小颗粒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能显著减少吸入花粉的量,降低过敏发作的风险。2、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过滤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其通过内置的滤网,能吸附、分解或转化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污染物。在卧室、办公室等长时间停留的室内空间放置空气净化器,可24小时持续净化空气,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低花粉的环境,尤其适合对花粉过敏较为严重的人群。3、涂抹花粉阻隔剂:花粉阻隔剂一般是通过在鼻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阻止花粉与鼻腔黏膜接触,从而预防过敏反应。常见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在出门前遵医嘱将其喷入鼻腔,轻轻按压鼻翼,使生理性海水均匀分布在鼻腔黏膜上,能有效阻隔花粉,且不会对鼻腔造成刺激或损伤,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预防春季花粉过敏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和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和地区外出。户外活动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和更换衣物,减少花粉在体表的残留。同时,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过敏原的积累。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春季花粉过敏怎么缓解
春季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缓解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1、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花粉暴露是缓解症状的关键措施。春季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减少花粉吸入和接触。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面部,减少花粉残留。2、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花粉过敏症状的主要手段。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分为口服和鼻喷剂两种剂型。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鼻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对于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滴眼液。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性。该疗法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疗程较长,通常持续3-5年,但长期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减少药物依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室内花粉积聚。症状发作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严重病例可考虑免疫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环境清洁和饮食调理。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儿童反复发热的原因较为复杂,涵盖非疾病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幼儿急疹、流感、尿路感染等。当儿童出现反复发热时,要让其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没有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或者给孩子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会导致孩子散热困难,从而引起体温升高。2、剧烈运动:儿童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会出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通常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补充适量水分,体温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二、疾病因素:1、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感染后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3、尿路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大肠杆菌。由于儿童的泌尿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