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中耳炎

远离中耳炎困扰有方法

举报/反馈
2008-12-31 02:00:0039健康网社区

  中耳感染(医学上称为中耳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据研究人员估计,至少75%(可能超过90%)的孩子在三岁前至少感染过一次,而有近50%会感染三次或更多。

  据研究人员估计,至少75%的孩子在三岁前经历过至少一次耳朵感染

  当然,不只是孩子的耳朵会感染。但到目前为止,他们是最常见的患者。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外耳感染——也可以称为“游泳性耳炎”,因为这种病通常由含有细菌或真菌的水渗入耳朵并滞留在耳道内引起。

  要理解中耳炎的发病原理,必须先了解健康耳朵的作用原理。外耳与称作中耳的含气腔相连。鼓膜是一层薄膜,伸展在气腔入口处,气腔内悬着三根听小骨。中耳腔内的压力通过一根细长的耳咽管与大气压力保持平衡。耳咽管通向鼻后腔,可供气体或液体进出。每当您吞咽时,中耳内的气压就实现了平衡。这个过程每天要发生一千次以上,而人通常对此毫无感觉。耳咽管还会将中耳内的液体排出。

  感冒或过敏时,耳咽管肿胀,空气被中耳内壁吸收,造成部分真空。鼓膜因此向内拉动,中耳壁也渗出液体。鼻子和咽喉的细菌或病毒会进入耳咽管,感染中耳内停滞的温暖液体,这可是它们再理想不过的生存和繁殖环境。发生这种情况时,离中耳炎就不远了。

  儿童更容易得中耳炎的原因很多。例如,儿童的耳咽管与成人相比更短更直,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侵入。儿童感冒和喉咙痛的几率比成人高。与成年期相比,免疫系统在儿童期尚未发育完善。

  预防耳朵感染

  身为父母的话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孩子罹患中耳炎的几率。

  ·让孩子远离病源

  中耳炎大多由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让孩子远离染病儿童将有助于减少他/她耳朵感染的危险。若孩子患有鼻过敏,则控制好病情也有利于预防耳朵感染。为孩子选择日托机构时,应核查明该机构对患病儿童的处理方法。

  ·教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孩子够大的时候应该教他擤鼻涕时要温和而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耳朵感染。还应教孩子不要捏住鼻子强忍喷嚏,因为这样也会使感染进入耳朵。

  ·戒烟

  又多了一条不能吸烟的理由:与无烟家庭相比,和吸烟者一起生活的孩子似乎更容易患中耳炎。香烟会刺激鼻腔通道和中耳腔的内膜,进而干扰耳咽管的正常活动。如果您戒不了烟,那至少别在家里抽烟。

  ·用瓶子喂奶时要小心

  避免在婴儿仰面躺着的时候用瓶子喂奶或其他婴儿食品,因为在婴儿躺着吞咽时,营养丰富的液体会流入耳咽管并聚集,为传染性生物体创造非常舒适的滋生场所。

  ·警惕发病迹象

  怀疑孩子的耳朵被感染时应尽快看医生,这非常重要。为此,您需要了解预示耳朵感染的症状。耳朵感染时,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抱怨耳朵疼痛或有充胀感。但年龄较小的孩子还不能描述耳痛,因此您需要注意预示耳朵即将感染的其他征兆,如:孩子拉扯或抓挠耳朵;听力或平衡出现问题;比平时更爱哭闹;耳内有液体流出(已经受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烧、哭闹、抓挠耳朵、恶心和呕吐)。

  治疗中耳炎

  如果怀疑孩子的耳朵受到感染,应立刻就医。只要及时医治,中耳炎的危害并不严重。但若治疗不及时,孩子则有可能听力受损,并导致学习和说话能力发展的延缓。孩子就医后,您也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让孩子感觉更舒服。

  ·遵照医嘱

  您的工作并没有随着就医而结束。您还需要确保孩子服用了医生开的每一种药,同时保证您理解并遵守了喂药说明(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如果医生开了抗生素,则要特别注意让孩子按处方要求的完整时间间隔服药。

  严格遵守医嘱很重要,它可确保孩子的耳朵感染完全康复。

  ·将孩子下巴托高

  如果孩子躺着,就用枕头把他/她的头部垫高。抬高头部有助于让耳咽管的液体流入咽喉后部。

  ·热敷

  将热的电暖袋(不要太热)放在受感染的耳朵上,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用扑热息痛

  给孩子服用扑热息痛可减少疼痛和发烧,但不能用阿司匹林。患病毒性疾病的孩子服用阿司匹林会引发雷伊氏综合征,这种病的特征是肝脏和脑功能突然严重退化,有致命性。

  由于中耳炎在儿童和婴儿中很常见,您可能需要记住一些提示与指导。您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次感染何时发生!


更多五官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五官频道——中国第一五官疾病门户

(责任编辑:刘振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