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耳鼻喉专家访谈

我国每年30000孩子药物中毒致聋,只要一个检测即可避免

举报/反馈
2017-03-06 13:28:0439健康网

  尽管如今抗生素使用已严格控制,然而据《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每年仍有约3万名儿童因药物中毒导致耳聋。从中毒年龄看,1~4岁儿童占比最大。

  孩子生病、打针吃药,这几乎是每个家庭必经之事。在很多妈妈的认知里,疫苗/抗生素不良反应、药物致聋等,都是非常不幸的“概率性事件”,防不胜防,只能祈祷自己的宝宝平安无事。

  在刚刚过去的3月3日“爱耳日”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生张宏征告诉39健康网:药物致聋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耳聋基因检测,就可以筛查出宝宝是否携带有对耳毒性药物敏感的突变基因。

我国每年30000孩子药物中毒致聋,只要一个检测即可避免

  耳聋基因检测是避免药物致聋的最有效手段

  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儿童超过80万人;90%聋儿的父母听力正常,60%致聋原因是基因缺陷;而每100个听力正常人群中,就有6人存在耳聋突变基因。

  目前明确的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突变有四种,分别是mtDNA、GJB2、PDS和GJB3.

  mtDNA基因突变

  mtDNA基因突变正是药物致聋的罪魁祸首。

  mtDNA基因突变携带者对耳毒性药物敏感,包括常用的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等,都会对mtDNA基因突变携带者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者永久的听力缺失。

  所以,“一针致聋”并不是意外,尽早发现mtDNA基因突变,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就能防止这一不幸的发生。

  GJB2基因突变

  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耳聋大多发生在宝宝学习说话之前,且多会导致双耳中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及早发现这一突变,早期治疗,通过人工耳蜗植入,让宝宝拥有正常听力,可以尽可能的减轻听力障碍对孩子的语言学习的影响。

  而两位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结婚,后代100%是聋儿,因此,发现GJB2基因突变对于优生优育非常重要。

  PDS基因突变

  这类人群在出生时听力正常,然而越长大越听不到,多数患儿在学龄前发病,表现为进行性的听力下降。这类患者正是由于PDS基因突变导致的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EVAS)。

  及早发现PDS基因突变,有助于提前防范,避免一些轻度的头部外伤(如头部撞击)诱发及加重耳聋。

  GJB3基因突变

  这一基因的突变可导致显性或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即只出现耳聋症状,无其他器官病变,且常为迟发性耳聋。

  哪些人适合做耳聋基因检测?

  新生儿

  目前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为常规的物理筛查,无法发现迟发性耳聋及耳毒性药物敏感,基因检测则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检出率。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只需在出生时或出生后3天内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或足跟血即可。

  孕前、孕早期夫妇

  孕前、孕早期夫妇可以通过这一检测,明确生育聋儿的风险,优生优育。

  耳聋患者及有家族史者

  从基因的角度进行诊断,有助于治疗的展开,以及家族性遗传风险的检测。

  耳毒性药物使用者、有家族用药致聋历史者

  可以尽早发现药物致聋基因,进行安全用药指导,避免家族母系成员药物性致聋的出现。

  耳聋基因检测简单易行

  耳聋基因检测并不复杂,只需常规的指尖采血即可进行,且不需要空腹和事前检查。

  由于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耳聋基因检测已经从过去只能测出4个基因、9个位点,发展到如今可测出4个基因、13个位点,准确率提高,且检测费用从千元的价格降低到目前的400元左右,负担大大减轻,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庭,特别是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都可以进行耳聋基因检测。

  “二胎政策开放后,不少父母在生育二胎时年龄偏大”张宏征主任特别提醒:“大龄父母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也随之增大,耳聋基因检测对于二胎家庭的优生优育非常重要。”

张宏征主任医师耳鼻咽喉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