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别忽视“低调”的耳保健

迟放鲁 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三级甲等

  青年白领小周平日喜欢听音乐、看动漫。在办公室里,小周一副耳机不离身,往返途中,音乐更是最好伴侣。可谁知,就在不久前小周一觉醒来突然听不见了,来到医院问诊方知,他患上突发性耳聋。年纪轻轻怎会耳聋?小周的遭遇,令周围同事大惊失色。总是被我们忽视的耳朵,需要怎样保健?记者就此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迟放鲁教授。

  耳聋突然来袭的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加大、家庭负担加重,许多白领和企业家听力受损,主要表现在患上突发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小周便是典型的病例。迟放鲁教授说,突发性耳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缺乏、休息少,是致病的最主要原因。

  专家解释,人的听觉能承受最强声音通常在90分贝。超过这个分贝,即使自己感觉不出来,脆弱而敏感的内耳也会受到损伤。歌厅、迪厅、游艺厅的声音强度已超过115分贝,大部分人离开这样的环境,会明显感到昏眩和头痛,这就是声音污染引起耳朵受损的表现。此外,长期处于不规律、强刺激性的噪声环境中对听力伤害也非常大,一般开始会出现高调耳鸣,逐渐由间歇性变成持续性,直至失聪。专家特别补充,现代人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尤其是使用耳塞,也是引起听力下降的主因之一。

  突发性耳聋的表现症状大致包括:单侧耳聋,发病前没有先兆,少数病人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来得突然,病人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人可能在3天内听力损失至最低点。一般来说,耳鸣是始发症状,大多数人耳聋时出现耳鸣;一部分人有眩晕、恶心、呕吐,少数人还可能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突发性聋的治疗要趁早,最好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这样有效率可达70%左右。

  至于噪声性耳聋,主要是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发生缓慢的感音性耳聋。病人早期症状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而久之则难以恢复。噪声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症状较轻者可有所缓解,症状较重者则效果欠佳。

  从小到老呵护耳朵

  我们都知道“耳聪目明”这句成语,它格外强调了耳朵功能的重要性。专家说,其实,生活中近十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一旦听力障碍的程度影响到言语交流,就会成为听力残障或耳聋。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垂暮老矣,皆需要呵护耳朵。办公室人群中,不乏年轻父母与准爸妈,针对小儿听力保健,防治先天性耳聋最要紧。

   一般来说,正常小儿出生后1至3个月就可简单发音,4至8个月可发出连续音节,9至12个月是学语的萌芽阶段,1至2岁已学会十几个词汇发音,并能听得懂语言。身为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下列异常:对突然的强声没有反应;有声音出现时(尤其是柔和的声音),不能正确地将头朝向声音的方向;发音不准,尤其Zhi、Chi、Shi发音不准;看电视音量开得过大;始终用一个耳朵听电话等,应到医院做听力检查。此外,在先天性耳聋中,50%是小儿神经性耳聋,另有25%与母亲围产期因素有关,例如,妊娠期间病毒感染或用过耳毒性药物、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缺氧、新生儿重度黄疸等,都是引起听力障碍的因素。此外,儿童时期的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也可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侵犯听神经干,最终导致耳聋。

  人到60岁左右,大约30%会对高频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50%-70%的人高频听力损失达到50-70分贝。老年耳聋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不过老年性耳聋进展缓慢、不易察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000多万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想要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专家给出四条建议: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戒除烟酒;3、经常服用补充锌元素的营养品,多吃海带等海产品;4、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治疗这些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

  滴耳药物应用有方

  除了口服药物,滴耳药物在临床的使用也日渐增多。不过,滴耳药有其自身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主要有:耵聍栓塞、外耳道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道霉菌病,可作为软化耵聍、抗炎杀菌、消肿止痛或促使鼓室、外耳道干燥来用。禁忌症主要有:已经干燥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穿孔);鼓膜外伤,出现裂孔的急性期;外耳道皮肤药物过敏而呈弥漫性红肿者。

  正确掌握滴耳液的使用方法,专家支招:

  (1)滴药前用消毒棉签拭干外耳道分泌物,否则滴入的药液会被分泌物阻隔或稀释,使药物作用减弱或失效。

  (2)滴耳药的温度不宜过凉,以免因冷刺激鼓膜或内耳,引起眩晕、恶心等反应。滴耳药加温很简单,只需将药液滴在耳廓腔,使其沿外耳道壁缓慢流入耳底,药液自会温暖。切忌将滴药直接滴到鼓膜上。

  (3)滴药前应将外耳道拉直,成人的耳廓向后上方牵引,小儿的耳廓向后下方牵引,然后滴药。滴药后轻轻捺压耳屏数次即可。

  (4)滴药方法:嘱病人侧卧或将头倒向一侧肩部,使患耳外耳道口朝上,牵引耳廓,拉直外耳道,将药液滴入耳廓耳甲腔内,使药液由此进入外耳道并沿外耳道壁流入耳道深部,捺压耳屏数次即可。滴药量一般每次2至4滴,每日4次。若病人自己滴药,应以对侧手指牵引耳廓,同侧手指持滴药管,按上述滴药方法即可。

  名医档案

  迟放鲁 教授 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耳神经颅底外科主任,上海市领军人才。

2014-05-30 01:45:33浏览1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