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专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噪音专题

当心那些暴露的听力杀手

举报/反馈
2008-10-28 07:36:0039健康网社区

  近年来门诊常有年轻患者抱怨:“最近听别人说话,内容总是听不太清楚,常要请人重说一次。”或者是:“最近耳朵怪怪的,会有特殊频率的耳鸣。”进一步询问,患者多半有噪音暴露的病史,其听力已遭受损伤而不自觉。

  “这样也会造成听力伤害?”许多患者听到诊断後都不敢置信,殊不知,除了传统的工厂、机房容易带来噪音伤害,近年来娱乐噪音的影响越来越大,日常生活中的演唱会、KTV、电动玩具、随身听、耳机、爆竹、电话、会发出音响的近距离玩具等,都是年轻人常暴露的噪音,却往往被忽略。

  噪音对听觉系统的影响,可分成暂时性与永久性的听力损失。顾名思义,会在短时间内恢复的称为暂时性损失,这通常是极短时间暴露在高噪音下所造成;而永久性的伤害则是在较不自觉的噪音环境下,日积月累所导致。

  一般认为,噪音引起的听损与噪音的音量与持续时间有关,目前政府规定,劳工在90分贝环境中一天工作最多8小时,而在95分贝环境中一天最多只能工作4小时,目的即为避免过度的听力伤害,保障劳工健康。

  要确定诊断听力损伤,需在隔音室内作详细的听力检查,但患者常觉得还听得见,根本不用检查听力。其实,人类的语音大部分集中在中低频率,而噪音破坏的是内耳中高频率的听力,虽然患者听得见,但不代表听得清楚,这就好比色弱患者看得见东西,但并非视力没问题。

  这种听得见说话声音、内容却模糊不清的情形,在成年患者常造成需猜测对方意思、或请对方重复的尴尬,尽管不便,还不致有严重後果;但对年幼患者,却可能造成语言发展的困难,进而影响人际互动、心理发展,甚至学业、智能的表现,不可掉以轻心。

  在此提醒大家:听得到不代表听力没问题,有耳鸣、听不清楚别人说话的症状,或是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常说“啊”的时候,最好快找耳鼻喉科医师检查,早期发现,早期介入治疗,才能降低伤害;而要维持听力的健康,应避免暴露在噪音环境下,或在遇到噪音时采取妥善防护措施。

(责任编辑:刘振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