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坏习惯让听力早衰几十年

  今年的3月3日是全国第16个“爱耳日”,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但遗憾的是,近年来,生活噪音和用耳不当等原因,原本是“老年病”的耳鸣、听力衰退等,在年轻人中逐渐多了起来。专家甚至忧心提醒,如果再不重视保护耳朵,下一代人的听力很可能早衰几十年。编辑邀请北京同仁医院的权威专家,帮大家躲开伤害听力的危险因素,留住一对敏锐的耳朵。

  古人常用“耳聪目明”来描述一个人的聪明状态,可见良好的视力、听力是我们拥有生活能力的基本保障。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中,耳朵担负着一半的功能,但生活中,很多人却只重视“看得见”的视力,而忽视“看不着”的听力。

  根据2006年的统计,我国听力障碍患者已达2780万人,由于每年有约3万耳聋新生儿出生,再加上老年性耳聋的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听力障碍病人应该不低于3000万。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耳鸣、耳聋等疾病在年轻人中已不鲜见,出现低龄化趋势。

  国外研究发现,伴随MP3、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人们因不当用耳引发噪声性听力损害的风险日益加大。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风险更大,研究表明约12%~15%的青少年听力健康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英国一项针对1000名16~34岁之间的MP3使用者的调查发现,青少年长期以高音量听MP3,可能40岁时听力就已经衰退,较上一代要提早二三十年耳聋。国内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还发现,在学生入学前和毕业前分别进行的两次听力检测中,很多学生都在毕业时出现了某一频率的听力下降,这与长期戴耳机以及在强噪音环境下进行娱乐活动有很大关系。

  同样在临床上,以往60岁左右的老年人才出现的听力衰退症状,现在连十几岁的孩子也开始出现。此外,耳鸣、突发性耳聋在都市40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年轻上班族、大学生甚至高中生都会出现在诊室里。他们的症状多为听力下降、持续耳鸣,或者丧失全部听力。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他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很难引起警惕,但在专家看来,虽然目前还缺少大规模长时间的临床调查,但是再过若干年,这些人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必然会造成耳病提前。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爱耳日”护耳 牢记6秘诀】

  【戴耳机发脾气 耳朵很受伤】

  【耳聋是老人病?年轻人也中招】

2015-03-03 00:52:24浏览1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