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勿给宝宝掏耳朵

  在正常情况下,干的耵聍而形成的小块耳屎,可随着开口说话、咀嚼以及头部的活动而自行掉到耳外。

  有人做过试验,发现耳道有自洁的功能,能将异物向外搬移。当然速度比较慢,和指甲生长的速度相当。既然这样,耳朵里的耵聍就不需要我们去清理了。

  可是有的家长总爱给孩子掏耳朵,其实,掏耳朵有很多害处:掏耳朵时,由于嬉笑打闹,可能损伤外耳道的皮肤;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干净,可引起急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给孩子造成很大痛苦,还可能发生意外,穿破鼓膜,引起严重耳聋。另外,给孩子掏耳时,由于照明不好,可将外耳道口的耵聍推到里面,压迫耳膜而引起耳痛、头晕、咳嗽、以及头痛等症状。长时期掏耳,还可引起外耳道慢性损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侵入外耳道而产生乳头状瘤。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掏耳朵。

(实习编辑:王俏茹)

2008-05-26 19:09: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入睡难易惊醒,中医是怎么辨证调理失眠
中医可通过药物等方法辨证调理失眠。失眠在中医学上称为不寐,可由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心肾不交、肝火扰心引起。 1、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表现出来的心神失养、脾失健运、脾不统血的虚弱证候,主要为心血亏虚、脾气虚弱导致。患者可表现为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便溏等。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归脾汤、人参健脾丸等进行调理。 2、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指人体的阴液相对过少或者是绝对减少,从而出现阳气偏旺的一种状态,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导致。患者可表现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朱砂安神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心虚胆怯 心虚胆怯是指心气虚弱,从而出现神不守舍、善惊易怯的一种症候,多由痰火扰心、心虚胆怯、虚阳浮动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表现为心悸、胆怯心慌、失眠多梦等。此时可以遵医嘱服用安神定志丸、酸枣汤、磁朱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4、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是由于肾阴不足,无法制约心阳,导致心阳过盛,患者会出现入睡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等药物来治疗。 5、肝火扰心 肝火扰心是由于肝火旺盛,内扰于心,导致心神受扰,患者会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口苦、舌红、脉弦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泻肝安神丸等药物来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身体不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