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病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耳鼻喉 > 声带病变

“说话”的问题 大家都要注意

举报/反馈
2008-05-27 10:43:0039健康网社区

  嗓子嘶哑多因用声不正确

  杨蓓蓓解释,正常的人体声带结构,声带位于喉部,也就是气管的最上端,在我们呼吸的时候声带会一张一合地运动,当气流从气管里出来的时候通过声带黏膜的震动就会发出声音,当说话比较多,比较劳累的时候,尤其是感冒后都会有声音嘶哑的感觉,这时就可以看到声带黏膜会发生肿胀,这时候声带的震动就不好了,因此声音就表现得很嘶哑。

  嗓子出现问题,多半是发音不正确,导致用声过度而造成的。我们平时讲话,发音都不成问题,正确发声的话,讲上半天一天都不会累。但碰到有噪音时,或者小孩子吵闹,需要提高音量讲话时,声带闭合发生震动过度,碰撞的部位就会引起水肿,声带闭合不严密,又会使得讲话需要格外费力,而且有漏气。这时候,就要注意要少讲话,否则就得用更多的力气去讲话,导致声带水肿。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声带小结、息肉。

  同样,小孩子朗诵、唱歌过量,也会形成声带问题。通常我们一张嘴就能看见的部位叫做咽部,再往下称为喉部,统称为咽喉部。民间说法叫“嗓子”,但是具体到发声的部位应该是声带。由于声带的位置比较深,无法看见,而且早期症状比较轻微,会出现嗓子不舒服或者劳累、声音嘶哑,经过休息和简单的用药一些人都可以恢复,因此也不太重视。用嗓过度后嗓子的前端是最容易磨损,也就是最容易长息肉的,所以手术后不注意保护嗓子是有可能再长息肉的。

  嗓音嘶哑宜马上治疗

  近年来,职业用声人员的声带类疾病发病率在逐渐增高。最常见的疾病有声带炎、声带息肉、声带结节,甚至还有难以医治的声带白斑、喉角化病及声带癌等。有些人认为声音嘶哑算不上什么大毛病,用不着小题大做,吃点儿消炎药或者泡点胖大海喝喝就行了。其实,第一声嘶哑就是病变的开始,至少已埋下难以预料的隐患。碰到声音嘶哑,注意休息最重要,要减少发音。平时用声不要过长、过高、过累。要戒烟、少酒、及时治疗急性炎症、急性喉炎及呼吸道疾病,变声期、感冒、月经期要减少发声。此外,学会科学发音十分重要。要善于高、低、中音交替使用,因为发高音时用声带前1/3,发中音时用声带中1/3,发低音时用声带后1/3。这样发音不但有声有色,还可以使声带交替休息。

  不要擅自乱用药

  平常人虽然没有患什么病,可有时也会感到咽部发痒,嗓子里有东西的感觉,感到不清爽,老想咳咳才舒服,俗称“清清嗓子”。这大多是由于吸入粉尘、油烟或其他刺激性气体造成的“咽异感症”。有时讲话多了,也会产生此感。但这不是病,是环境因素刺激咽喉所致,与个人健康状况也有些关系,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是,经常想咳咳才舒服,就得找医生瞧瞧了。这多半是有咽喉慢性炎症存在,得及时使用对得上号的中、西药品(但不能动不动就吃抗生素、激素一类的药品)。

  有的人会突然发不出声音,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急性喉炎,由于说话过多、吃了过咸的东西导致声带急性充血。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或者一般的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主要是由于炎症引起的。

  一些中药对于保护嗓子有很好的疗效,如菊花、胖大海、麦冬等,都有清热、利咽、解毒、润喉等作用。也可进行雾化吸入,用一些消炎药物,放在机器中变成雾气吸入嗓子中,对于咽部咽炎、声带病变,甚至气管的病变都可以起到简便直接的治疗作用。任何咽喉病只要及时治疗,都是可以治愈的。就算是转为慢性病,经过一段时期的集中治疗,也是可以治愈的。

  秋季咽炎宜调理为主

  进入秋季,风高物燥,受气候影响,慢性咽炎患者常常症状加重。慢性咽炎可以是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也有较多人因长期烟酒刺激引起。还有,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贫血、消化不良、肝病、肾脏病等,以及一些职业因素,也常与本病有关。

  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姜莽儿主任介绍,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包括“虚火喉痹”、“阳虚喉痹”、“帘珠喉痹”等。慢性咽炎常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致使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致喉痹。另外,虚火上蒸,炼津成痰,加之脉络痹阻,气机不利,致气滞痰凝,痰火郁结。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疾病,其症状顽固,且易复发。中医认为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脏腑虚损所致,所以如何调理人体生理功能,预防脏腑虚损显得尤为重要。姜莽儿主任建议从多方面进行调理。生活上戒除烟酒等对咽喉的不良刺激;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忌食辛辣燥热之物,以防蕴热伤阴;注意口咽卫生。

  另外也可同时采取饮食调理。

  ●猪皮约500克煮成胶状过滤,加蜂蜜、大米粉各250克,文火煮开,搅匀,每日两次,每次一至两匙。

  ●将鲜芝麻叶洗干净后,嚼烂,慢慢吞咽,每日3次,每次6片叶。

  ●生蜂蜜20克,香油5滴,鸡蛋一枚,将蛋清打入碗中搅匀,取极沸水冲熟,顿服,一日两次,早晚空腹服,连服两周。

  ●五汁饮(荸荠汁、梨汁、鲜芦根汁、麦门冬汁、藕汁)频频饮服,有养阴清热生津作用。

  ●冬日萝卜挤汁频饮,有清热润肺生津作用。

(实习编辑:王俏茹)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